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哲学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

2019-09-10周绍贞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渗透途径生命教育

周绍贞

【摘要】培养学生生命观,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是高中各科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哲学课也是如此。高中哲学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可以指导学生解读生命,是培养学生生命观的有效素材。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高中哲学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并探索了一些践行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哲学课;生命教育;渗透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命教育作为公民道德素养的载体,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中哲学课与生命教育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哲学课中深厚的政治、经济、文化元素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元素,可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使学生不断提升生命意识,从而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一、在高中哲学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中生的生活条件日益提高,这导致部分高中生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出现浪费时光、虚度光阴、道德水准降低等问题,甚至一些高中生还出现了自杀行为。在高中哲学课中,践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唯一性和有限性,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在高中哲学课中践行生命教育,具有以下意义。

首先,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思想政治课通过讲述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常识,以帮助学生解读社会,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提高其生命的质量。学生如果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势必会以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直面一切挑战,这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生命的质量。

其次,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在高中政治哲学课中,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能使他们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不断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生命观念是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观念,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生命观,才能成长为一个高尚的人。

最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高中哲学课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以生命化的哲学思想为引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领悟生命的价值,就可以自然而然培养学生的生命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所以,高中哲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生命观的重要性,并借助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哲学课与生命教育之间的渗透融合。

二、在高中哲学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1.深入研读教材,落实生命教育

高中哲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些智慧结晶可以让学生认识人性的光芒,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塑造健全的品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教育与哲学教育相吻合。在使用教材实施生命教育时,教师需要发挥聪明才智,挖掘其中蕴涵丰富生命信息的素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命教育。

例如,在“世界的物质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唯物观念,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在讲解“世界观原理”时,教师可以从尊重自然界中的客观规律,特别是生命规律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生命观。教师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一些与自然界客观规律有关的纪录片,如法国拍摄的纪录片Home,引导学生透过镜头观看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生命图片;让学生观看美国黄石公园、澳大利亚大堡礁等,促使学生感知地球是生命的家园,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空间,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和唯物观;运用人类破坏地球的图片,如被破坏的雨林、融化的冰川、无鱼的海洋等,促使学生感知人类对地球的残酷破坏,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必须要改变消费模式才能保护这些美好的生命,进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使学生形成环保观,尊重自然界中的客观规律。如此一来,学生既认识到了生命的宝贵,也认识到了不尊重自然规律、不保护生命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他们就会更加珍惜生命,积极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在高中哲学教学中,教师应深挖教材内容,发现教材中蕴含的生命元素,并运用这些生命元素,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和保护生命。

2.借助励志名言,践行生命教育

众所周知,优秀的名人名言,是名人们的哲学思考,具有发人深省的作用。同时,大部分励志名言具有感染力,极富情绪感染力,容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能更好地提升生命教育效果。在高中哲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励志名言,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让学生主动反思自身行为,逐步培养生命观。

例如,在教学“唯物辩证法”时,教师可以借助与“生死辩证”有关的励志名言,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教师可运用“要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绽放生命绚烂之花,活出生命的意义;可以借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培养勤奋意识,远离享乐主义;还可以运用“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引导学生认识宇宙的永恒性和生命的短暂性,促使学生珍惜生命,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可能活得更有意义,等等。这些励志名言,可以让学生辩证地看待生与死,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

3.借助现实生活,践行生命教育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当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生活化的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拉近学生与哲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深入感知哲学知识的意义,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高中哲学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生活元素,引导学生体验、感知、思考生命的意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观。

例如,在教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实——老人碰瓷,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促使学生树立生命观。(1)现在,社会中出现了好心人扶摔倒老人却被讹诈的新闻,这是社会存在,这种社会存在导致了一种从众社会意识——不敢扶老人,反映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原理。(2)老人摔倒,却无人敢扶,导致部分病危老人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这反映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哲学原理。(3)那么,我們将如何帮扶摔倒老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述问题,从帮扶者、老人、围观群众三个角度出发,进行话题讨论。讨论中,老人组学生阐述了老人的生命权,促进学生对老人生命权的尊重;帮扶组学生从请路人作证、寻求警察帮助角度出发,阐述了既尊重老人生命权,又保护自身安全的措施;围观组学生从促进善行传递角度出发,阐述了围观者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此一来,学生既培养了生命观,又增长了生活智慧,从而有助于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总之,培养高中生生命观,是高中哲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高中哲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深挖教材生命元素,运用励志名人名言,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等途径,培养学生生命观,促使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使其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完善自己的人格。

【参考文献】

黄宝刚.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17):95.

猜你喜欢

渗透途径生命教育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精选深挖, 有效渗透
论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