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一只蚯蚓引发的教学活动谈幼儿园生成教学与主题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探索

2019-09-10秦敏茶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3期
关键词:师幼互动

秦敏茶

摘  要:《指南》指出: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是幼儿园课程形成的主要方式。而对于一大批新入职教师来说,而预设与生成的能力,是我们老师必须拥有的专业能力。在进行生成教学与主题教学活动的探索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和发现对幼儿有意义的人、事物来确定或师生共建主题。教师要时刻以一颗敏感的心来聆听、发现和追随孩子的学习兴趣,捕捉教育契机,让主题活动更有意义。

关键词:新入职教师;构建主题;预设和生成;分解与筛选;师幼互动;兴趣和需要

教学灵感

正文

教学片断:

阳春四月,入园晨间散步期间,一只蚯蚓爬到了幼儿园操场塑胶地面,被王嘉瑞小朋友看到,“老师,妈妈说’蚯蚓要生活在泥土里,不然他会死的……”“我们把它送到种植区里吧!”“怎么送呢?-----”说话间,调皮的卢柏熊小朋友一股脑跑到教室,在科学区里拿来一只没有盖子的塑料瓶,大家商量着、小心翼翼的把瓶子移到蚯蚓最近处,看着蚯蚓慢慢扭动身体靠近瓶子,一个声音说道“老师、蚯蚓变成了数字‘2’,老师蚯蚓又变成了数字‘7’、老师,蚯蚓又变成了汉字‘一’……”就这样蚯蚓爬到了瓶子里,孩子们欢呼着、兴奋的拍手,“老师我们想把蚯蚓带教室里玩一会,”就这样,这个早晨、我们的主题活动围绕蚯蚓生成开展,《蚯蚓的故事》绘本阅读、“蚯蚓吃什么”,小蚯蚓爬爬爬体能活动、最有意思的是设计蚯蚓的路线美工区域活动,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为蚯蚓设计的路线超出我的想象,阿拉伯数字1、2、3、4、5、6、7、8……还有简单的汉字“大、人、木……”有个孩子说道蚯蚓爬的路线像英语字母“A、B、C”,刘佳乐小朋友周末和爸爸爬了城墙,他说蚯蚓的路线像城墙,在他启发下,孩子们说出了蚯蚓的路线像山路、有的像圆形,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像正方形大家用……大家用丝带、小石子、纽扣、五谷、还有火柴棒等不同的区域材料为蚯蚓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爬行路线。

在进行生成教学与主题教学活动的探索中,这种教学活动无疑带给幼儿最有意义的收获,表现在:

第一,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和发现对幼儿有意义的人、事物来确定或师生共建主题。第二,主题的产生和导入是与生活经验相吻合而产生的学习需要或情景所激发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来说,要以一颗敏感的心来聆听、发现和追随孩子的学习兴趣,及时捕捉教学灵感,让主题活动更有意义。

而对于很多新入职教师来说,如何把握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时机,源于生成,构建主题,构建主题 ?

一、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照并体现以下原则

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主题内容的确定要遵循这些原则,更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确定

--这个主题对幼儿来说有趣吗?

--主题是否来自幼儿生活?

--是否建立在幼儿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能帮助幼儿更好的相互了解吗?

--能否给幼儿提供表演或表现的机会?

--能否鼓励幼儿寻找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的信息源?

--幼儿有主动探索的机会吗?

二、教师要具有形成预设和生成的能力

《课程指南》指出: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是幼儿园课程形成的主要方式。而预设与生成的能力,是我们老师必须拥有的专业能力。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的教育活动,强调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活动.幼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环境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活动,同时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作为幼儿园教研团队在制定教学主题应充分考虑季节的变换、重大节日、自然变换、幼儿生活中的各种经验等因素,适时的组织教师制定可供师幼感兴趣的主题活动,预设和生成是交错进行、不可分割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生成的课题可以安排成预设活动,预设的活动也可以留有生成的空间。其次感悟到要使预设与生成两者间有机的结合,教师必须根据目标及幼儿的需要和已有经验以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生成活动。作为教师,应该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究和摸索,寻找制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经验的目标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每位幼儿的充分发展。

三、生成和预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积极创设活动环境,提供活动条件和生活经验。

激发幼儿与教师、与其他媒介间的互动,引导幼儿尝试、发现和讨论活动的收获等等。尤其是中大班的主题教育内容能与孩子自己要做的事情结合起来,并能关注由孩子发起的活动,根据幼儿游戏发展需要提供适宜材料,

2.尝试分解与筛选主题教育活动目标。

许多教师都在这方面存在着困惑,,主题确定后,老师和幼儿便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共同编制主题教育网络图。随着幼儿对主题理解的逐步深入,网络图上的内容也会随之丰富,每一个分支都可以成为满足幼儿需要的探索方向。如:大班“我们的地球””主題,在不断的探索中丰富着主题内容,有刚开始时的“保护地球”、“不随地吐痰”、“环保出行”,到“小鸟的家”、“垃圾桶饿了”等分支,随着孩子们探索活动的不断深入又自发生成了许多的小分支。为了分辨出是由老师预设还是由幼儿产生,我们又以实线和虚线为区别,以便让老师观察、了解孩子对各分支兴趣程度、认识结构、情感态度、问题解决等方面情况。实践中我们会发现,网络图编制时,老师精心预设的内容不一定能够完全真实的反映孩子的所思、所想和所感。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随时作出调整。目标分解过程中要有筛选,我们设计、预想的分支会很多,但其中有些并不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也有一些内容没有开展探究的条件,这些我们都要予以充分考虑。

3.活动中的重视师幼互动

主题活动产生后,要想让幼儿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那么老师就要引导幼儿与环境、节日的等活动活动真正的互动起来。例如六月父亲节到了,为了引起幼儿的关注、激发其爱心,教师设计了“我爱老爸”主题活动,“爸爸的爱好”“走进厨房”“绘画我的爸爸”为爸爸制作胡须和领带、“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大力士爸爸”绘本阅读“我爸爸”’”我为爸爸唱首歌”,一系列的活动深化幼儿爱的情感,同时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

在主题活动的教育实践中,把握好预成和生成的平衡是一道难关。预设的内容过多,幼儿就会丧失自主探究的机会;生成内容过多,则容易造成“放羊式”的状况,同样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所以在主题教育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充分预设、注重生成,使预成性和生成性的主题活动有机结合,更好的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艳霞;幼儿园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的整合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运荣;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生成课程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忠伟;基于生活世界理念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4]  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

[6]  高淑春《我园是怎样实施生成课程的》《山东教育》2002年7、8月

[7]  柳志红《生成课程的内容从哪里来》《早期教育》2002年8期

猜你喜欢

师幼互动
幼儿园师幼互动策略研究
小论如何构建良好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
数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探究
师幼之间对告状行为差异理解的探究
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促进师幼互动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探讨
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