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类工作室制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019-09-10张娜娜

成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工作室制环境设计教学改革

张娜娜

摘 要:本文通过从工作室制教学改革的目的及意义出发,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分析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的发展演变过程。面对国内艺术专业教育出现的各种现状,总结出适合高校改革的艺术类工作室制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环境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改革

1 研究工作室制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目的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高校艺术类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就专业本身而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技术性。高校艺术类工作室制教学改革十分有必要,而且具有长远意义。工作室制教学的改革的主要目的: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工作室制教學的分析研究,吸取丰富的教学经验及先进的教学理念。针对我国艺术类高校,特别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及时解决调整,尽快建立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为社会输出全方位人才,同时可以给艺术类专业整体的课程设置提供有效的借鉴。

1.2 研究意义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为学校与企业间建立了良好有效沟通的平台。在工作室制教学过程中学校会与企业沟通,引进实际的设计项目。通过实际的项目开展,为学生讲解各个环节的学习重点。在整个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加强学校老师和同学们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这样的授课模式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指导能力,也可以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为学生的创新就业提供保障。

那么在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形势下,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人才,高校艺术类工作室制教学的设置具有长远的意义,并且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发展过程

2.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最早是由中国美术学院吴家弊教授提出,建立之初由于主要研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是研究人类生活空间的设计构造,是规划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一门学科,因此起名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是总称,包括室内空间的设计与室外空间设计两个方向分支。因此在很多高校中有直接以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命名的专业课程名称。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初期,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室内空间的装潢设计。随着我国艺术类专业课程的不断进步,研究范畴延伸到室外景观,包括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等。最近几年我们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变革。应运而生了像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的内容越来越细化,分支越来越广泛。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在高校的课程上出现了这样逐步细化的现象,研究的和设计的内容也日趋精细。同样为人们的居住与生活提供了更加艺术化的生活方式。

2.2 艺术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兴起

成立于德国魏玛市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设计学院都是由设计工作坊的形式传授课程。为当时的德国乃至世界培养出了无数的优秀大师。后期成立了包豪斯大学。在包豪斯设立了工艺作坊,金工作坊、陶艺作坊、纺织作坊、木工作坊等等。工作坊注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倡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现代西方的艺术设计类课程都是以实验室的形式授课。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社会协调能力。

在我国,最早开始工作室制教学的是中央美院的建筑学院。在建筑学院中分别从建筑、室内、景观方向进行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成立工作室教学。在工作室中学生呈阶梯型,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由导师指导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注重实践与交流,培养出艺术与实践技术相结合的学生。

3 国内艺术类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是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呈现出发展迅猛的势头。这样的发展过程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环境艺术专业从属艺术类的范畴,具有普遍共性。

3.1 高校毕业生综合能力不高

我国一直延用应试教育,进入高校的学生经过千军万马的竞拼后脱颖而出,知识储备往往达到人生较高水平。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的轻松以及高校严进宽出的教育方针,使得高校毕业生在大学四年所获寥寥,走进社会时知识储备不足,整体素质偏低。

3.2 艺术类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艺术类专业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而传统的课堂书本知识的讲解无法与前沿艺术相结合。从理论上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高校艺术类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远远落后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大部分毕业生存在重理论,轻技能的问题。

3.3 艺术理论与技能实践脱节

艺术类专业教学中特别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课堂理论讲解与基础教学环节多采用课本内容。教材的选用往往几年更新一次,与实际市场项目的开展相差较大。同时虚拟作业的练习始终无法让学生亲历项目的实际,无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探索工作室制教学新模式

4.1 创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

打造工作室制教学,首先要搭建工作室教学场所。以环境艺术专业为例,企业的创作与研发团队都是工作室形式。高校要打破教室授课的传统模式,建立企业办公式工作室,在硬件设备上配备到位。比如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电脑、绘图工具、模型制作机床等等。将以往的课程穿插入实际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同时成立学生学习团队,团队设置以纵向分布,即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这样的梯队式成员,本身学生之间也会有学习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4.2 设置工作室制课程计划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由于是学校与企业间相互合作。在课程的设置中应该将学生在企业项目中的实际工作纳入到课程设置中。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情况,学校的理论授课是基础课程,企业的实际项目是实践课程。在四年的总体课程中要比例合适,让学生既要有理论学习的深度,同时又要与企业间紧密接触,将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实际的项目实践中检验反思。使工作室课程设置有利于高校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人才。

在工作室制教学中,教学方法也要根据项目的开展制定。以室内设计为例,工作室由导师来选择企业中与课程合适的项目,在工作室团队中以分组设计方案为主要形式。导师在方案的选择过程中对学生设计进行指导与点评,并在后期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检验设计方案。

4.3 成立工作室教师团队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不仅学生要成梯队式,教师的结构也要根据工作室来配备。在大的教研室指导下,以工作室为单位成立教师团队。每个教师团队中要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以及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不同层级的教师可以满足项目开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授课需求,使项目的开展顺利进行。合理的教师团队既充满活力,同时又具备老中青知识结构的储备,同时又兼顾学校和企业间的相互融合,使工作室整体的教师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4.4 制定工作室课程考评体系

在工作室的教学中,教师的考评应该以实际项目的开展作为考评的重点。通过这样的考评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增加了教师与社会企业间的交流。使高校的教学更贴近社会与企业的需求。对于学生的考评也同样是校内考评与企业考评同时进行,这样利用企业无形的让学生提早融入社会,并且在学习中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提供丰富的经验。

5 结论

本文深入分析了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创建艺术类工作室制教学新模式。并从创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平台、设置工作室制课程计划、成立工作室教师团队、制定工作室课程考评体系这四个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高校艺术类工作室制教学方法。以更适合社会与企业需要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形式,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并重,贴近企业实际需求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本文是2018年度江西省十三五教育规划项目“创新创业视域下高校艺术类工作室制教学改革研究—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编号:18YB18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万剑.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09(6).

[2] 徐秋枫.构建“工作室制”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8(3).

[3] 李曉敏,孙连栋.一体化工作室的开发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9).

[4] 朝戈.李孟军.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8.

[5] 马克明.中国美术教育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工作室制环境设计教学改革
“工作室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