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金融债券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政策研究

2019-10-30陈一杰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0期
关键词:政策研究制约因素

陈一杰

摘 要: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债券自2015年推出以来经历了快速地发展,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绿色金融债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和改善。本文对绿色金融债券的现状和限制因素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向。

关键词:绿色金融债券;制约因素;政策研究

我国对绿色金融债券始终保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为了加大对绿色债券的扶持力度,国务院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鼓励绿色债券的发行,人民银行于2015年发布并实施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公告》,同年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起草编制了配套的支持项目目录,明确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的三级分类、说明和界定条件,至此,我国的绿色金融债券已正式具备了进入资本市场的先决条件。绿色金融债券一经出现便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从定义上来讲,绿色金融债券是由金融机构发行并将所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的债券融资工具。绿色金融债券与普通债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债券所募集的资金投向是否支持和服务于绿色产业项目,绿色产业涵盖了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绿色金融债券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绿色发展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对绿色金融债券发展进行的研究也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2018年绿色金融债券市场现状

绿色金融债券经历了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仍处于持续增长的阶段,以下从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发行规模、发行利率、期限结构、地区分布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简要分析。从发行主体角度看,绿色债券发行机构的数量增长较快,但就所占债券市场整体的比例而言,仍处于低下水平,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在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中占主导地位,2018年度有31家银行共计发行贴标绿色债券38只,发行金额总计1289.20亿元,占比分别为34.23%和62.36%,其中36只债发行主体为商业银行,2只债发行主体为政策银行。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于2018年度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融资规模为1289.20亿元,较2017年度发行规模1234亿元增加55.20亿元,同比增长4.47%,相较2017年绿色金融债券融资规模下降的趋势已得到改善。绿色债券的利率水平在2018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债券市场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的大背景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绿色金融债券的平均发行利率为4.53%,加权平均利率为4.18%,相对具有较为明显的利率优势。从期限来看,绿色金融债券的期限结构主要倾向于3年期,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占比分别达到57%和74%;从地区分布上来说,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南部和西南地区,即浙江省、广东省和重庆市等东部、南部和西南部发达省市,2018年浙江省、广东省和重庆市分别发行绿色金融债券6只、4只和4只绿色债券,占总发行量的36.84%。

二、绿色金融债券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缺乏内生动力,依赖外部支持

从绿色金融债券的分类和定义可以看出,绿色金融债券的本质是服务于绿色产业项目的金融债券,虽然发行主体是以商业银行等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但募集资金最终会以绿色信贷等方式投向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涵盖了生态环保、节能清洁等绿色领域。虽然,随着绿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巨大的正面外部效应,但是,所产生的正面外部效应却很难给该绿色产业的生产经营企业带来充分直接的经济支持或者额外的经济收益,进而对于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也不会产生额外的正向反馈。

然而,绿色金融债券本金和利息的偿付顺序与发行主体其他普通债务是一致的,其募集资金投向的监管则更加严格,信息披露机制也更加透明,进一步加大了其发行和存续期间的隐形成本,而除了资金投向绿色产业的特殊性以外,所投向的绿色产业产生的正外部性效应并没有直接的回馈机制,这就导致绿色金融债券无法自发地给予发行主体足够的动力,主动加大发行力度或增加发行频率。缺乏内生动力导致了绿色金融债券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依赖于政策支持和外部补偿机制,在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和优惠水平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绿色金融债券的良性发展。

(二)债券发行地区受到局限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我国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范围主要局限在一、二线城市内,而其他城市和地区的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部分地区从未涉及到与绿色金融债券相关的内容。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全社会的必然需要,而绿色债券的推广范围却受到了严重的地域局限,因此逐步拓宽发行地区范围便势在必行[1]。值得注意的是,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所属区域内绿色项目的建设和推进,当地绿色项目如果缺乏资金支持,会给城市绿色项目的发展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要想改善上述问题,必须以一二线城市发行过绿色金融债券的银行机构作为典范,将推广范围向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城商行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扩展,进一步为当地绿色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带来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第三方认证机构未能满足发展需要

根据央行发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公告》的第五条规定,鼓励申请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金融机构法人提交独立的专业评估或认证机构出具的评估或认证意见。随着近年来绿色金融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发行规模和发行数量均有所增长,绿色金融债券的第三方评估认证需求进一步增大,然而具备相关资格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增长未能充分满足绿色金融债券迅速发展的需要,因而使绿色债券发行工作受到极大的制约,突出表现为缺乏具有资质的认证机构、认证内容不明确、认证标准不统一等,继而在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很难改善效率及质量,受到发行效率较低的影响,反而使得第三方认证工作的开展難度进一步增加。另外,现有的认证机构在开展认证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规范与体系不统一的问题,各个认证机构各自为政,采用其机构内部单独制定的认证体系和认证方法,缺少行业普遍认可的标准化规范,最终给评估质量的提升造成了阻碍,最终制约了绿色债券的进步和发展。

三、绿色金融债券发展制约因素可能的解决方向

(一)优化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发行环境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优化规章制度,不仅为绿色金融债券与绿色经济的融合提供了更好的切入点,还可为绿色产业及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上的支持[2]。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鼓励和大力支持,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为绿色金融债券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完善绿色债券的制度规定,强化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营造规范健康的市场环境。通过加大绿色债券的政策扶持力度,出台鼓励绿色债券的优惠政策,能够有效提升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积极性,为绿色债券行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创新债券品种,优化管理体系

由于各地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其承接绿色信贷项目的能力也会有所不同,部分金融机构由于净资本规模等风险监管指标约束,或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选择承接规模较小且较为分散的绿色信贷项目,不利于降低发行成本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对绿色金融债券的品种创新,提高适用性,规范可控地扩大绿色项目适用范围,在维持市场稳定、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绿色金融债券的市场规模和创新水平。

优化绿色金融债券标准管理体制,规范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过程和信息披露,使绿色金融债券标准管理体系朝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为绿色金融债券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三)规范市场体系,降低发行成本

现行的绿色金融债券市场中存在缺乏认证机构、缺乏统一认证标准的问题,可通过与科研机构或专业高校合作的方式,培育具备相关资质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提升第三方认证机构专业性和公信力,加快绿色项目认定的统一标准,制定完善的管理标准,促进绿色债券评估认定的流程标准化和认定结果一致性的提升[3]。通过与中介机构合作的方式,制定合适的市场指导价格,降低服务费用和询价成本,从而降低绿色债券的发行成本,提升绿色债券的竞争力。

在加快绿色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绿色金融债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落实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还在此基础上加快了社会与经济的转型和现代化进程。做好绿色金融债券市场的制度完善工作和政策支持工作将推动绿色金融债券的发展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贾修斌,李静.甘肃省绿色金融债券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J].甘肃金融,2016(11):50-52.

[2]闫海,孟琦.绿色金融债券:国际经验、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武汉金融,2018,No.221(05):32-36+85.

[3]祝婕.我國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区域金融研究,2018,553(11):51-54.

猜你喜欢

政策研究制约因素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跨界水污染中的政策协同研究现状与展望
高校办公室精细化管理内涵、特征及价值
保育员队伍建设的政策研究
中国能源CO2排放峰值方案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