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2019-09-17周桨

新课程·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核心素养

周桨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考制度也发生了改变,针对这一变化,社会上引起了对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视。语文是高中教育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所以提出了要对高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语文课堂上渗透语文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學习效率。然而,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学内容过于僵化等,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渗透的合理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核心素养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地位非常重要。语文课堂的内容主要是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是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语文教师必须渗透到中文课堂中的语言核心素养,发挥道德教育功能。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树立健康的价值观。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美学的品味与创造、人格的塑造与提升,这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思想文化内涵、综合素质和综合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时代潮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必要的[1]。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语文核心素养简而言之就是学生最重要的涵养和素质。它不仅包括“知识”和“能力”。而且它的含义要更加复杂和丰富。核心素养同“知识”“能力”相比,它更注重的是精神层面上的交流和情感方面的共鸣。在学生的关键发展阶段,培养核心素养非常重要。现阶段,在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育,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高中阶段,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而独特的魅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理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价值观[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按学生心理、生理以及语言发展方面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所以,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与之相关的创新研究,以便在课堂中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教师需要合理地结合课堂内容和课外活动的延伸。语言课堂的内容是核心,课外内容的延伸是辅助的,不断地感染和沉浸在学生的情感中,更好地发挥语言学科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格。在语文学科中注重核心素质的培养,能够让语文课堂不再像过去一样机械枯燥,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课堂效率[3]。

二、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知识也应该不断地充实和更新,不应该一成不变。对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进行更新,教学模式也应该与时俱地进行创新,而现阶段某些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学生对语文学习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没有对相关知识进行延展探究、互动。课堂气氛很尴尬,教师在讲台上讲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不会更进一步探究和思考,这使得学生无法独立学习、探索,阻碍了学生的整体发展。同时,学生无法把握语文学习的核心,背离语文教学的初衷,这导致许多学生降低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如果继续这样,教师将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不会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审美能力,也不会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无法使高中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三、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语文的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提问独立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建场景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教师要在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理解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的心理活动,从而创设情境,提出一个特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出自《史记》。教师让学生阅读之前,可以根据课文发展的顺序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进行自主思考。例如,“从摘录的部分来看,这篇文章是基于什么叙述的,当介绍角色的履历时,作者为什么要把连廉颇放在蔺相如前面?”“秦王对蔺相如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后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和氏璧回到赵国之后,蔺相如怎么向秦王解释?”“廉颇蔺相如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问题的本身进行思考,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整篇课文的理解,使其更加清晰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方法。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思考,注意细节分析,仔细阅读情节,在阅读课文时将问题与阅读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性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积极思考和总结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主动探索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将问题与课文的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面对问题时自主思考的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可以突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地位,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语文课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语言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课程应注重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美感影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和审美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就需要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对课文中“美”的地方进行提炼和浓缩,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提升他们的内在素质和涵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真、善、美”的道德观念[4]。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课堂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