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诗性”的回归

2019-09-10黄萍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诗性有效策略

黄萍

摘 要:诗歌鉴赏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高考的必考点。诗歌鉴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意识。而回归“诗性”是诗歌教学的理想追求,因此,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语文诗歌教学“诗性”缺失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诗歌回归“诗性”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诗歌教学 诗性回归 有效策略

古典诗歌是中国诗性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气息。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文本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底蕴,把握诗歌中的文学意象,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诗歌中所流露的哲理智慧。但在当前的诗歌教学中,却存在着种种误区,教师往往把诗歌当成文言文来教,诗歌教学失去了它的特质,学生无从感受诗歌凝练含蓄、意象独特隽永等的特点,无法达到接受文化熏陶,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鉴于此,笔者认为,诗歌教学应该充分遵循诗歌的特质,引导创设诗性情景,唤醒学生内心的诗性,让学生在诗性情境中体验诗情、感悟诗心,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进而切实提升其语文素养。

诗歌的“诗性”教学,是指教师在充分尊重诗歌情感性、情绪性、象征性、超现实性等特质特性的基础上的教学活动。选入教材的古典诗词,历经千年积淀,其中很多是作者对当时生活、生命的深层次感受,以及对人和世界存在方式的深度透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启迪学生的智慧,触发学生的生命情怀。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怀着崇敬之心去赏析诗歌的特质、意象以及文本,从中提炼出自己的理解,与诗人共赏共鸣。

一、“诗性”缺失的具体形式

1.教学功利化

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许多教师的课堂也带上了功利化色彩。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以“会解题”为目标,着力传授学生解题技巧,以此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一些教师更是将诗歌课上成了肢解文本的课,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住学生的思维,不懂得深入挖掘诗歌创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信念,缺乏对学生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未能真正发挥诗歌鉴赏教学的应有作用。

2.情感浅薄化

在解读诗歌时,如果教师仅仅是按照教材、解析、教学参考书等进行分析讲解,那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照本宣科”毫无新意。教师没有了解与热爱所教的诗词,没有对诗歌真正投入感情地教,学生自然无法用心地学,最终的结果是学生既无法体会诗歌的情感,也无法形成审美体验。梁启超曾言:“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铁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3.鉴赏模式化

为有效应对高考,一些教师常常将诗歌鉴赏复习课活生生变成了高考历年真题的“深度解读”课。在鉴赏评析时,往往将原本优美的诗歌大卸八块,只停留于文字的表面意思的解读讲析,或将固定的思维模式或者答题程式灌输给学生,而对诗人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则分析得不够透彻,这种如工业流水线般的呆板的诗歌鉴赏模式让诗歌固有的趣味性逐渐消失,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致出现了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学生自己读,感动得流眼泪;老师一分析,眼淚全没了”的现象。

二、回归“诗性”的有效策略

1.重视朗诵,体会诗歌的生命情感

囿于高考应试模式,一些语文教师对朗读尤其是诗歌朗诵的作用认识不充分,在学生的朗读时间上很“吝啬”。其实,很多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咀嚼。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是无法真正领悟到诗歌的美及其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只有在朗读中让学生细细地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情感,方可真正体会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心情和“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

如教学《登高》这首诗时,笔者先让学生整体朗诵,目的是在有声的朗读中,将自己内心的个性化感受表达出来。然后笔者再给学生示范朗读,针对前两句,应该用略带沧桑悲凉但又不失洪亮的语调读出来,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苍凉空旷的意境。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句,语调要由高亢转向沉郁,让学生感悟到作者心中的悲凉情绪。接着要将作者漂泊一生,历尽坎坷的经历读出来。最后一句的语调应该逐渐缓慢而沉重。如此,学生便能在深入解读文本之前真正将情感融入诗作中,感受到诗人深深的苦闷和哀思。

2.创设情境,感悟诗歌的美妙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的交融下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教师唯有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之中,方能与诗人产生共鸣,体会体会其思想情感,领悟到藏于文本背后的意蕴。 《春江花月夜》这一课,笔者在课前为学生播放一顿琵琶独奏曲《春江花月夜》,然后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诗中描绘的江水、明月、汀上白沙、香草芳甸、江潭落月,游子扁舟在江、思妇高楼肚倚的画面。这种配有优美音乐、唯美画面的诗歌情境,定能深深吸引住学生的眼睛,将其带入一种宁静而又惆怅的意境中,进而走进诗的深处细细品味其情感。

3.巧用留白,拓展学生诗歌想象力

高日甫在《论画歌》中曾说到:“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诗歌也同样具备此特质。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诗歌本身的内容空白,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引导其主动地补白,添加各种意象和情感,从而更加深入地感悟诗人的激情。

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的是今晚将要发生的事情,诗中没有详细地描写杨柳的形色,也没有将“晓风”的风力大小寒热程度交代清楚,描写“残月”并未说明月色。但词句却被人们推崇成为千古名句。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填补诗人为交代清楚的空白。如“今宵酒醒”后到底在哪里,杨柳的形色是什么样的,月色是什么,风是什么风,等等。这样,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又能使学生因作品所引起的伤心经历而陷入深思之中。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大量意境优美的诗歌名篇,编者的意图旨在让学生透过华丽的辞藻去追问生命的本质,探索人生的本真价值。因而,教师应该确立回归“诗性”的诗歌教学观念,将学生带入诗歌所构筑的审美世界中,在细细的诵读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增补诗歌内容上的空白,深刻地体悟诗歌蕴藏的情感,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诗性有效策略
卷首语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古诗教学要注重诗性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