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竞争

2019-09-10董金旺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中政治合作竞争

董金旺

【摘要】政治是一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对于初中生而言,因为其心智发育还没有健全,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其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可能存在理解偏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地加以引导,本文以八年级政治《竞争?合作?》一课为例,分析初中政治课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创新。

【關键词】初中政治;竞争;合作;素质教育

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受限是不争的事实,在政治学科中,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内容或许能够在考试中得到高分,但是因为其根本不理解这些信息的本意,因此,对相关内容无法产生自己独立的见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在政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意义

初中学生正逢青春叛逆期,对社会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在这个阶段利用初中政治教学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认知基础是完全有必要的,这也正是初中政治教学的意义所在。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偏弱,政治学科中的课题及内容较深奥,要想让学生清晰地把握其中的脉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有的放矢地抓住重点,巧妙转变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其中的关键性内容,逐步锻炼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搭建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知识框架。

初中阶段的政治课其教材内容基本上停留在对学生个人基本道德、法律基础知识与社会伦理知识的浅层解读以及对我国社会制度变革的初级认识与认知阶段。其重点在于透过这些经过高度浓缩的概念性知识解析,全面加强学生的“是非观”以及对基本法律常识的全方位了解。

二、素质教育促进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的主旨目的在于强调、优化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敏锐的判断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显然是其中的重要指标性因素之一,要想提升这两种能力,仍然依靠应试教育那种死记硬背的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较为明确地提出改革方向,借助不同的形式来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在之前的应试教育中,很多教师经常将所谓的“题眼”挂在嘴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比较精准地把握相关题型的逻辑重点,从而在考试中拿到高分。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学经验分析,这些教师对政治学科的基本认识其实是存在明显偏差的,这些所谓“题眼”直接影响和干扰了学生对政治学科中相关基本信息的有效认识。很多信息和内容不存在唯一性的正确答案,要想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教师要做的是引导,而绝非“填鸭式”的灌输。让学生带着问题自我感悟相关内容,绝对比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综合实践等一些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例如,八年级《竞争?合作?》一课,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较难理解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融合关系,他们往往仅从单方面的肯定或者否定层面去分析。如果教师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异同点以及所产生的推动效应,就能直接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显然比只从相关题型内容上分析要点要精准得多。

三、综合实践活动方式对学生了解与掌握初中政治内容学习的提升作用

要想提升教学成果、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单凭教师一己之力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学生的配合。从学生的角度上来看,可能因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于相关知识和内容在理解上会形成偏差。作为教师,无论学生得出怎样的结论,都不应当面否定,可以利用课下交流的方式与学生展开对等的交流。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另一方面教师也能掌握学生比较真实的想法,便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例如,在《竞争?合作?》这一课的教学中,有些学生可能会比较直接地提出否定观点,认为这两种关系是根本不可能并行存在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政治教师可以与体育教师合作,借用学生上体育课的机会组织一场足球或者篮球比赛,在比赛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总结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就形成了两种关系。

其一,不同组别的运动员之间是竞争关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个先决条件之下,同组别的运动员之间是合作关系,这是一成不变的。

其二,同组队员为了达到进球的目的,其合作关系在某种状态下是平衡且平稳的,但是一旦在有进球机会时,这些队员之间又是一种竞争关系,毕竟运动员们都想进球。

看似复杂的逻辑关系,利用一场普通的球赛就能够分析清楚,而且学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借助实践教学,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全掌握知识要点与重点。事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将这个知识点做进一步的延伸,譬如,举办一场小型辩论会,让学生自愿选择正反方进行举证辩论。让学生说服自己,无论对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是从学生的角度上来把握与掌控知识要点,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政治学科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其中很多知识要点绝非理科内容那样“非黑即白”,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去有效解读,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辨识能力,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够解决的,教师应转变自身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锻炼学生主动分析的能力。

【参考文献】

侯东峰.试析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怎样凸显人文精神[J].华夏教师,2016(07):51.

夏方秀.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凸显人文精神[J].新课程(中),2015(10):33.

黎玉财.浅析初中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径[J].求知导刊,2015(17):97.

猜你喜欢

初中政治合作竞争
竞争的合适位置
感谢竞争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研究
正确面对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