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HP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019-10-08毕孝儒谢从晋杨柳胡洪林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影响因素

毕孝儒 谢从晋 杨柳 胡洪林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了各影响因素权重,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设计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毕孝儒,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云计算;谢从晋,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杨柳,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云计算;胡洪林,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智能信息处理。(重庆 40112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17—2018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发展需求视域下高校创新創业教育改革实证研究”(编号:CQGJ17137B)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1-0003-0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通过采取调整和重新建立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丰富和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全面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等措施,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养,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种高等教育举措。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有85%以上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初步组建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了一批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这为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但在课程教学设置中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割裂,未能实现有效融合;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大多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依然采用传统“填鸭式”授课方式,缺乏互动环节,创新创业实践指导环节流于形式;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与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契合度低,无法实现有效对接等。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学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梁卿[1]探索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刘殷君[2]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兰海[3]等反思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青海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建议;彭广林[4]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以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夏飞[5]等在分析地方财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财经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及其保障机制;周萍[6]通过构建科学动态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人才的新路径。以上文献主要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设计及具体实施途径为中心展开研究,很少涉及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效果的各种因素。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了各影响因素权重,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设计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的原则

1.影响因素确定的客观性。由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实施效果影响因素繁多,因而,在影响因素确定过程中应该广泛调查,充分听取不同调查对象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效果影响因素的不同观点,确保影响因素确定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影响因素调查与确定体现了定性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影响因素权重体现了定量分析。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效果影响因素的确定

课题组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确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对象包括:高校教育专家、高校教师、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负责人、创新创业大赛组织机构负责人、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等。按照层次分析法要求,建立总因素、一级因素、二级因素、三级因素的三级影响因素结构。如表1所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效果的影响总因素(E)下设四项一级因素: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M1)、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构成(M2)、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M3)、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外部环境(M4)。二级因素:课程体系改革是否满足大学生发展需求N1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改革的同步性N1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创业实践吻合度 N13;师资队伍优化方案有效性N21、师资队伍优化方案是否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N22、师资队伍建设是否提高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比率N23、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契合度N24;众创空间是否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发展N31、专业实践基地对创新创业小微企业孵化成功比例的影响N32、创新创业竞赛设计的有效性N33;政府部门创新创业政策的有效性和持续性N41、政府部门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持力度N42、高校管理层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认可度N43。

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效果影响因素的权重计算

1.AHP权重计算方法。AHP权重计算方法首先将影响因素分解成总因素(E)、一级因素(M)、二级因素(N)三个层次,然后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计算出各层次因素影响的权重。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构建影响因素的3个层次结构,包括:总因素层(E)、一级因素层(M)、二级因素(N),每一层各元素所支配的子元素一般不超过9个。

步骤2:针对各个层次建立判断矩阵。采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测度确定判断矩阵[A=(aij)n×n]取值,如表2所示。

步骤3:一致性比例分析CR(consistency ratio)。

步骤4:层次排序。

2.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1)领域专家对各个因素给出评分。本研究采取对重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负责人和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获取对表1中四类影响因素及所属的13个子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评分。评分采取表2给出的1-9测度法。

(2)建立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归一化特征向量。表3-7给出了归一化特征向量计算结果。

(3)检验一致性。为保证各领域专家对影响因素打分的客观性,需要检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结果取值只有在合理范围内,才能认可各因素权重是有效的。表8给出了依据公式(1)计算的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取值。由该表可以看出,上述四个判断矩阵的CR均小于0.1,该判断矩阵检验一致性有效。

由表9可以看出,在四个准则层因素中,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影响因素权重最大,其次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两者所占权重为73.86%。这和实际调查结果一致。通过总的影响因素权重排序可以看出,师资队伍建设是否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契合度、师资队伍建设是否提高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比率、专业实践基地对创新创业小微企业孵化成功比例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改革的同步性五个影响因素权重依次排名为一至五位。因此,如何通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等因素应该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顶层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了各影响因素权重,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设计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梁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6):19-24.

[2] 劉殷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刍议[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1):109-113.

[3] 兰海,宋宝宝,闫灵灵.众创背景下青海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研究[J].中国商论,2019,(3):237-238.

[4] 彭广林.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双创”教育工作略谈[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2):3-4.

[5] 夏飞,蓝勋,夏国恩.广西财经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案例研究[J].高教论坛,2019,(2):5-8.

[6] 周萍.众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8,(12):61-64.

[7] 吴殿廷,李东方.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进的途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2):264-268.

责任编辑  郝  婵

猜你喜欢

层次分析法影响因素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