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竞技能力研究现状与思考

2019-10-21冯起媛

青年生活 2019年13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思考

冯起媛

摘要: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中国竞技能力的现状,包括从竞技能力概述、竞技能力理论发展现状、竞技能力系统对训练和比赛的应用情况、研究不足与对策以及可持续发展路径五大热点议题进行述评,全面概述国内学者对竞技能力研究的热点议题。

关键词:竞技能力;研究现状;思考

1核心期刊发文计量统计

中国期刊网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检索自2000年以来体育类核心期刊共发表关于竞技能力理论研究的文献总计54篇。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竞技能力才开始成为体育界的热点。从1986年提出的“竞技能力”的概念到1987年田麦久先生提出的“木桶理论”模型,再到学者们提出的各种理论模型,可以说竞技能力的模型不但深入。自1992年以来统计,以竞技能力为主题的论文一共有586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有125篇,硕士学位论文有461篇。关于“竞技能力”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成果共14项。

2竞技能力概述

竞技能力具体有什么样的科学含义,并且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在1984年,被田麦久博士进行了首次探讨,随后,根据探讨的结果,广大体育界研究工作者和教练员开始逐步使用。1986年,我国编写的第一部关于训练的教材《运动训练学》,里面首次对“竞技能力”的概念进行了诠释,标志着我国正式将竞技能力的概念运用到训练学中。1987年田麦久提出竞技能力受体能、技能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也是竞技能力的三分法。1992年俸晓东和吴明普提出竞速项目运动成绩主要取决于运动素质和身体机能,体能提高的速度快于技能。以上可以看出,竞技能力在不同的项目中侧重点不一样。认为,竞技能力更应该专项系统化。当前对竞技能力的研究大多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是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二是从哲学的角度看,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是客观的,且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动态性和稳定性。三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木桶理论”。总之,中国竞技能力的研究主要基于着揭示竞技能力结构以及各种结构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如哲学、经济学、系统论等。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何种模式,都只能反映竞技能力系统的复杂性的某个方面。此外,系统构型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竞技能力系统模型的多样性,但也反应了竞技能力系统构型的多样性”。

3竞技能力发展问题分析

当前,有关竞技能力理论的代表性研究有“木桶理论、合金理论、积木理论、胶泥理论、时空协同理论、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理论、复合素质理论、双子模型、皮球理论”等等[12]。许多学者对于竞技能力研究大部分是个人竞技能力和竞技能力系统中各子能力的关系,对于单个个体而言,通过某一方面较强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对另一方面弱势能力的弥补,这无可非议。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集体运动员竞技能力哪?集体竞技能力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效应,将子系统中的某些弊端屏蔽起来,当整体结构被打破时,这些弊端才表现出来[13]。比如:足球。理论结合实践使目前大多数理论在研究方面的缺少证实。相应理论自身也应该从现实出发考察其理论的解释力,通过运动训练实践情况评估相关理论的适切性。

综上所述,竞技能力结构的建立对应哲学中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训练周期、运动员的水平级别、运动员的个体差异以及各专项特征而形成的理论。但是这里所指的相关理论,基本上是属于个体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缺乏集体性,在一些球类项目上,不仅是训练时注重个人竞技能力的培养,在比赛中更是要求团体竞技能力突出表现和配合。在一些对抗性的项目上,团队效能也尤为重要,除此之外,教练员的执教能力、环境因素以及克服外界因素的能力都会影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竞技能力的发挥,而这些也将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综合表现。

4竞技能力项目研究现状及可持续发展路径

通过搜索以“竞技能力并含理论(系统、足球、排球…)”为主题的核心期刊和硕博论文的综合统计,其中包括文中大量盘点的竞技能力结构理论、各种球类、少数民族传统项目、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可能不完善)。发现,目前对于竞技能力的研究多数以竞技能力结构理论为主,球类运动中篮球稍微多点,相对于各个项目竞技能力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我国在竞技能力方面的研究大部分在于理论体系的研究。认为,理论固然重要,但是应该理论联系实践,这不仅是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也更有利于发展新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可根据具体项目进行适当调整;而且并不是所有理论都适合所有项目,所以只有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完善理论。而且,目前对于集体竞技能力的研究也较少。当然,在判断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同时也应该了解运动员有无损伤风险,而且任何项目都有必要。如: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测试评分与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关系,基于功能性动作筛查评分,可以了解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14]。所以,認为,在更应该结合理论知识和专项特点研究提高竞技能力的完整方案,因为项目差异,并不一定所以理论适合所以项目,因此,各项目竞技能力以及系统评价标准和如何提高团体项目竞技能力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4结语

整理我国竞技能力的研究现状也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尽管当前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尚未成熟。但是,竞技能力结构的研究意义已然为大家所认同,但这也是当前研究最大的价值,多方面的研究视角也使得竞技能力体系更加丰满。我们常说理论源于实践,竞技能力的研究也是遵循着这个规律一步一步形成的,从实践—形成理论—再实践—形成新理论,运动训练实践规律和机体在训练作用下复杂的变化机制只有理论或者学说才能够全面的解释清楚。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团体竞技能力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念军,刘新民,刘兴.竞技能力新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01):51-53.

[2]俸晓东,吴明普.体能类和技能类项群运动员“高原现象”的初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2(01):22-25+49.

[3]张磊.我国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研究:盘点与梳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07):95-100.

[4]张英波.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J].体育科学,2000(04):24-28.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思考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构建与完善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