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现状及对策

2019-09-10钱少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问题对策

钱少珍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乡村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的情况,笔者以所在县农村初中为例,在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归纳分析法的基础上,对镇级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针对分析得出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乡村初中历史课堂在应用史料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乡村初中;历史课堂;问题;对策

目前,初中生对于历史课的理解和认识与其实际价值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一些乡村初中这种情况更加明显,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学生,都将历史课归入到了“副科”的类别中。除此之外,一次又一次的形式化教育改革,让边远山区乡村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的境地越来越尴尬。因此,本文以乡村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现状及对策为选题,通过对我县镇级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现状分析,提出关于乡村历史课堂开展史料教学的建议。

一、乡村初中历史课教学现状

乡村初中历史课教学现状,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师资现状。我县镇级初中的专业历史教师数量非常有限,教师在对史料知识方面的了解也有所不同。通过调查,有27.7%的历史教师认为史料等同于历史;有40.3%的历史教师认为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中介;有32%的历史教师认为史料是学习历史的资源。如果教师对史料的理解和认识有着较大的偏差,那么势必会影响教师对史料的运用,进而影响课堂质量。第二,学生现状。目前高年级的学生迫于升学考试压力,不得不认真对待历史课,而大部分低年级的学生,不太重视历史课。第三,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为讲授式。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也非常明显,根本不能对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起到任何帮助。

二、乡村初中历史课堂中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初中历史课的变化最为明显。目前乡村初中历史课堂中史料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史料认识水平一般

通过调查得知,能够有效了解史料涵义的教师数量较少,而大部分教师并不能对史料做出正确的认识。与此同时,大部分教师认为史料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种想法极大地忽略了史料教学的实际价值。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史料是对客观历史的阐述,很多教师在使用史料进行教学的时候,根本没有对史料的准确性和正确性进行有效的鉴别,对史料的认识水平一般,而且使用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2.史料来源渠道单一

通过调查得知,目前我县大部分历史教师在史料补充方面的途径较为单一,历史教材和网络是历史教师补充史料的主要途径,其他搜集途径的使用率较低,比如学校图书室。史料专著中对史料的分析和总结都有着较强的前沿性,历史教师想要收集更为丰富的史料内容,参考学校图书室藏书非常重要,但是这种史料补充方式却被乡村历史教师所忽视,没有发现学校图书室对史料补充的重要作用。

3.史料选择缺少针对性

乡村初中历史教师所选择的史料多为文字形式,图片和影像方面的史料选择较少。通过了解发现,教师在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大部分源自于教材,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还会出现史料过多没有按时完成教学进度的现象发生。由此可以看出,乡村初中历史教师在选择史料方面,没有深入分析当前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等方面的内容,由此也就出现了史料题材缺乏针对性的情况,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乡村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效率。

4.课堂上对阅读史料缺乏指导与解读

通过了解得知,大部分乡村初中历史教师将史料转换成了材料分析题供学生练习,这说明历史课教师将史料教学作为完成升学目标的工具,教师为了分析某些问题,需要占用大量课堂教学时间,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能力因此也受到了较大的抑制,这完全不符合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

三、加强乡村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的建议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加强乡村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有如下几点建议。

1.增强乡村教师专业水平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教师编制人数过多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想要通过招聘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不现实,再加上大多数教师都不愿意去乡村工作。因此,想要有效提高乡村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就只能从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入手,鼓励乡村教师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水平。笔者认为乡村历史教师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和改进,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主要方法。

2.拓展史料的来源和途径

通过对前文的了解可以发现,目前乡村初中历史教师在史料的搜集和补充方面存在着来源途径比较狭小、单一。对此,笔者认为乡村初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拓展史料搜集的途径和渠道。比如,通过使用学校图书馆中的书籍,整理出一些专家学者在此方面的观点,这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对史料的理解,还可以增强史料的可信度。除此之外,乡村初中历史教师还应使用一些地方史料资源,这样不仅可丰富当前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的内容,还可以从贴近生活的角度来激发出学生学习史料的兴趣和热情。

3.选择适合乡村学生实际的史料

初中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所表现出的思维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班主任在此方面的感受会非常明显。因此,历史课堂教师可以多向班主任请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选取史料教学的素材。比如,在七年级的历史课堂中可以选取一些图片、实物、简单文字相结合的史料素材来增强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八年级的历史课堂史料教学中,可以选择文字图片相结合、事件描述与简单评述相结合的史料素材;九年级的历史課堂史料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较大的发展,此时历史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名人观点、带有逻辑思考的史料素材,以便在学生学习史料的时候,能够辅助学生得出更深入的结论。

4.提高对史料阅读方法的引导

新课程教育改革提出应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这不意味着教师应放纵学生独自去摸索,学生在开展史料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一定要走出“教师讲——学生读——回答预设问题——教师解读答案”的模式。历史教师在向学生呈现了史料以后,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去阅读和探讨,通过使用一同分析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史料阅读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习阅读史料。

目前,史料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乡村历史教师加强了对课堂史料教学重视。本文通过对乡村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后发现,目前乡村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中存在着史料认识水平一般,使用效果差、史料的来源渠道单一、史料的选择缺少针对性、课堂上对阅读史料缺乏指导与解读四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乡村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面临的困境,本文从增强乡村教师专业水平、拓展史料的来源和途径、选择适合乡村学生实际的史料、提高对史料阅读方法的引导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想要在教育改革环境下,加快对史料的运用,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对自身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乡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巧,刘慧娟.乡村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与使用[J].乡村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8):60-61.

[2]秦珊.乡村浅析初中历史史料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