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教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探讨

2019-10-21邱艳娟

青年生活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诗教人文素养

邱艳娟

摘 要:先秦哲学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开端,先哲们在对天命与人事方面有着深刻的见解。诗教对于人文素养的一种培养可以追溯到先秦哲学中寻得依据,本文主要从天人观、人事观、知行观三方面为诗教与人文开辟视角,在对当今时代发挥诗教教化人,促进人文素养提升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典哲学;先秦哲学;诗教;人文素养

Abstract:As the beginning of the pre Qin philosophy of classical philosophy Chinese, philosophers in profound insights on the destiny and personnel. A poe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m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pre Qin philosophy to find a basi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concept of heaven, the personnel view, view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three aspects of open and humanistic perspective for the poetry teaching, on contemporary poetry teaching play educ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reference to promot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improvement.

Key words:Chinese classical philosophy; pre Qin philosophy; poetry teaching; humanistic quality

哲学本身产生于对自然、世界万物的思考,在中国古代,先人们在认识参与自然与社会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哲学智慧。中国古典哲学在天地、人、物等之间的关系上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反映的是以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典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而在中国古典哲学发展史上,先秦哲学时期是哲学的创立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文价值理性的奠基期,是黄河、长江流域文化与周边不同族群的文化大融合的时期,初步形成了中华多民族及其文化地融合体。[1]因此,从中国古典哲学的观点尤其是从中国古典哲学确立时期的先秦哲学中来看待和分析诗教于人文素养的关系,通过深入了解先秦哲学,更有利于从更深层次了解其中的重要内涵,发挥诗教的重要作用,更进一步促进人文素养的发展。这无疑是为探究诗教与人文素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一、先秦哲学与诗教的整体把握与内涵

(一)先秦哲学

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发端,是形成学派与建立哲学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哲学,是五帝到秦朝大一统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哲学代表是“五经”与孔子、孟子、荀子、庄子、老子等为代表的道家等诸子百家。

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的哲学思想是以儒家与道家为主要代表,其中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仁”和以道家为代表的“道”为这一时期哲学的核心概念范畴。儒道两家并非对立,而是以一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存在着。孔子及其后儒家继承着天、命、道的终极信仰,以礼乐文明为背景,以“天人性命”问题为枢纽,肯定天道、天命下的贯为人之性,创立了凸显人性尊严、人道自觉、人格独立的“仁学”系统,侧重解决天人之际中“人是什么”的问题,以及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主张通过人文建构、人事活动,特别是道德活动上达天德,把宗教、哲學、政治、道德密切地结合起来。而道家则是解决“天是什么”的问题,主张人可以通过身心的修养上达天道,把自然、社会和人生融为一体。

(二)诗教

在《礼记·经解》中,孔子提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教最初指的是《诗经》的从最初的以学诗作诗吟诗的教育方式和启蒙方式,来教化民众,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朝在野,于上于下渐渐地不仅成为了一种诗歌式的教育,尤其在当代,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包含诗意的教育方式与生活方式。但是,诗教仍然是离不开“诗”的,以诗为教仍然是基础。诗教以最简练的语言,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使受教育者在掌握人文知识,理解人文世界,挖掘内心深处的真、善、美,追求个体高尚的品格发展。

(三)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内涵应该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方面。[2]中国最早关于“人文”的论述是在《易·贲》,它将“人文”与“天文”对举,“小利有攸,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百度百科对人文素养的定义是人文素养是一种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人文系统”。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由此可以说,人文素养是一种与人最为关切的、对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4]

(四)三者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先秦哲学是诗教产生的理论根基,诗教是在先秦时代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先秦哲学为诗教铺好了发展的路子。其次,从诗教的内容和作用上看,先秦时代的诗教的着眼点是政治与道德,这无疑是以诗教为方式来对民众进行教化,教以道德,发展素养,促进成人。诗教包含的意蕴在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情感上有着教化的作用。最后,以先秦哲学为基,为诗教在促进人文素养方面提供了一种方向。因此,言谈诗教与人文素养时候,应当追本溯源,从最初的源头去谈起。先秦哲学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素养培养的观念,诗教在发挥培养人的素质、促进人素养提升时,是与先秦哲学密切相关的。

经过先秦儒家的持续努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之一的“诗教”观念在这个时期得以确立,从此主导中国文学的创作与研究。[5]

二、从天人观看诗教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在探讨天与人的关系时,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天命与人事的关系;二是理性与情欲的关系。而在先秦哲学时期,先哲们主要探讨的是天命与人事的关系。先秦哲学在关于天人关系的问题上,主张的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最早是由庄子提出,在《庄子·齐物论》中提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一种主观精神世界的同一。“天人合一”命题一直伴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仅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提倡“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也已成为中国哲学正统儒学的一个命题。[6]这种观点蕴含的是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无条件的同一。庄子主张“天人合一”,这种思想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之所以为人,不能没有超越的向往,即终极关怀,亦支撑生命的信仰信念。天人合一,关注的是对天的信仰和敬畏,关注是天与人的高度的精神契合。庄子是曾做过漆园吏,生活穷困潦倒,但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更愿意追求的是在逍遥无所恃的精神自由,这种与天、自然不谋而合。如庄子的这种精神也恰恰可以在诗教中可以找寻。有大量的诗歌对人与自然精神合一的描写,这种契合正是天人合一的体现。

在诗歌中,最能体现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当属山水田园诗。这类诗歌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如陶渊明就深受道家老庄“天人合一”思想,就很喜欢描写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他的语言质朴自然,重在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将自己的感情深深融入自然中,达到人与自然的一种精神共鸣。陶渊明崇尚老庄的自然美学观,田园生活就成了他的审美对象,也自然而然成就了中国田园诗歌的辉煌,也在以后的诗教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再如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将自己与山融为一体,不分彼此,这何尝不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体现?何尝不是一种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一种交融相会呢?“天人合一”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诗人对于诗歌的创作,其中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地合一的精神,在诗教中是影响深远的。

三、从人事论方面看诗教与人文关系

先秦哲学的人事论主要是从客观方面探讨天道(命)与人事的关系问题上探讨。所谓人事论,就是把人的生活本质地理解为人的物质活动的日常生活哲学。日常生活哲学所关注和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在这个现实世界上,究竟有没有作为抑或有多大作为?[7]人事论的观点主要以先秦时期为主要的发展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大部分哲学家,都是着力于探讨的是人与道的问题。先秦哲学家们认为,人在天命面前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是对人类从自然界中索取其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方面给予肯定,本质上是肯定对这种能力所具有的价值。基于对这种能力的积极评价所开展的对其能力之源泉、限度以及合理地发展其能力的具体途径及其方式方法等等的探讨。

(一)积极有为

倡导积极有为指的是人在现实世界上应该有所作为,并应该是积极作为的。周公提出的“敬德安民”中的敬和安,就是体现了人的一种主动、谨慎、自觉的主体作用。这是自觉、主动、反省地凸显了主体的积极性与理性作用。这是中国人文精神最早的表现,是以“敬”为动力,具有道德性格的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3]孔子认为在对天道天命有所敬畏时,也同样要积极去追求生命的意义,勇于并敢于承担责任,以君子之道去行己任。

在诗歌中能体现这一積极有为,坚定豪迈气魄的不在少数。从《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郑板桥的“撑天一根担日月,拔地千笋写春秋。”······这些无不都是诗歌带给人们的即使面对困难与挫折,也应该积极面对,冲破阻挠,相信可以有所作为,这样的诗歌的教化把人应该所具有的那种积极有为,自信有为展现地淋漓尽致。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难免会面对困难不知所措,诗歌教化总能给人以启迪和智慧,诗歌教给人们的是如何在面对困难,在处理事情上摆正积极的心态,做到积极有为。

(二)无为思想

说到“无为”,人们肯定首先与道家老子庄子的观点想联系,其实不然。在先秦哲学体系中,“无为”是大有存在的。孔子有言:“无为而治者,其舜也。”孙子有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虽然表达的具体意思不同,但都是体现的是一种无为的思想方式,也同样是一种认识论。对人的教化体现在无为思想方面主要的是道家老子和庄子的观点上。

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和“道”的特征都是“无为”,所以人在处理社会政治关系时候,自然也应以“无为”为法。[8]这种“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无为无不为”的思想。而庄子主张“清静无为”,清静,指心性纯正恬静;无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并不是将“无为”理解为对万物发展不加干预,任其发展,而更多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道家对后人的教化,赞赏“无为”,也对水的品性高度赞赏,主张要学习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高尚品格。“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等教导人们要不争人事,但却可以胜强、克刚,像水的一般,不争天下,但却能够容纳万物,直达八方。老子的无为同样也是一种有为,无为而无不为实际上是追求真正的真情实感,培养真善,这也与儒家的仁、礼一样,同样的是对人的伦理要求,是一种政治理想,只不过道家主张的更为自觉与恬淡、悠闲。道家的“无”在道德论、道德境界及超越境界上,在人生境界追求上对于破除、超脱有相的执著,荡涤杂染,消解声色犬马、功名利禄的系缚,淡泊名利,顺人之本性,养心之清净方面,是必须要加以肯定的。

这一点内容与诗教本质上教化人,启迪人,挖掘人的内心纯净和真善美,如诗般的教育给人以生活的智慧上是高度一致的,尤其是在今天私欲横流的社会生活中,更是要求人们能够自觉践行内心的善与真,不随波逐流。苏东坡先生那般“竹杖芒鞋轻胜马,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坚守本性,养心净气,是一种无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一种洒脱与不争;白居易的“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这又是一种清静无为,不与相争的品质。诗教带给我们的是诗意的教化,诗歌更是教给我们一种在这个社会中如何为人处世,秉承内心信念,不被横欲所扰的方式,这样“无为”的思想,仍然具有时代意义。

四、从知行观方面看诗教与人文的关系

知行观是一种认识论,是对“知”和“行”的一种认识,是关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认识。古代《诗》的作用是“兴观群怨”,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实践性的表达。这是孔子对诗歌功用的见解,兴就是感发志意,观就是考见政治得失,群就是加强群体团结,怨就是发泄不满或愁怨。用诗歌来感发意志、抒发情怀、发泄不满或仇怨。[9]在而在今天的诗教中,除了继承了诗歌能够抒情感怀的作用外,还有教给人一种诗意的教育与生活的方式,在万千变幻的社会,能够保持一颗诗意的心去向往美好和追求自己的理想。

(一)重道德

诗歌是一种心灵的创造物,而且是人类最具有心灵化特征的创造物之一。在中国古代,几乎没有不能为诗者,这大概就是因为诗歌不仅仅是一种可有可无、个人装饰性才艺,同时它也与广泛的道德实践场所及道德修养相关系,所以作为立身为人之本,它有着远为重大的意义和必要性。[10]从周开始,在儒家的强化之下,在历代君朝中重视道德观念尤为突出,其中的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族血亲制度就体现了这一点。周人强调“孝”和“友”,在实际中要求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等。其内涵意思就是要尊重尊者,要亲近亲人、要贤对贤明的人、要重视男女的不同和有别。在我们现代的诗教中,提倡的关于家庭美德、个人道德、要求内心的追求的一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都可以追本溯源到此。

在当今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时,道德素质教育已经被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诗歌教学以其独特的方式与魅力,成为实施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继承发扬我国传统的伦理道理思想。[11]

这就说明了先秦哲學中人文精神的与诗教所倡导培养、促进的人文素养有着共通性。关系如何孝顺、关于友爱等等,倘若不能做到这一点,便是违背了我们社会主流的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

(二)重视“礼”的作用

在孔子之前,向贵族子弟授《诗》是为了让他们明志,也就是知礼、守礼。[12]这就是一种关于“礼教”的体现。到了孔子时代,孔子十分主张恢复周礼,主张克己复礼,认为周礼对人具有教化的重要作用。孔子为让人们能够遵从天命,不使受惩罚,教导人民能够做的就是要重视礼教与仁政。我国一个礼仪之邦,是重视礼仪礼教的国度,如在诗歌中描写分别时的常见的礼。如饮酒作别的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如音乐作别的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如折柳相送的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等等都是一种礼的象征。随着时代发展,关于“礼”又增添了内容,虽然此时的“礼”非彼时的“礼”,但却是对古代“礼教”内涵的延伸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五、小结

诗歌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诗教同样已经成为一种诗意的为人的教育方式与生活方式,诗教是一种培养人文素养使人具有人文精神的一种教育方式及影响方式。以诗作舟,荡漾于诗意、诗情、诗境,诗性所铺展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教育,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教育。这些方面无不体现着先秦哲学的天命、人与自然、修身的一种观念。受教育者在教育中与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诗教的影响,进而由此对人的个性品格、品质、作风、行为举止等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发挥诗教的对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2]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2

[3]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4]http://baike.baidu.com/link

[5]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

[6]黄静.老子、庄子“天人合一”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J].云南社会科学,2001,S1

[7]周可真.理想的生活之道:自制与外制的统一——基于对中国古典哲学重新审视所获得的新生活观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8]高世江.先秦哲学中“无为”的思想[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26)2.

[9]边家珍.“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J].山东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10]张大为.诗歌道德承担的四个层次[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1

[11]刘健.在诗歌的河流里歌兮舞兮——让诗歌教学提升学生道德素养[J].江汉论坛,2012,6

[12]刘立志.《诗经》研究[M].中华书局,2011:105

猜你喜欢

诗教人文素养
诗教为何与何为
论“诗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诗教传统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关系探微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忧世要深,择术要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