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纸质传播物设计

2019-10-21董桥

视界观·上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纸质传播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电子技术越来越发达,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开始走向电子型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汲取渐渐从传统书籍转向电子书。然而,无论电子媒介怎样发展,都无法完全取代纸品的功能,在纸质传播物中,可以给读者带来情感和感官体验,这是电子媒介无法替代的。

关键词:传播;纸质;排版;感官体验

随着互联网、电子书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传统的纸质传播物逐步向电子化、网络型方向发展。就大众而言,静态的纸质设计作品会越来越少,经济的发展、信息的急剧增加、生活速度的加快,静态的纸质画面已经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类对于视觉丰富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子传播物以其储存量大、检索便捷快速、信息易于更新等优势,快速成为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渠道。

现如今,虽然电子传播物发展普及迅速,但是无论电子媒介怎样发展,都无法完全取代纸品的功能。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源于数千年来,人对承载文化的纸本的情感依赖。首先,从功能上来说,传播物设计最本质的功能是传递信息,虽然社会发展正朝着电子化前进,但近期也不可能迅速发展到随处可见,例如展会临时张贴的宣传海报,让大家在经过时就可以关注到,张贴几张海报比安装数个电子设备要容易的多。其次,纸质本身的可塑性,也为设计师设计创意海报带来灵感。最后,从情感上来说,纸张拿在手中的不同触感,以及一旦书写其上就很难更改的稳定性,给人肯定感和安全感,以及纸张的触感和印刷颜料散发出的特殊气息都是电子产品无法模仿的,这就是纸品不会完全被电子产品替代的深层次原因。

纸质传播物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携带方便,以人们喜欢的方式阅读,也可以随意勾勾画画、圈圈点点。书籍的基本单位是纸张,纸张是内容的载体。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内,读者阅读所接受到的所有信息都来自于一本书,超出这本书的信息就需要在其他书籍中翻阅。书的尺寸大小比较统一,设计者在选择开本时,一般会考虑读者阅读时的舒适性、习惯性,以及装帧的美观、纸张的节约等。这样一来,长时间阅读不容易产生疲劳感,读者也能在翻开一页时就对上面所有的内容有个大概的把握。随着印刷技术和平面设计的不断进步,书籍的装帧也做得越来越精致、美观。图片、字体、颜色、纸张等细节都力求能让人们爱不释手。

在纸质传播物设计中,将情感和体验的设计融合到书籍的形态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触觉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是以一个新的方式和角度,去了解读者与书籍之间的联系,使书籍能为读者提供更好地感官体验,使书籍成为与人身心交流的媒介。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提出了在艺术上的“五感”理论。这个理论指出了各种感觉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作用,而人不仅仅是感官主义的接收者,更是一个敏感的记忆再生装置,人脑中出现的形象是由外界刺激带来的感受和脑海中原本的记忆再生共同交织组成的。并提出一种更感性、更深层的信息传达理念——平面设计不仅仅可以提供“视觉”上的感受,更可以将设计师感受到的五感巧妙地和设计结合,最终传达给受众。许多的作家和平面设计师、书籍设计师对于“五感”理论的研究和分析,使得现代的书籍装帧仅仅局限于视觉体验的传统设计方式有了极大的突破,让书籍装帧进入一个新阶段。

在国内,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在不断地探索適合自身的一种独到的设计风格,例如国内知名设计师吕敬人设计的《朱熹榜书千字文》、艺术家徐冰的《天书》。目前,在书籍领域中,传统纸质设计作品,其形式感主要是通过书籍装帧工艺体现的。也就是说,结合纸张材质、书籍排版、文化元素、手工艺等因素设计书籍文字内容以及整体风格形式,为读者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这类概念书籍因为技术的独特和实用成本高,它不能大量印刷,所以只限于少数对书籍设计感兴趣的人,不能普及,但是它们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不同视角、不同形式来不断的拓展和提升书籍设计的品位与审美,更多的应用于拓展传统的纸质书,传递的信息不再是二维空间的文字与图片,而是用新的表达形式,新的形态来表达书籍内容,一定的程度上改变着人们对纸质书的阅读习惯。

吕敬人曾经讲:“书籍不仅是静止的物体,而且是富有精神与活力的生命”。设计者应该通过对书籍内容的认识,将书籍内容的情感与书籍的气质相结合来进行设计。在整体设计环节中除了沿袭传统的设计方式,也要加入新的、现代的设计理念,打破了版式、材料、环节等的限制,在展现书籍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各种新元素的融合,从而在传播书籍内容、展现人物情感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进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代社会对待书籍外形精致美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保证外观上的干净美观,还要保证外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现如今各种新型书籍的装帧材料不断涌现,对社会上书籍的主流发展趋势、工厂的印刷工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学习,如何在国际舞台中展现民族特色与创新理念是设计者必须要思考的内容。对于书籍来讲,其装帧设计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其视觉效果,因此,设计者需要在把握书籍内容精神的基础上加入具备鲜明特色的文化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书籍质量,展现独特之美。

参考文献:

[1]吕敬人.书籍设计[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2]宋雪梅.书籍的“五感”[J].文艺研究,2010(04)

[3]梁伟.现代书籍设计“五感”之美刍议[J].中国出版,2011(04).

[4]邓中和.书籍装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董桥(1995-)女,汉族,山东淄博人,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猜你喜欢

纸质传播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指导小学生纸质阅读的研究
“纸质阅读”不会过时
捧一卷诗书
电子疲劳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