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实操性研究

2019-10-21单志佳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单志佳

【摘 要】表现性评价是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种适合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手段,侧重于学生语言、文字、创造和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本文在分析表现性评价内涵、意义、开展步骤的基础上,从实操性的角度提出具体的实施方式。

【关键词】高中地理;表现性评价;核心素养;实操性

地理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载体是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阵地。在课堂中教师应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科学合理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获取知识。[1]在教学中应重视问题式教学、加强地理实践、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开展思维结构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方式,笔者将从实操性的角度讨论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开展表现性评价。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述

表现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某项任务或任务群时所表现出的语言、文字、创造和实践能力的评定,也指对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2]表现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表层结构知识,更指向我们平时忽视的深层结构知识,即蕴含在学科知识内容和意义之中或背后的精神、价值、方法。表现性评价注重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培养各种素养及高阶能力,教师则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基于问题情境评价量规的制定来准确评价学生的能力,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开展表现性评价的步骤

(一)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

根据教材某一节的内容,依据新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学业质量标准及地理核心素养确定表现性评价的目标。其中要厘清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和能培养学生何种核心能力。

(二)确定表现性任务

评价任务的制定要关注学生基本语言、文字、创造和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指标的课堂表现,并初步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标准。

(三)制定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量规的制定要基于情境评价指标的确定,并划分学生的作答层次,依据学生的作答情况来评析学生四大地理核心素养所达到的水平。要让学生根据评价量规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强化学习动机。要让教师根据评价量规的结果了解班级的整体核心素养培养现状,以便确定课堂的努力方向,使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融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三、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操性分析

目前实施表现性评价面临以下的困境:教师与学生在观念上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显性知识的掌握,而对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隐性知识却很少关注;义务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使学生不会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学习,相比动手更愿意做题;从教师层面来说,情境的设置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很难每一节课一以贯知。

要改变这种困境,增强实操性,重点在于转变学生的观念,而不单单停留在知识层面。因此,笔者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制定了适用每一节课的表现性评价表。

该评价表中,自我评价侧重于语言、文字、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知识体系建构;小组评价侧重于决策交流能力;教师评价包含所有评价指标,侧重于应用知识和整体知识,主要根据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判学生的层次。

该表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小组成员、教师在表格中写出相应的水平层次,填写所花费的时间较少。学生可以根据填写1、2、3的情况整体感知自己的综合素养,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教師可以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课堂上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适时有效的措施。

总之,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型评价方式,是一种适合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尝试,通过尝试确定目标,形成地理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最终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程菊,王万燕.表现性评价设计与实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评价方式解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8(5):7~10.

[2]程菊,王万燕.如何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7(9):49~52.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