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用语的有效教学策略再探

2019-10-21冉玉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化学用语有效教学初中

冉玉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掌握化学用语,不仅是一个重点问题,还是一个难点问题。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是学习分化的一个转折点。本文以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围绕化学用语的教学展开思考,旨在探索出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化学用语的教学质量,缓解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情况。

关键词:初中;化学用语;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初始阶段,对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难以理解,以致出现成绩分化的现象。这种现象打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以及坚持学习化学的信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了几项有利于推动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兴趣,把握化学用语的分散教学时机

从第二单元开始,就在教材中加入了一些物质化学式的相关内容。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使用一些化学用语,让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元素符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尝试记忆化学元素周期表。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化学物质或进行实验操作时,记忆元素名称和化学反应式。此外,学生在初中阶段初次接触化学知识时,总是充满学习热情,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加强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基于丰富的知识基础,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对较难的化学用语的学习。从而转变学生学习化学用语时的分化情况。

二、认清化合价实质,正确书写化学式

作为初中化学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化学式,极大影响着后续内容的学习。然而,在人教版教材中,却没有关于化学式书写规律的讲解。造成很多学生不能正确书写化学式。例如,将氢氧化钠错写为Na(OH)2。这些错误均是由于学生没有正确理解元素化合价的实质造成的。为减少以上错误,化学教师应从化合价实质入手,向学生讲解化合价的规律。再让学生知道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密切相关。

三、注意宏微观结合,形成有效的化学用语思维

初三学生的逻辑思维处于“经验型”思维阶段,学生的宏观微观符号感知与转换能力尚且不足。此时,实物和模型教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授水的化学式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一瓶矿泉水和水分子球棍模型,让学生将化学符号与实物联系起来,以便更好的理解水的化学式。通过展示模型模拟O2和2O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明辨氧气化学式数字“2”的含义,知道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和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意义是不同的,前者表示的是表示的是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后者表示的是原子的个数。H3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效的化学用语思维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授课者有策略的通过宏微观辨析,将笼统的符号具象化,将微观世界转变成宏观世界。例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时,为了培养这种思维,教授者需注意将微观与宏观二者结合起来。

四、综合度较高的化学用语,要素多样性融合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习中最基本的内容,是综合度较高的化学用语,要素多样,主要有反应生成条件、化学方程式等内容,其内涵也较丰富,主要有3方面,

1.关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上的实质意义;

2.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例关系及各粒子的个数比例关系上的意义;

3.宏观与微观表征相互转换上的意义。

笔者在设计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教学上,为了能够达到有效教学,一般都先以具体的反应事实引入化学方程式,比如在学习初中化学氧气燃烧化学方程式,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先观看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讨论实验现象,写出具体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对应的微观示意图,小组之间比赛谁得出的结果最正确,最后由老师总结、概括,这个过程中,应启发学生思维的化学用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紧扣重点,如上述文中所说的因为化学方程式有多种表征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强化三重表征间的交互,好让学生深刻的记在脑海中。

五、注意阶段整合,形成化学用语知识网络

以初中人教版教材为例,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要求学生正确地理解各种化学元素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在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里,化合价化学式则是重要知识点。该教材在第五单元引进了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这样分散的教学内容安排使得学生很难准确理解、清晰区分不同的化学术语。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过表格的形式,把这些化学用语做了归纳整理,并且对相近的化学用语进行区分。通过对这份表格的学习,学生的记忆错误得到纠正,加强了对化学用語的理解。

虽然化学用语是学生学好化学学科的基础,但是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化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只能够通过反复背诵,强行达到记忆目的。比如:很多学生一直无法形象地理解化学方程式这个化学用语。笔者采用网络关系图的方式,来反映各个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具体做法是,针对上学期的教学内容,以二氧化碳与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为核心,构建各个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网络关系图。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遇到化学用语的教学难点时,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借助归纳总结、分析对比或构建知识网络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克服理解记忆困难,从而取得突破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瑞萍.初中化学用语的有效教学策略再探[J].化学教与学,2018(11):20-22.

[2]  赵钰.初中化学用语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化学用语有效教学初中
对初中化学用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探究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技巧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