APP下载

借助问题驱动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19-11-04秦鑫

读写算 2019年21期
关键词:课堂问题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秦鑫

摘 要 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思维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留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能就这些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实现了人人有话说,人人有事做。同时,这些问题的提出也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聚焦核心,排除干扰,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191-0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它即可以指导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又可以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因此,数学课堂问题必须要从不同的层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实的学习,从而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教学内容: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能理解且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经历从边和角两个方面认识长、正形特征的过程,积累探究平面直边图形特征的经验。

3.在探索长、正方形特征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教学重、难点:探索发现长、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师: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请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图略)

师: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还知道些什么?

师:今天我们一起探究长、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长、正方形再次加深学生对长、正方形的直观印象,方便后续研究。询问学生已有认知,能更好地掌握学情,做到以学定教。】

二、合作探究、初识特征

长、正方形的边与角有哪些特征?

学习要求:

1.独立探究: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研究长、正方形的边和角的数量、长短或大小。

2.小组交流:按1、2、3、4号的顺序发表意见(意见相同不重复)。

3.汇总意见:组长汇总并达成共识后完成表格。

4.展示准备:1人汇报结论,3人以长、正方形学具为例说明。

【设计意图: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聚焦问题核心,排除物理属性干扰。合作、展示要求,将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位小组成员身上,避免了个别小组成员一直回答简单问题的局面。】

(学生探究,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1:我們发现长方形有4条边,2边相等,有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有4条边,4条边都相等。有4个角,都是直角。

师:长方形只有2条边相等吗?

生:4条边。

师:4条边都相等吗?

(引导学生说出“对着的两条边”、“相对的两条边”边相等即可。)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的?(引导说出测量工具:三角板)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探究结论。用三角板判定直角体现了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三、活动展示、理解特征

师:如果你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

你可以这样说(PPT展示例句):

大家好,我是,我有,他们;我还有他们,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自我介绍”游戏,将学生视角转化为第一人称,学生经历了将数学知识内化然后外显的过程,促使学生真正理解长、正方形的特征。】

四、对比概括、提炼特征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有这么多特征,能不能把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归纳一下?

师:我们还可以用这样一张更简洁的表格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对比长、正方形特征的相同点和异同点中让学生学会分析和比较。】

五、方法小结、发散思维

师:刚才我们是从哪两个方面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本课的活动经验,提炼平面直边图形特征的研究方法,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想,达成将一节课上成一类课、教为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鹏.让“体验式”教学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J].中学数学月刊,2019(05):36-38.

猜你喜欢

课堂问题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地理课堂问题与小组合作探讨的深入研究
议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探讨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选择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