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有多远》中女性人物白大省形象分析

2019-09-10李方园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仁义女性形象

【摘要】:铁凝在《永远有多远》中以轻松却不乏凝重的文艺字塑造了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女主人公——白大省。她善良纯真,是传统仁义女人的代表,却在爱情生活里四处碰壁;她试图改变,却摆脱不掉传统社会带给她的枷锁,最终只能妥协、回归,成为男权社会下的困惑迷失者。白大省是一类女性的代表,通过她我们可以看到铁凝深层的女性生存意识和对女性的现实关怀。

【关键词】:女性形象 仁义 主体迷失 生存困惑

铁凝是当今文坛中重要的一个女作家,她的小说通常从一个普通的日常小事入手,通过层层的深入,直达人物的心灵世界,向我们传达出富有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自发表以后就大获成功,而其中的女主人公白大省也随之成为小说人物画廊中饱受关注的人物形象之一。

一、胡同文化影响下的仁义者

白大省是深受北京胡同文化影响下成长的女性人物,从小到大她的身上都闪耀着善良、宽容的“仁义”光芒。她出生于北京的胡同,在传统仁义文化的熏陶下长大成人,是单纯、善良、真诚的仁义者代表。

白大省从小就是一个相貌平平的乖孩子,“她这个人几乎在谦让所有的人,不论是她的长辈还是她的表姐。” 【1】和姐姐去买汽水时,喝得第一口的是表姐,就算因为表姐而耽误了洗头,她也不会抱怨。她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帮助过赵奶奶,小学二年级就担负起给姥姥倒便盆的责任了。同学给她起外号、表姐让她假装“法西斯”、姥姥骂她,她都默默接受。

长大后的白大省依然是纯洁而又善良的。在中学和大学她一直是三好学生,还担任宣传部不长,热心地组织活动、帮助同学。姥姥从小就偏袒白大省的弟弟白大鸣,但她却愿意让姥姥护着白大鸣,就因为白大鸣小时候生过很多病,她觉得弟弟可怜。而甚至因为这个原因,她还答应了弟弟换房子的无理要求。毕业分配之后,她积极工作、待人热情,受到别人讽刺和排挤时她也是一笑而过。表妹小玢来到北京住她的房子、让她做饭,把她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还抢走了她的男朋友。而白大省在生气之后,依然给她们送去了结婚礼物。

白大省身上的善良、宽容、美好和天真是很多人都没有的,也许“白大省形象在一些人看来就如同一件落着薄灰的道德遗存物,但却为我们的社会增添了一份温暖,为在经济大潮中迷茫的我们点燃了一盏道德的明灯。”【2】

二、爱情生活里失意的卑微者

虽然白大省是个善良仁义的天真女人,但她爱情生活中却她一直是个失意的卑微者。她相貌平平,最大的与众不同就是空怀着一腔过时的热情,迷恋她喜欢的男性,又总是失恋。白大省自身的性格就决定了她注定是一个卑微的爱情者,“她从一开始给自己制作的就是低标准,一个忘我的、为他人付出的、让人心酸的低标准。” 【1】

三次恋爱中,白大省都是一个失意的卑微者。 郭宏和白大省谈恋爱只是想通过和她结婚留在北京。但她把伺候郭宏当成了最大的乐事,俨然一副小女人的形象。然而郭宏只是一個靠女人吃饭的男人,在认识了日本女留学生之后他果断抛弃了白大省。男同事关朋羽也对她产生不了真挚的爱意,在白大省面前男性的自尊让他为自己的身高、学历而感到自卑。白大省在恋爱中一直以一种卑微的姿态来讨好对方,她一味付出,结果还是被自己的表妹小玢抢走了男朋友。第三次恋爱时她看中夏欣的才华,而夏欣只是一个没有稳定工作、无法养活自己的男人。在夏欣离开时,她甚至还在找自己的错误,卑微地祈求他。男权社会自古以来都对女性有着无形的束缚,女性会在这种不平衡关系的影响下逐步迎合男性的需求,表现在爱情中就是不求回报的奉献,而白大省正是这种女性的典型代表。

白大省在对爱情的追逐中早就迷失了自己,成为了一味忍让一味付出的卑微者。这样的女人固然是善良的,却也是悲剧的,她渴望改变渴望成为西单小六那样骄傲美丽或者小玢那样娇俏的女人,然而却摆脱不掉社会文化的束缚,只能一次次在爱情中失意。

三、男权社会下的困惑迷失者

白大省善良、仁义、宽容,这本是她引以为傲的资本,却给她带来了一系列的伤害和苦痛。白大省内心并不想做这样的人,她渴望成为西单小六一样的女子。然而她固有的仁义和善良使她一步一步中就不自觉地就成为了男权社会下迷失自我个性的困惑者。

白大省身上有着善良宽容的仁义美德,但这种美德实则一种超乎常态的忍让,外界给予的压力和束缚让她不得不保持着她的仁义。而她甚至在这种盲目的仁义中丧失了主体,失去了个人特色。但白大省是有过思考和反抗的,她不愿意做现在的自己,甚至想成为西单小六那样的女人。在面对郭宏时她也曾喊出“我现在成为的这种好人,从来就不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 【1】,信誓旦旦地说再也不会和郭宏来往。然而相悖的是,她最终还是和郭宏结婚了,她自己也妥协说她永远都不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了。男权社会给她的束缚使她永远也摆脱不了“仁义善良”的定义,试图逃脱的失败使得她更加地困惑和迷惘,在这种困惑和迷惘中她也永远地丧失了个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到来,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白大省没有改变,她依旧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仁义者,但同时也是爱情中的卑微者和男权社会中的个体迷失者。

【参考文献】::

【1】铁凝.永远有多远[M].河南:河南文艺出版社,2018:199,223,248.

【2】李颖.《永远有多远》中白大省人物形象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4(13).

作者简介:李方园(1994——)女,汉族,河南信阳人,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仁义女性形象
久假不归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三国演义》的社会理想与罗贯中的“仁义”思想
刘员外买“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