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师兴校 科研兴教

2019-09-10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期
关键词:实验学校名师教师队伍

为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民办学校辐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莞城中心小学与石龙第三中学相继从2016年8月和2017年3月,联手托管了东莞市东晋实验学校,以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活动平台搭建、办学特色打造四个项目为抓手,全面深化东晋实验学校“培养合格+特长学生,建设合格+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莞城中心小学、石龙第三中学办学经验及资源优势,东晋实验学校开展“优师兴校”项目,夯实教师基本素质,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全面优化东晋实验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

一、强化培训,培养骨干

为了在各种培训及活动中筛选、培养教学骨干力量,托管委员会探索出一系列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

1. 专题培训:优化教师基本功

托管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名师的示范和专业引领作用,开展一系列的专题培训。如邓凤娇名师工作室在东晋实验学校进行了“三导三学四用”下的微课设计及制作的专题研讨。每一次活动后,东晋各科组都能在教研活动中及时进行讨论与反思,起到了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的作用。

此外,在教师基本功培训的内容与方法体系上进行了优化。如,各类培训采取“集中—分散—再集中”的策略以及“边检验效果、边新增项目”的思路,累计开展了近20场集中培训。目前,计算、教材解读这两种技能已经在课堂上开始显现;新增的各科教师评课和备课技能的培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赛·展·磨”: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学校采取了以“比赛”为手段,提高教师的参与度(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市教育局教研员参与);以“展示”为途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采取由“扶”到“放”的思路,邊学习、边展示。经外出学习或专题引领后,东晋教师进行展示;以“磨课”为抓手,提高教师的参与面。

3. “影子梯队”:实施常态驻班跟岗学习

采取“跟岗学习—班级试点—全校改革—建章立制”的思路,先派出受托学校骨干教师赴莞城中心小学跟随名师驻班跟岗学习,并将所学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教学常规管理方式、方法在本班试点,适时总结得失后形成新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办法,并在全校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固定的制度,在全校推行。

目前,托管委员会有针对性地安排了数轮为期两周的实地跟岗,初中骨干教师也继续与石龙第三中学名师开展“青蓝结对”,进行持续2—3周的常态驻班跟岗学习。并活动结束后,东晋实验学校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了跟岗成果的汇报和展示,如在科组教研活动中展示、在教师例会分享心得、在跟岗成果展示课中进行评比。

4. “点面结合”:形成教师分层培养模式

托管委员会按照“点面结合”的教师培养思路,一方面引导全体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另一方面正尝试规划教师阶梯成长的不同梯次、培养办法、绩效考核标准等,最终形成一套教师阶梯成长制度。循着阶梯成长制度,以点带面,以骨干带全体,最终形成一套长效机制,促进受托学校教师自主发展。

目前,两校语文、数学、英语科组分别联合开展了“磨课”活动,形成了“点(骨干)面(全体)结合”的教师分层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一是由专家、名师示范,实施专业引领;二是承办“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受益全体。通过这些活动,带动了各科组教研活动的蓬勃开展,涌现出了一批以罗小妍、刘函、林苗苗为代表的教学能手。

二、分步推进,科研兴教

东晋实验学校分步推进“科研兴教”。第一步,学校利用东晋全体教师大会进行了大力动员,破除了“教学科研”这一层神秘的面纱。第二步,为了解决“科研启蒙”的难题,熊莺老师随后开展了“一线教师如何开展科研”的专题培训,针对老师们的各种困惑,熊老师一一作出了详细、全面的解答。第三步,申报。在32件申报课题中,邓卫国老师的《基于分层策略的初中语文知识教学研究》、黄琳钧老师的《民办小学寄宿生家校沟通策略研究》以及蔡旻旻老师的《小学生中年级多元化数学作业研究》课题申报成功。东晋实验学校在“科研兴教”的道路上实现建校史上零的突破,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三、校本教研,固化模式

托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托管”,唯有建设相关制度,形成系统,并固化模式,方能促使受托学校实现自主发展。目前,学校已形成“三个一”“课例+论坛”“研训一体”“青蓝共舞”等教研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研改革探索。

1.“三个一”教研模式

“三个一”即一个讲座、一节课、一次评课。两学年来,学校开展教研活动达60余次,两校的教师参与率达到90%以上。东晋学校先后有21位老师成功展示了课例或讲座,同时,积极探索读书分享、集体备课、新秀竞技、同课异构、观碟论教、主题沙龙等其他教研模式,为东晋教师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研模式

2017年,莞城中心、东晋实验两校作为一盘棋统筹策划教研活动,尝试了两校“联合教研”。随着东晋录播室的建成,信息化技术装备逐步完善,学校开始尝试三个学科同时开展“互联网+协同教研”,各学科教师参与度达82%,累计备课达40余节,被市教育局信息中心设为试点单位。另外,以民办学校班主任技能大赛为契机,在班主任能力培训中,黄艳芬主任开始探索“互联网+”班主任网络全员研修的内容、方式、方法,组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随着托管工作走向深入,各种托管效应开始显现:东晋教师流失率逐步下降,学生流失率减少,师生稳定;教师的教学理念、素养、行为均得到提升;已有3位教师成功申报科研课题,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已见雏形……接下来,学校将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相信更多教学教研成果会进一步展现,东晋学校也将逐渐向科研兴教转型。

猜你喜欢

实验学校名师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浅议"名师"
名师读意林
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学生作品选登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