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复习阶段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

2019-09-10安琳

家长·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复习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安琳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多的要求,需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辐射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故此,当前教师应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来辅助教学活动开展。作者立足实际教学经验,着重论述了小学数学复习阶段中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复习

以往的小学数学复习课,主要是学生做练习题,教师讲解数学题,难点知识整理等,在整个复习过程中,由教师扮演着决定者、主导者的角色,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未得到尊重,进而影响了小学数学复习内容的丰富性及复习方式的灵活性。而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数学复习阶段,则能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规律和方向展开知识点复习,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框架清晰性、完整性及条理性的提升,从而使其获得更为理想的复习成效。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所谓思维导图,又可称之为思维地图、心智导图,它是通过将文字和图案相结合的方式,将不同级别主题间的隶属关系展示出来,把主题颜色、图案、文字及关键词等进行良好融合。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将小学生左右脑的潜能更好地开发出来,并在结合小学生阅读现状和记忆特点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创造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间的协调发展。简单来讲,思维导图拥有实用性、有效性和简单性等特点,能够实现空洞思维的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数学复习成效。

二、小学数学复习阶段思维导图的运用优势

一是有助于知识梳理。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复习阶段,能够更为系统化地整理零碎、众多的知识,将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层次结构更为清晰地展现出来,形成层级分明、逻辑严谨的知识网络体系,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良好建立,进而取得更高的复习效率。

二是有助于全面思考问题。许多知识实际上都未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都是碎片化的,唯有让学生自主动脑思考、梳理归纳,并亲手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才可让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进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可视化,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

三是有助于加强合作。通常而言,在实际运用思维导图的时候,需要学生先进行独立梳理,然后采用全班或是小组交流的方式,不断地补充、借鉴、学习,使自身的思维导图得以进一步完善。合作的加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是有助于思维方式系统化。在着手思维导图制作的时候,学生既要注重明显的知识分支,又要将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挖掘出来,更要对各个分支之间是否符合逻辑进行分析。所以,在展开具体制作的时候,学生要表现出善于反思、探索创新、思维缜密、独立思考等个性特征,而这些个性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等,使思维方式更为系统化。

三、小学数学复习阶段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分析具体问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实际运用思维导图的时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隋况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同时,结合学生具体的复习情况,适当调整复习策略,通过更为多元的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复习的成效,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概念的掌握,同时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对具体问题展开有效分析,引导学生从更多层面来展开探究,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例如,针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知识进行复习时,我们能够为学生随机列出以下算式:12-4=(?),13-5=(?),19-5=(?)……让学生想一想看到这些算式能够联想到什么,让学生使用掌握的知识进行计算;随后再以19-5=(?)作为起点,给学生列出思维导图,从而帮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计算方式予以复习;再要求他们尝试利用思维导图中所列出的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置练习题,要求他们通过分析问题、画图例等方法列出算式,尝试使用最佳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借助于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生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运用思维导图建立错题集,方便学生巩固复习

众所周知,虽然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理,但他们缺少学习未知知识和总结已知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展开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要求学生找出自身出现的錯误和问题。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学生都对自身存在的错误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意义。并且,也有必要教会学生良好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错题集的建立,以促进复习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在实际复习过程中,出现过度浪费精力和时间的情况。如此一来,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与总结所学知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此外,针对试卷或是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教师可要求所有学生准备一个纠错本,将自身的错误习题整理上去,然后结合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合理划分问题的知识点与类型,进而有效找到问题的错误点,完成自身知识上面的查缺补漏,以免问题重复出现。

(三)运用思维导图增强知识联系,养成学生思维习惯

运用思维导图,良好联系起前后学习的相似知识,能够避免学生出现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情况,在学生习惯思维导图后,也能提高其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完善其数学知识网络结构。所以,在展开数学复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良好联系掌握的知识内容,更为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拥有一个更为清晰的思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例如,小学关于平面图形的知识有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正方形和长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等,而这些知识点之间都拥有一定的联系,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能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关系有更为准确的理解。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而在小学数学复习工作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更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为学生的良好成长保驾护航。

(责编:张欣)

猜你喜欢

复习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