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体育课堂发展思考

2019-10-21刘洁

青年生活 2019年16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现状分析核心素养

刘洁

摘 要: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那么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将体育建设落实到高中体育课堂中,高中体育学科承担的主要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我们在此责任下,需要培养学生运动习惯,提髙其运动技能和养成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现状分析;改进思考

一、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研究现状

(一)关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的理解

教育部对核心素养的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可见在学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容上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还要重视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对应核心素养所看,首先需考虑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解决的是我国“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也是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需要达到水平的另一种解释。在遵循核心素养的目的之下,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应用要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下能成为能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技能、身心健康、能够终身进行体育活动以及拥有良好体育品德的人,培养学生的该学科核心素养也不仅是为了升学和就业,更深层的意义是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能够为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适应未来并且能够拥有健康身心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

(二)我国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一个国家体育水平高低是代表综合国力强弱的指标之一。我国虽在称之为体育大国,但走向体育强国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我国国民体育素质较差这样的状况更应该从学校体育抓起,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会运动技能,还要将关注点放在是否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及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018年新实施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体育学科提出的要求变化相当大,其中提出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为主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等条例。尚力沛、程传银等学者认为体育核心素养是在体育素养的基础上,聚焦和关注适应个体的终身发展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关键素养。上文所说学科核心素养都是以核心素养为主,但主要突出素养的学科核心,围绕该学科考虑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关键品格与能力以及如何达到,所以在研究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时应立足于运动、健康、社会适应三方面进行探讨,也应考虑体育课堂教学应体现的学科特色和体育学习对其他能力的开发。

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思考

(一)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具体体现思考

参照新课标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体育课堂结合研究可见(1)运动能力 这一条最起码要让学生在高中体育课堂中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不仅如此,也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有自己对于体育的思想见解以及有自己的技能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的依靠老师讲解示范,这才有利于学生体育创新精神的培养。(2)健康行为 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就要从锻炼养成的健康体能、心理健康和体育意识三方面注意,心理健康则作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点。高中生通过以群体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缓解学习压力,如何通过课堂培养学生去缓解或宣泄心理压力的能力也是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应有的体现。最后最重要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育意识,使学生因此能在学习、生活、社会以及未来都能受益(3)体育品德 体育教师在准备教案时要考虑情感目标,例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等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成为有体育道德的人,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改进思考

由于2017年新课标的提出,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质量的要求与学习评价的方式等方面都有所改变。但无论理论上思考多完美,也需要落实实践,对于实践思考还需要落实实际继而一步步去证实其有效性。2017年体育学科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有所改变,一条是学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参与运动,另一条是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见课程目标的设置是围绕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的,课程内容随之课程目标的改变也会有所突破。课程内容的要求已由田径必修替换为体能必修,内容表述也会变得更加具体细致。学生在获得与体育有关的知识技能还必须获得身心的发展,这也意味着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身体体能也要有所要求。首先随着时代发展,体育已经慢慢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例如体育与音乐的结合——体育舞蹈;体育与信息的结合——电子竞技等,就像体育学科交叉观点,体育内容的教授也不再仅限于老师身体动作上的讲解示范,体育课堂的内容可以与生物肌肉结构、美术美感、物理力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必要时也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观察理解。其次高中生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参与程度要加强,一是将体育课堂中加入合作探究环节,在每堂课结束后布置下一节课的学习任务,课堂应增加师生互动及学生之间互动。课堂上学生们对所学进行展示,老师再进行讲解示范纠正错误。面对课堂上的重难点时,也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二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应局限于课堂,可以通过学习模块建立课后兴趣小组或者俱乐部,让学生在接受教育期间可以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三是学校体育活动类型可以多元化,让只能少数人参与的学校运动会逐渐扩展到可以多数人或者全员参与的“文化节”或者体育论坛讲座等。最后体育课堂的学习质量评价模式应有所改变,“关注评价要注意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一味的强调考试成绩是没有用的。学生的体育成绩应该分为两部分: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评分比例应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与为辅。由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要求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学习成绩则不应是从运动技能等方面总结性评价判定,基于新提出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还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形成性评价。这一学习质量评价的方法还需要在众多高中体育老师对各水平阶段学生有深入了解,形成一套准确、客观的评价标准。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现状分析核心素养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