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线性素描对中国人物画的影响

2019-09-17汪尚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绘画风格人物画

汪尚美

摘 要:线性素描是将中国画的线与西洋绘画的面(即调子)相结合。两种技法相融合更加丰富了中国画“尽精微,致广大”的美学思想。对于研究造型、磨炼功力、训练观察能力、调整造型观念和造型方法,培养中国人物画内在素质而生成绘画风格,写生线性素描是最有效的途径。其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技法,也给中国人物画注入新鲜血液,又与时俱进地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中国画作品。

关键词:线性素描;线;面;人物画;绘画风格

画家唐勇力先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和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线性素描的概念。线性素描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国画的线与西方素描的面(即调子)相结合,以线的感性浮雕形式表现物象,它是“中西融合、两端深入”的。而传统的中国人物画中的线只看重表达,其形体结构的把握甚少,因而存在一些局限性。当前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应当打破注重线条的程式化。对于研究造型、改变造型观念和方法、磨炼功力、提高造型能力以及培养中国人物画的绘画风格,写生线性素描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因此,线性素描是在西方素描的影响下的中國画的一种坚持、一种发展,更是一种创新。

一、线性素描的特征

线性素描充分发挥着线条对物象形体结构的表现力,在结构转折点上的调子使得对物象的刻画更充分,更细微,有利于绘画者深入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为严谨的造型服务。这种线与面的有效结合方法,将中国传统美学中“尽精微,致广大”的美学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中国画的线与西洋绘画的线是有所区别的,西洋绘画更加强调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形体特征,西洋绘画中的线主要以单线为主。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自身具有形式美,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并能传达出主观的思想情感。而线性素描是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基础训练,它吸收了西洋素描中的意象素描、结构素描和全因素素描等有利因素,更有利于我们以线性的意识去观察分析,深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国人物画创作打下良好的造型基础。

线性素描应当以追求线的审美形式为前提,通过流动且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塑造出物象的神韵,另加线与面的结合,充分展示出形体的结构美,在画面中注重线的运动性和音乐性的表现力,这就是中国人物画独具特色的绘画表现语言。

二、线性素描的线与面

线性素描强调以线为主表现物体结构以及物体的质感、量感之间的关系,让看得到的地方看清楚,看不到的地方也要把结构分析清楚,利用解剖学原理、透视学原理,对物体进行解剖分析,用线把形体的位置、方向、比例、深度等进行线与面的结合。其运用手法有:线的粗与细、密与疏、虚与实、繁与简、重与轻;面的大与小、长与短、暗与亮等。用线的表现达到有力度、有深度,既能概括又能精细。利用线自身的直、曲、弧、折四种存在形式,进行线与线之间的衔接、凹凸、起伏、转折、穿插集合来表现物体造型的形体关系。

为了更好地表达意象、表达形体以及表达物象特征,可以使用一定的面即调子,它承担着深入表现物象质量感的任务。在线性素描里,调子成为一种辅助工具,借助它能把线性素描做得更加深入、更加细致。调子不受光的限制,不受黑白的局限,抓住其物象的结构使用。利用面和线的结合,巧用光影、明暗,使之线和面相得益彰,求得内与外、本质与表象、感性与理性、看不见与看得见、局部与整体的完美融合,其作品具有中国画的传统精神。

三、写生线性素描对中国人物画的影响

传统的中国人物画是以线为主的东方古典艺术,表现物象主要是依靠线条来创作的,并不存在素描的概念。中国传统人物画是目识心记,以写意造型方式进行创作,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线描的造型风格。古代人物画已经走到了高峰,明清以来因因相袭,千人一面,造型程式化,是没有创新性的发展,其原因是没有对人本体的直接研究、对人的造型理解及能力的掌握,都是从前人成熟的造型中临摹得来。到了清代,人物画家也大多以仕女为主,比如,任伯年是这一时期的人物画家,虽然他笔下许多的人物画脸部是写实的,但身体还是概念的,尤其绘画的手还是传统的程式化模式,这就表明了传统人物画的造型方法只是表现出一种程式化的写意,失去了人物本体细微的特征差别,造成人物画发展的局限性。

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在审美意识上有了新的追求,所以在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上需要在传统线描的基础上进行突破。要追求形式多样化来顺应社会的发展,顺应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趋向。要解决传统中国人物画的程式化,最好的方法路径就是直接写生的线性素描。学习西洋画素描中用线多而明暗少的细致速写,确实是必要的:首先是训练对对象的写生;其次是画得快,不浪费摸明暗用调子的时间;最后是取其线多,这与中国画用线相关,方便画者以快速的手法用线抓对象的形态、动作、神情及布局。这就是用西洋画素描中速写的长处,来弥补中国画写生捉形不够且与对象缺少关联的缺点。画家潘天寿先生也认为:“中国画是可以借鉴西洋素描的方法,结合中国画自身传统的以线造型的特点,注重线条的运用,吸收西洋画中用线较多的素描方法。”

在20世纪60年代,浙江美术学院的浙派水墨人物画兴起后影响全国,其创造出素描造型与传统笔墨技法相融合的水墨人物画风格,在浙派人物画创作体系中独树一帜。人物画方才进入柳暗花明、百花争艳的新阶段。浙派人物画家们追求简练传神和笔法墨法的灵动、意趣和韵味。张谷良是浙派人物画的杰出者,他的《沈钧儒像》(图1),的确是难得的人物画精品,其面部表情十分精细传神,双目炯然闪光,口唇翕张正在讲话。在表现手法上,画家以宿墨等画出了布衣棉袍的厚重质感,与面部的精准感,形成对比,韵味十足。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方增先、王庆明等人也进行了结构素描教学探索,这也是受到潘天寿先生的素描教学观的影响。还有黄胄速写的直线快速用笔决定了他的笔墨语言,周思聪用笔较为慢速,圆中有方的素描造型风格也决定了她的朴素,形成了积点成线的笔墨风格,等等。如周思聪的《八十二岁王惠荣》(图2),老人衣襟的线条及内部结构线条被她进行了主观取舍,这样使得人物形象的外轮廓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身躯的简单线条与相对丰富的头部线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物的形象突出而传,可以看出衣纹本身的线条锤炼,我们应选取有利于中国画特点的元素对素描的线性进行改良。为丰富以线造型、以形写神的中国画特点,在线性素描的训练中我们也可以选取中国画传统的“十八描”,如将严谨的工笔形式的高古游丝描、行云流水描或粗犷的意笔式的折芦描、枯柴描的形态引入到线性素描里,笔者认为其比以往细细排线的光影素描更具有中国特征且易于转化成中国画笔墨语言。

四、结语

线性素描是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它是在西方素描的基础上,融入中国化的元素,换句话说,是对西方素描进行“中国化”的演绎之后而形成的符合中国画的造型方法。线性素描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技能,是一种认识对象的能力,最后在表现对象时进行中国化的提升。而这个提升过程就需要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和审美判断的观察,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领悟得以实现,最终使线性素描融入到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中。这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技法,也给中国人物画注入新鲜血液,又与时俱进地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中国画作品。

参考文献:

[1]唐勇力.线性素描[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7.

[2]王治平.线性素描与中国画传统之契合[J].内蒙古艺术,2011(1).

[3]翟宗选.浅析人物画的造型基础训练[J].美与时代(下),2011(5).

作者单位:

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绘画风格人物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浅析梁楷的绘画风格及成因
浅析刘小东绘画风格的当代意味
潘玉良油画的艺术特点
晚清艺术市场中的任伯年
韩伍京剧人物画选
韩伍古代人物画选
论龚贤山水画独特气韵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