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操作性对策研究

2019-09-10王梅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辅导员高校

王梅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我国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骨干队伍,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干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出发,主要对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中的角色和干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提升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水平献计献策。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学生 心理危机干预

1.引言

当今各大高校都加强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关注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角色在做好高校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心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心理危机干预能够帮助学生从心理危机中逐渐走出来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内容,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比较亲密,具有心理危机干预得以实施的优先条件,但是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能力上就有所欠缺,需要加强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操作,掌握正确的干预对策,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

(1)心理危机学生数量上升。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社会上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尤其是网络不良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尤其是高职学生的整体文化水平相较于一流大学学生而言较低,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不高,00后的学生基于时代因素,他们很少经历困难和生活的苦难,所以没有很强大的心理承担能力,自我意识很强,遇到不顺心的问题就容易扩大化,造成心理危机。

(2)心理问题具有不易外露的特性。学校中学生数量居多,若不认真仔细观察学生反映,则很难发现学生的心理危机,学生总是把心理问题隐藏起来,不想被别人发现议论,外表看似正常,内心其实有很大问题,这会大大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久而久之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尽管现在各大高校都有心理咨询室,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能够做到主动参与医生的咨询和治疗当中,生怕被人发现丢人,所以这就更加加大了心理问题的隐蔽性,难以被人发现。

(3)心理问题具有突发性。在高校,学生之间容易发生突然地冲突,或者因为一件小事例如课堂上这道题目听不明白就发生心情郁闷,无心学习的不良心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尤其是高职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弱,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举措实施起来较为困难。

3.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中的角色

(1)非全专业的愛心人。辅导员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医生,但是也受到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专业教育,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朋友,在处理学生心理危机时不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是以沟通、教育、关心的爱心朋友的角色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危机。

(2)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人。由于辅导员经常和学生一起参与会议讨论,处理日常学习事务,对学生的接触相比于其他老师而言较多,更容易去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一般学生的心理危机信号一旦有外露,辅导员是最容易先觉察出来的人。

(3)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防护人。辅导员对于察觉到的学生心理危机会逐步采取措施进行化解危机,辅导员可能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情况做出具体反映,有时需要和家长沟通,有时需要和学校沟通,有时需要和班级同学沟通,做好与学生心理危机相关的调解工作。同时,辅导员要实时关心经过调解后的学生心理状态,观察其是否真正走出心理危机,以防范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产生。

4.高校辅导员对心理危机学生的干预策略

(1)多接触学生的心理

高校中学生的心理探索需要根据其行为进行,学生的行为是反映出其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辅导员多接触学生的心理想法就需要多和学生进行行为的触碰,可以和学生一起吃饭聊天,增进彼此的了解,可以在睡觉前前往学生宿舍,看看学生宿舍的行为表现,并多和学生沟通,关心学生宿舍方面的需求和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共同解决。若辅导员发现有行为异常的学生,更是需要多和他相处,增加共处沟通的时间,让学生渐渐不对老师产生畏惧的远距离感,增强彼此的关系,使得学生能够和老师做朋友,将心声向老师倾诉,老师就能够真切体会到学生内心的想法,有针对性的加以教育和引导,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改变心态,重回自信。

(2)将心里危机干预任务落实到具体因素

在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措施上,要将措施落实到位,不可囫囵吞枣似的敷衍了事。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在于化解危机,而非形式化沟通。在处理心理危机上,辅导员要细心感受学生心理,以安慰的语气和学生对话,通过对话让学生走出心理危机,同时,辅导员在需要的时候也要做好同学校、同学生家长的沟通,避免外界因素再次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干扰,从心理危机的全方位因素出发考虑,综合性地落实干预措施。

(3)设计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辅导员设计心理危机干预方案要根据学生心理危机的程度进行设计,对于程度较低的学生可以加以对话引导,并将心里危机干预任务落实到具体因素,从引发心理危机的各个因素出发来加强心理引导。例如因为爸爸妈妈闹离婚对孩子造成的心理问题,就需要辅导员不仅在学生心理上给予安慰,还要同学生的父母多沟通,从根源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逐步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5.结语

近几年,我国正在加大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课程培训建设,教导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的心理危机干预,使得辅导员成为一支非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中有着非全专业的爱心人、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防护人三种重要角色。高校辅导员对心理危机学生的干预要多接触学生的心理、将心里危机干预任务落实到具体因素、设计心理危机干预方案,从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玲.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及培训体系的建构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 2011:3-13.

【2】邱显清, 李龙. 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10):64-66.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干预辅导员高校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针对需要危机干预学生的帮助技巧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培养研究
试论我国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的有效途径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