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

2019-10-14李德玉

西部论丛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数感培养小学数学

摘 要: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数感的培养已经在数学教育中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如何培养数感,把数感贯彻在数学教学的点滴之中,是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

关键词:数感培养 小学数学 数感由来

数感这一概念在1954年被提出后,就受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重视。数感并不是为了学习数学而被定义出来的概念,它本身就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如果将人类的思维分成理性和感性,数感就是基于充分的理性经验和思考,得到的一种感性直觉,它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完美结合。结合低学段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我想在这里谈一下我对数感的理解和我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什么是数感?

美术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美感,音乐培养孩子们的乐感,语文培养孩子们的语感,那么在数学中数感无处不在。关于数感,《新课标》有权威专业的解读。在这里,我想谈谈我对数感的理解。“数”在一年级的教学中仍局限于0-20之中。虽然数字不多,却是孩子们对数的初次接触和感知。从实物中的数一数到认识10以内的数,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反复培养孩子们对数的认知和理解。认识这些数之后,又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在直尺上认识0-10,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各种途径反复感知数的意义。

二、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方面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小学数学注重机械的、重复的数字加减运算,并且容易忽略学生对数字概念的认识,重视对计算结果的计算。再加上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字概念抽象的理解和认识往往难以建立,会直接导致如今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这种现象主要源于教学方法和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的,具体如下:

(一)教学方法死板。因为部分教师对于教学目的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知识上,而没有转变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上来。由于教学目的导向功能、指导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所以教学目的的错位,直接决定教学方法的选取。在我国数学教育方法普遍使用的例题解析和习题练习,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对数字概念的理解和对数学抽象模型的建立。

(二)对数字概念抽象化的忽视。随着科技的发展,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没有必要花大量精力浪费在过于简单的数字概念的建立上,数字概念的缺失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数学思维,长期的发展导致学生计算能力的下降。

(三)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感性经验的支持,然而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所以数字概念的建立对于初学数学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

三、怎样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呢?

(一)数感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教材每一处新知的接触、学习,都有一幅幅鲜活的生活场景,把学生、老师先创设一个亲切轻松的情景。因为只有亲身体验的感觉是最直接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所以在学习中,我致力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时刻注意以“生活”为桥梁和纽带,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在认识10以内的数的教学中,我会引导孩子说一说自己的年龄、生日几月几日、家中几口人、家庭的电话号码等。培养学生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简练、明了、清晰的数学语言去进行表达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二)数感源于直观。良好数感的建立仅仅靠书本知识的灌输式达不成的,必须让孩子们用眼睛去看,用肢体去触碰,在一次次的直观感知中感知数感。实物直观在低学段学生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孩子们对世界的感知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物直观。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说学生在学完1—5各数时已经学会用手指、圆点、数字来表示数,但是在认识6—10各数时,还要继续让学生用手指、圆点、数字表示数。从有指导的感知到自己灵活自如的感知,这样才能加深孩子们的理解,在头脑中逐渐形成数的概念。

(三)数感源于情景教学。《新课标》中指出:“在低年级阶段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创设适宜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情景要具有趣味性、紧密地贴近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们有强烈的参与欲。我在授课时尽量会在教材配图的基础上给孩子们一个形象生动的画面感,努力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情境的趣味性。情境的创设离不开生动活泼的数学语言,充满童趣的言语让孩子们乐于勇于表达自己。数感在不断的说与表达中渐行渐近。

(四)数感源于动手操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仅仅听数学、记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同样,数感的培养和发展,更离不开实践活动。一年级小朋友好奇好动,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他们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在认识图形中我让每一个孩子都去动手摸一摸什么是正方体、长方体、球和圆柱。这样,这些物体在孩子的头脑中就不再是空洞的感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物体,进而加深了對这些物体本质的认识。还有在分与合的教学中,从2到10的分与合我都要求孩子们先用手里的物品尝试着去分与合,再熟练地去说一说。实践证明,小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手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增强数感。

(五)数感寓于游戏。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加入游戏的成分,最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在教学中,我尽量做到合理安排教学进程,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参与课堂,在游戏中掌握新知。一般我会安排两种游戏:学生亲自完成的游戏和希沃白板中提供的游戏。孩子们自己亲自参与的游戏他会觉得很有意思,很触动,记忆深刻。 “火车火车哪里开”是最能调动集体积极性的活动。这个游戏一般设置在比较容易的大量题目练习时,孩子们这时候的集体荣誉感和参与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教学效果较好。游戏的设计需要完美地结合新知,以及恰当地穿插在课堂流程中,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六)数感源于表达。使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孩子们所观察到的数量对于数感的培养至关重要。一年级学生语言发展尚未成熟,在正确地表达心中所想方面需要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语言严谨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规范试讲,言语做到精确、简练。例如,在学习一图两式以及一图四式的时候,我试图给孩子们宽阔的空间去表达自己。更重要的是在示范讲述3句话时,我反复要求孩子们用规范清晰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样,在数学语言的训练中,孩子能清楚地感知数、表达数,运用数。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关于数的意识,逐渐养成数感。

数感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要紧紧抓住小学一年级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长期有效的培养以及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材施教,通过引导孩子们准确清晰地表达到敏锐地感知数、并最终能灵活地运用数感灵活地做出数学判断。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对数的感悟,对数有了敏锐的直觉,孩子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才得以在数学王国中游刃有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寻求改革,在数感中感受数学之魅力。

作者简介:李德玉 (1989—)女,汉族,河南人,本科,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数感培养小学数学
睿智课堂引导,有效培养数感
农村初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探讨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方法
试论小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