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古树开出新花

2019-09-10余秦红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3期
关键词:诵读拓展

余秦红

摘  要:古诗词学习历来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品味古诗词的能力,我和许多老师一样一直在作积极地探讨。本文以“读”始,以“品”、“赏”、“悟”为要,最后点睛于“拓”,将古诗词教学的步骤层层展开。宗旨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凸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体验并有所收益。

关键词:诵读;品境;赏词;悟情;拓展

一、读——出层次

“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于古诗词有“起死回生”的作用。我国古典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音律和谐,节奏感强,特别适合诵读。诵读古诗词,对于深入理解作品,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显得至关重要。教学中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学生读一次,都要花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问来评。读如何体现出训练层次呢?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

二、品——出诗境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类似于翻译),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如何使学生感受到美呢?我们的同行作出了许多探索,但有些教师教学诗歌时分析过于理性,流于琐碎,解来解去,却解掉了诗歌的神韵,这是有违诗歌欣赏原则的。“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保持诗歌的意境的完整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山一水,一词一句,只要读者加以想象,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因而语文老师在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象、补充、增加作品所提供的画面、形象,让具体形象在头脑中“活”起来。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可引导学生根据诗中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分四个步骤扩充了诗的意境:一,构轮廓。请学生按方位,有序地在脑子里展现孤山寺、贾亭、湖水、白云、早莺、新燕、暖树、绿杨阴、白沙堤等轮廓。二,着色彩。用想象的色彩斑澜的笔,在脑子里给各种事物描上恰切的色彩。学生们发挥创造境,说出自己眼前出现的美景。三,摹动态。湖水涌动,不时“哗哗”地扑向堤岸,白云低飞似乎同湖水连成一片,早莺在沐浴阳光的树枝上欢唱、跳动。四、补细节。老师还可要求同学们补上恰当细节,使画图更细致、更逼真。经过以上由浅到深的想象、联想,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补充、增加诗歌所提供的画面,进而深切感受到诗人笔下春天的绚烂、活力和可爱。

三、赏——出精妙

古人写诗很注重用词的锤炼,刻苦求工,因此诗词欣赏很注重对字词妙用欣赏,其实通过课内诗词的学习,我们应该感悟到古人写诗对词的锤炼主要体现在动词、副词的选用上,而词的选用又体现在务求传神、传情、创造佳境,出现人物性格特征等方面。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掣领,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詩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易难 》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 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以上抓诗眼的过是教师有意为之。

四、悟——出情理

古诗词通常都会蕴含着作者的思感情在里面,有的是寓情于景,有是情景交融。这些诗词,可以陶冶情操和洗涤心灵。因此,在教学中,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形成共鸣。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那种萧飒悲凉的秋景,便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问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怎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于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便瞬间溢满全身。可能就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足以体会这种游子的感情,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们珍惜现在家庭和学校温馨的生活。

五、拓——宽视野

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古诗词,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对古诗词教学进行内容的拓展,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丰富经历、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他相关的诗篇,使整个古诗词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完整,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进而拓展学生的视野,感受古诗词的雅韵,使学生与作者能够跨越时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进而产生共鸣。古诗词教学拓展要精心设计,如以“田园”、“送别”等为主题,整合相同的古诗词,采用“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融会贯通。

总结

通过 “ 读”、“ 品”、“赏”、“悟”、“ 拓”五个环节的教学,可使得学生们发现蕴藏在古诗词中的丰富的精神宝藏,从而让这些伟大诗词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发散出的无穷的光亮,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让古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美,融入学生身心。

参考文献

[1]  夏珠琳. 古树开新花——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J]. 新课程(中学),2013(10):132-132.

[2]  马丽丽. 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 学周刊,2016,10(10):138-139.

猜你喜欢

诵读拓展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