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9-10-21吴海燕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培养策略

吴海燕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感是基础内容,如果使小学生的色彩感提升,是该项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为了更好的对小学生色彩感进行培养,将针对传统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相应培养策略,策略分为理论与实践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可以起到优化色彩感培养作用,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文中主要阐述策略应用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感;培养策略

引言

在现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科目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而传统美术教学中对小学生色彩感的培养方式较为枯燥,不利于小学生兴趣挖掘,可见传统美术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这一条件下,就有必要采用相应策略来进行改善,旨在提高小学生美术兴趣度、加快培养速度、保障教育有效性。

1.色彩感培养策略理论部分

小学生色彩感培养中的理论内容,是整个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下文将对理论部分内容进行分析。

1.1色彩基调

红、橙、黄、绿、青、蓝、紫是色彩基调,在小学美术色彩感培养当中,首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各色彩基调。因为色彩基调属于基础教学内容,所以理論程度较浅,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但讲解过程当中,建议举例来说明各色彩基调的特征,例如某小学美术课堂当中,教师以“彩虹”为例,阐述了以上七个色彩基调的特征、名称,使小学生具备了区分色彩基调的能力,在色彩感培养上起到了基础培养作用。这种方式可以使课堂理论教学更加生动,有利于小学生的兴趣提升[1]。

1.2色彩混合

色彩混合是指不同色彩混合在一起后的色彩运用基础手法,对于人的色彩感有一定要求,在教学当中待小学生色彩基调内容学习完毕,即可加深色彩理论深度,进行色彩混合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各基调色彩作为“原料”,结合理论来阐述两种色彩、三种色彩等以上数量色彩混合后的表现,这一点可以使小学生体会到美术色彩运用的魅力,同样有提高小学生兴趣程度的作用,例如某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选择了首先阐述了色彩混合的基础理论,即“能够混合产生的颜色应该尽可能的多”、“三原色”的应用原则等,其次以“红和绿”为例,向小学生讲述了色彩混合时不同色彩的比例重要性,即混合中色彩比例是决定最终色彩的关键因素,当“红和绿”在一起混合,如果比例相同则为灰色、红色比例高则为深绿色、绿色比例高则为墨绿色。

1.3色彩情感

色彩情感是色彩感的直观体现,即在色彩学上,不同基调色彩、不同色度色彩均有不同的情感体现,将情感体现作为记忆点,有利于色彩感的培养。以红、蓝为例进行分析,首先红、蓝两个基调色彩分别代表了热情、忧郁的情感,其次红、蓝的色度变化也会使情感程度发生变化,且大幅度的色度变化,会引起情感质变,即红色色度加深会成为深红色,具有谨慎、成熟的情感表现,变浅则会成为粉红色,具有可爱、活泼的情感表现;蓝色色度加深会变为深蓝色,具有神秘、未知的情感表现,变浅则会成为浅蓝色,具有舒爽、自然的情感表现。这些色彩情感表现,可以使不同色彩的抽象表现转化为直观表现,有利于小学生色彩感培养,加速培养速度。

2.色彩感培养策略实践部分

色彩培养理论内容在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得到较高的重视,但纯粹的理论教学会使得小学生感到枯燥,因此出于教学优化目的,需要加入实践部分。

2.1色彩游戏实践

结合以上理论教学内容,在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建议采用色彩游戏来进行实践教育,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的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学习专注度提升。例如某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教师参考卡通形象“唐老鸭”制作的填色板(即只有人物轮廓,没有色彩),将填色板发放给小学生之后,首先给予“唐老鸭”人物模型,要求小学生依照理论所学进行色彩混合,随后在填色板上进行填充,旨在还原“唐老鸭”形象,这一过程当中借助卡通人物对小学生吸引力,可以提升其兴趣程度,同时也起到了锻炼小学生色彩混合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作用,反复如此可以使小学生形成色彩感。其次填充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观察小学生的色彩混合流程,了解小学生色彩基调理解程度与手法水平,同时及时给予指导,最终要求小学生指出填色中各色调的情感表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小学生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后续美术色彩感教学[2]。

2.2“音乐与色彩”实践

音乐与色彩两者均具有情感表现,但音乐对情感的表达更加直观、细腻,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与颜色来进行色彩感教学,不断锻炼小学生色彩感水平。例如某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教师以七种基调色彩为基础,选择了二十余首情感表达不同的音乐曲目,教学当中以“抢答”的方式进行“音乐与色彩”实践,即先随机播放某一首歌曲,后由小学生进行抢答,要求说出歌曲情感与对应色彩,如果回答正确教师将给予一定奖励,此举是为了激发小学生热情。由此可见,“音乐与色彩”实践可以借助音乐对情感的直观表达,使小学生通过色彩情感记忆点来作答,反复如此可以起到色彩感培养作用。此外,音乐的介入还有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丰富小学生情感世界等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即案例中小学生只需要回答基调色彩即可,而随着教学深入,小学生情感世界不断丰富、色彩感水平不断提升,可以要求小学生依照音乐情感程度来判断不同色度的色彩,可见次教学方式的应用价值较高。

2.3生活化实践教学

生活化实践教学主要以小学生生活中常见事项为例,要求小学生对某事物的色彩进行解答,这种方式因小学生对事物较为熟悉,有利于其色彩感认知加深。例如某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教师提出“小明现在十分伤心,但没有哭,这种情境可以用什么色彩进行表达”的问题,相应就会激发小学生的思维与色彩感,在解答过程中其色彩感会不断强化,且展现形成独特的色彩见解。此外,生活化实践教学的应用形式有很多,上述案例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根据生活情境来设计适合的形式,如果不适合则可能适得其反。

3.结语

本文主要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色彩感培养策略的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通过分析可知,理论与实践部分均为小学生色彩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学中不能偏向于某一部分,同时要保障两者衔接得当。另外,教学当中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否则教学有效性将无法保障,这一点根据文中方式可以起到优化作用。

参考文献

[1]  左传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感的策略分析[J].祖国,2017(12):281.

[2]  沈丽娟.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的方法与路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211.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培养策略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