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学生思考困境,精准实施教学策略

2019-10-21邓丽宝

天津教育·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目标之一,但是在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小学生存在思考困难的问题,阻碍学生深入学习,难以提高小学数学效果。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学生思考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考困境;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陷入思维困境,思考效果往往不佳。对此,教师还应采用精准的教学策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一、小学生思考困境分析

(一)具体形象思维占据主导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由直观思维逐渐过渡到形象思维,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是突然发生变化的,同时也不是自发的,而是在生活环境以及教学条件不断影响下,学生逐渐积累新要素,从而使思维发展变化。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接触的知识以及社会生活还比较少,所以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学科知识相对较为抽象,这样就导致学生在面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时,不知如何思考,再加上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理论知识,使学生在识记知识时,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种不加思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够深入,无法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阻碍。

(二)算数思维占据主导

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学生思维是从具体运算阶段逐渐过渡到形式运算阶段。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了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经验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数学符号认识不够,仍然以算数思维为主,代数思维较为薄弱,所以难以运用抽象数字符号代替直观数字解决数学问题。这种算数思维只能用于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中,而对于相对的复杂数学问题,如果只依赖算数思维是无法有效解决的。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引入了相关代数问题,但是由于教师欠缺对学生代数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算数思维没有及时转变。即使碰到相关的代数问题,学生仍然以算数方式解决,这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产生了严重不利的影响。

(三)思维定势较为严重

“思维定势”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思维方式习惯,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思维定势”使思维活动具有倾向性特征,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按照固定的思路以及方法,虽然能够很快地解决类似问题,但是会严重影响思维的灵活性,对于变式问题,学生就无法灵活思考。而造成学生出现“思維定势”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受学生知识、经验、观念以及方法等影响,所以学生很不容易摆脱思维定势。一般情况下,学生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出现思维定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定势”可以让学生凭借以往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但是应会影响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利于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加强学生对定势思维的克服。

二、突破学生思维困境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加强学生对数学问题思考。对此,教师可以先通过激发学生的假想,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假设。

例如在教学如何计算“面积”时,教师没有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提出假设:“如果让你设计校园的绿化,你会怎样进行设计?”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提出了自己的假设,有的学生说我们校园应该增加一些绿化面积,有的学生说可以多栽植一些花草树木,那么我们校园会更加有魅力。在学生的各种假设中,教师选择以绿化面积为主题,并提出让学生分析讨论问题:“如何计算校园绿地总面积以及人均绿地面积?”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讨论,提出假设方案。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分析讨论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分析讨论后,各小组提出自己的方案,有的小组提出要先收集学校建设绿化的相关资料,有的小组提出应到操场实际测量绿地面积。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面积的计算公式。从上述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提出假设,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向着抽象性方向发展。

(二)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意识能够让学生理解符号,并运用符号表示数以及数量,能加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运算和推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可以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符号的作用,从而加强学生对符号的认识以及运用。

例如在学习“位置”时,教师提出问题“说出你在班级位置中时第几行第几列”,学生习惯用文字表达:“我在班级是第五行第四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地更简洁一些,有的学生说是5行4列,还有的学生说是5和4。教师又说5和4显然更简洁,但是容易与其他数字混淆,进而引出(5,4)来表示。又如在学习“周长”时,关于周长的问题,往往是文字和图形相结合,在做题时,教师会引导学生将题中的已知条件标注在图形中,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但是由于题目中给出的大多都是文字,例如边长是5、面积是20等,不方便进行标注,为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字母a代表边长,面积用字母s来表示,在分析过程中,就可以用字母来表达,这样也会让学生思考更简洁。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教师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符号的能力,这对学生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帮助。

(三)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由于学生的思维定势是由多种因素的造成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突破,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突破数学学理的思维定势。教师应重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入理解,明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本质区分基本概念以及定理。为此可以借助于类比的方式,区分一些概念。

例如,整除和除尽是学生容易混肴的概念,整除概念和除数的相同点在于除得的结果余数都为0,但是整除的商的是整数,而除尽的结果不一定是整数,例如15除以2,商为7.5,这个就是除尽,而15除以3,商为5,这个就是整除;其次,增加学生做数学题的练习。想要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加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例如教师为学生出示一道应用题:计划一条200米的公路,工人前3天修了这条公路的30%,按照这个速度,几天能修完?学生在思考这道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充分调动已学的知识经验,一方面可以从工作效率来思考,即用工作量除以工作时间来思考;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分数意义方面直接解答;突破教师叫法的思维定势。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应及时地纠正,加强对小学生思维定势的克服。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思考困境。对此,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思考困境分析,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符号建构能力,同时还应让学生突破数学思维定势,灵活地思考问题,保证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党梅.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

[2]陈亚军.促进数学思维展开的教学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18(22).

作者简介:邓丽宝(1979.12-),女,汉族,福建省长泰县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部编人教版)。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