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2019-09-10史延松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史延松

摘要:在新课标理念下,学案导学模式是体现“以生为本”的重要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导学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怎样组织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

简单来说,导学案就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以及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当前教育发展趋势下的一种产物。从实际情况来看,导学案融合了导、学、练、评,同时兼顾了教和学两个重要的方面。也就是说,基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的自主探究,并且强调教师的适时指导,而这种教育模式无疑十分符合学生知识构建规律。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断对导学案进行完善,并利用恰当的方式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1.目标引导,促进初步感知

学习目标是导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习目标也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进行导学案的设计时,对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明确、具体、可测量、可观察,因为它直接用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所以目標设计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习目标的陈述要正确,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通常要包括学习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表现程度等几个方面,只有包含这几个因素,才能构成完成的目标陈述;第二,学习目标的概括要全面,所以在概述学习目标时可以通过分离式的三维目标呈现。

以《圆的方程》这一节为例,在导学案的设计中,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明确和全面,我给学生设计如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2)能够根据圆的方程写出圆的半径与圆心,能够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方程;能力目标:(1)掌握用解析式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2)深化对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待定系数法的理解;(3)强化数学应用意识;情感目标:(1)培养主动探索知识与合作交流的意识;(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同时,为了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我给学生指出了这一节的重难点知识:(1)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2)根据不同形式的已知条件,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3)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和圆有关的实际问题。最终,通过学习目标的设定,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从而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预设问题,组织自主探究

陶行知指出:“创造源于问题”。不难理解,只有提出了问题,才能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给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思考问题,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的放矢。同时,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交流讨论,以此来促进学习问题的解决。

教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我在导学案中给学生预设了一组问题:(1)y=1.01x,y=0,99x这两个关系式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结合第一章所学的函数知识,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对函数的性质进行研究?(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2x和y=(1/2)x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观察,这两个函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能否根据y=2x的函数图象画出y=(1/2)x的函数图象?(3)画出y=3x和y=(1/3)x的函数图象,并判断y=1.01x,y=0.99x的图象与哪个函数的图象比较相似。然后,我让学生结合导学案对这一节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接着,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其他学生交流讨论了导学案中预设的问题,并让学生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归纳了函数性质。最终,通过独立思考、团队交流、归纳整理这样一个过程,使得大部分学生都对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理解。

3.内容拓展,深化知识理解

教师应该明白,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综合的数学素养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从高中数学教材来看,知识容量是比较有限的。因此,在设计导学案的内容时,除了要引导学生完成基础的学习内容之外,还应进行一定的拓展,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如:“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这部分内容主要给学生讲解了一些常见的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公式。在导学案中,我根据这一节主要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进行了一定的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学习了“等积原理”,这一原理是由南北朝数学家祖暅提出,其基本内容是:位于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平面所截,若是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也是相等的。最终,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展,使学生对空间几何体体积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这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多元评价,强化教学效果

在基于导学案的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调整,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在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同样以《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这一节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完成交流与讨论之后,我马上展开了多元化教学评价。首先,为了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我要求学生进行了自主评价,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将学生的意见进行了汇总,通过这种方式,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接着,我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没有过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多元化的评价,如:思考问题全面性、参与合作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的情况,都是我评价的重点。最终,通过这种教学评价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结来说,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基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突显出其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不断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高凤霞.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9,(35):75.

[2]岳凯.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9,(6):24.

猜你喜欢

导学案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