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业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及干预策略研究

2019-09-10张幸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5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张幸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课标教材正式实施之后,书本课程难度不断加深,这时课后作业完成的质量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最基本的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小学生心智、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还未发展完全,因此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在改革之后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制定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作业;情绪产生原因;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推进,学生学习的任务量也日益增大,最终导致消极、厌学的心理状态,随着不安、焦虑、考前紧张等负面情绪的不断积累,学生的身心也日渐疲惫,逐渐丧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长期以往,会导致学生的记忆力削弱、学习兴趣下降等问题。作为教师,应该立即将学生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及时分析,并通过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来判断学生是否学得透彻,根据作业当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此提高学习效率,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入职与生活奠定好基础。

一、学生完成作业产生的负面情绪

(一)作业难度偏大

随着新课标教材内容的不断深化,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必须占用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而大部分教师又十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大学生学习任务。为了提高学生考试的通过率,越来越多的教师会通过加大作业的难度,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偏大的数学题。因为数学是一个需要学生拓展思维的学科,教师往往会针对这一特点,在布置作业时往往忽略了基础性习题,选择留一些高难度的数学题,这样做对于优等生而言,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却会削弱中等生和差等生对学习的热情,因为他们在完成作业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未必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严重影响到学生自信心,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二)作业量大,作业趣味性低

随着近几年教育事业不断改革,虽然以“减负”为主导教学理念,但结合实际教学结果而言,为了通过考试和测试等,学生需要在作业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最终将导致学生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任务,削弱对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仍采用了灌输式教学方案,即教师只负责讲解,并不会真正考虑到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使学生全天都处在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这种反复单调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很容易打消学生们对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数学是一项需要多次重复练习的学科,重在刷题量,当前的数学学业主要以练习题、试卷、典型例题等形式为主,题型和内容相对单调,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作业模式会使他们丧失写作业的乐趣,降低了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业负面情绪的干预有效策略

(一)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来调整作业量

作业是对课堂理解最基本的反馈,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可以知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为了减少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产生的负面情绪,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结合在课堂上学生对知识吸收理解程度来调整作业量,尽量突出题型的训练,减少不必要的题海战术,从而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教师要把学生身上产生的负面情绪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相结合,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最有效的教学方案,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高效教学相结合,尽量在课堂上就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课时作业尽量安排在课上,在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尽量不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将学习时间与课余时间分割开,确保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放松心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新作业的布置设计

因为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形成了三种等级学生:优等生,他们会通过完成作业的质量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享受解难题和刷题海的过程,对他们而言熟能生巧,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中等生与差等生,他们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逐渐削弱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与耐心。这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改变传统单一的作业设计,使学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对学习积极主动的态度,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也参与进来,比如准备教学模具可以安排学生搜集器材和相关素材,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程的全过程有助于强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调整作业难度

教师不仅要考虑到作业量和作业设计,还要考虑到作业的难度问题,教师要将这三类问题结合起来制定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深化到教育工作当中去,合理安排作业的难易程度,遇到偏难的题型时,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讲解,有助于降低学生完成作业的难度。

结束语:

检测小学生对学习的理解程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作业完成的质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合理地布置作业,使作业的作用发挥到课后预习与复习中去,而不是一味地刷题。要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发现学生完成作业时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避免学生因为写作业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激发学生对完成作业的使命感,自主积极地完成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效率,为今后的學习之路做铺垫。

参考文献:

[1]丛小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业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及干预策略[J]. 教书育人,2019,668(10):42.

[2]程世香.小学生数学作业负担问题及其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8):55-55.

[3]马艳.小学生数学课业负担问题及其策略研究[J]. 新课程(小学),2014(4):159-159.

[4]包红娟.减轻小学数学教学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J]. 都市家教月刊,2017(9):22-22.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