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村落文化,探究高校共青团文化建设新模式

2019-10-21陈婷赖仰芝

青年生活 2019年16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文化建设

陈婷 赖仰芝

摘 要: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必须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带领青年学生积极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深入结合实践,拓展传承的实践道路。本文以广东省从化区石坑村为研究案例,通过青年团员对石坑村的文化调研及成果,探究新时代下高校共青团文化建设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村落文化;文化建设;石坑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明确指出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文化自觉与自信,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青年一代的参与。

在十九大启幕的新时代,共青团必须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引导青年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使青年学生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而村落文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更应得到深入的挖掘和阐发,得到保护、传承与发展。青年学生在探究村落文化中,对村落所具有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有更深的认知和理解,感受其独特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情趣,体验“聚族而居”的部落聚居模式,有助于青年学生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同时,通过村落文化调研,发扬“文化兴团”理念,进一步提升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影响力,加强文化建设,切实发挥共青团文化育人的功能,创新工作模式。

一、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石坑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东部,有灌村文化广场、儒保塘炮楼、溪山黎公祠、汉生苏公祠等多处文化景点。此次我们调研队(队员皆为本校共青团团员学生)选取石坑村作为调研对象,因其既有新时期廉洁文化建设,也流传着红色文化、家族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2012年9月,原从化市人民政府把儒保塘炮楼、汉生苏公祠、溪山黎公祠评为从化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但由于没有正规、完整的文本资料和系统的整理,石坑村的历史记录存在缺失甚至空白。

此次石坑村文化调研由青年学生团队自主完成系列工作,将其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调研主要从村落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方面入手,通过摄影、摄像、访谈等实地考察形成前期资料,再经文字编辑、图片处理、版面编排、视频剪辑、后期配音等工作,形成画册、视频、调研报告等调研成果。让学生在接触村落文化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其魅力,获得丰富的认知经验,从而自觉保护村落文化。也引起青年团员在思想意识上对传播、传承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调研力求全面收集石坑村自然、民俗及历史文化资源,弥补当地文化记录的空白,并将成果进行推广,促成特色村落文化保护与当地旅游文化经济相互促进、结合发展的双丰收结果。并对地区碎片化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总结,为当地文化建设及建档提供实际有效的文字、影像支持。

二、村落文化调研与高校共青团文化建设

新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改变固有的工作模式,敢于创新,明确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当代优秀大学生。

村落文化调研是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持久生命力的文化活动。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文化调研,能有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动态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团员在服务社会的文化实践中,夯实专业基础,提升思想高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团队的分工与合作,也有效提高了青年团员的团队意识。调研充分把学生专业学习、思想教育和学生活动有机融合,是高校共青团在文化建设道路上将教育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新模式。

以石坑村为例,石坑村文化调研对高校共青团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促進作用:

一是石坑村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体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双重特征。在抗日战争时期,石坑村儒保塘炮楼曾为东江纵队一分队的据点。它为青年团员了解革命时期的中国提供了直观的视角,增强了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认同,对培养青年团员的党团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石坑村的家族文化。“家族文化是形成民族国家凝聚力的一种文化因素。”[2]石坑村的家族祠堂汉生苏公祠、溪山黎公祠,作为其家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承载着家族的历史、气质与传统,展现着家族的延续与和谐。调研通过挖掘并发挥家风家教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弘扬中华民族家族传统美德,对青年学生具有感召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树立文化自信,自觉承担文化复兴使命,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共青团应当与时俱进,结合工作实际,开拓创新,以更好地引领、组织和服务青年,为促进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文化调研的育人模式在于实践育人,这也是高校共青团的优势所在。在引领青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通过搭建文化体验的实践平台,使青年学生在更直观的视角里接受、保护、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3]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失的环节。村落文化调研既拓宽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蓬勃的青年力量。希望中国村落文化能在新时代中焕发新生机,促进我国在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中走向文化自强!

参考文献:

[1]《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中评网,2017年10月18日。

[2]令狐欢欢,徐敏:《高校共青团组织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安徽文学》,2018年11期。

[3]秦冰馥,段妍:《共青团引领当代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6期,2018年11月。

[4]冯飞:《十九大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5]冯尔康:《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意义》,《江海学刊》,2003年6月。

[6]习近平:《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1]《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中评网,2017年10月18日。

[2]冯尔康:《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意义》,《江海学刊》,2003年6月,第12页。

[3]习近平:《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01)。

猜你喜欢

高校共青团文化建设
基于新媒体背景的艺术类特色高校共青团育人新途径探究
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