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帅才

2019-09-10田军锋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

田军锋

摘要:德育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国民教育体系的灵魂,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党中央明确提出“以德治国”的方针之后,学校教育在提升国民道德素质方面的意义便凸显出来。历史学科是中学课程教学中的主要科目,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意义非凡。因此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进教材以及课堂教学之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是当前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密切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拟从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实际出发,浅谈如何做好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以德帅才

一、重视史观培养,树立学生的唯物史观

高中历史是一个人接受系统的历史教育的初始阶段,在这之前,人们对于历史史实的了解一般只能通过耳濡目染和有限的课外书籍。因此,在接受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之前,受众们的历史观念往往区别很大,甚至一些封建迷信内容和野史传言信息都掺杂其中,歪曲了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进而影响了人们的道德定位和价值观念。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另一大目的就在于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和启发诱导,帮助学生纠正过去错误的历史观念,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念,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说,以太平天国运动的讲解为例,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教师应当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念的关注两点内容,一是从两分法、两点论的方法论角度来引导探究太平天国的先进性和落后性,即既要从太平天国运动中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后期的《资政新篇》中看到本次运动中对于平等思想的阐发和对于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的引进和利用,表达出太平天国运动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前进的推动作用,又要看到大规模的战争对于生产力的破坏和对于生命的杀戮,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同时,对于太平天国运动最终的失败,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将原因归结到阶级性上,即利用阶级分析法分析整场运动中的各个细节,从而使学生由“学会”上升至“会学”。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如在太平天国运动的规模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的向学生传递有效信息,使学生们从太平天国东征、西征等大事件中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而加深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唯物史观论断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唯物史观的培养,端正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境界,进而更好地落实中学历史德育教学的目标。

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操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历史书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民族未来的命运”。因而可以说,历史学科在普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还担负着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价值观养成重要责任。在所有的品德培养之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最为重要和必先考虑的部分。爱国主义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是鼓舞人们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和复兴祖国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对于历史学科任课教师来讲,首先应当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国家,熟悉我们国家的过去和现在,畅想国家的未来。因此,任课教师应当全面的认识到历史学科德育教学中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培养的重要意义。

以中学历史八年级历史课程讲习过程为例,在近现代史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从古代史中所提到的我国古代重大发明创造成果为出发点,向学生讲解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引导学生的思路,在温习古代史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然后转入《鸦片战争》的课程教学中,使学生的思路从对于古代强盛的崇敬突然转向对于近代被侵略的耻辱与困惑,进而使学生愿意并强烈要求了解近现代史上中国家遭受凌辱和瓜分的过程以及原因。在进入20世纪之后的历史课程内容讲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所面临的种种危难入手,对各个政治派别所做出的努力进行了解、甄别和分析,由此在教材的引导下认识共产主义者对中国解放和民族振兴的巨大贡献,从而对当前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一个初步的认同。这种以历史盛衰民族兴亡的史实联动学生思想情绪变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真正的走进历史课本之中,身临其境的感受近代国家的发展之路,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养成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民族情操,实现中学历史德育教育的目标。

三、通过先烈榜样,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道德指标的评价标准,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和历史精神可以给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对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引导和培养,任课教师应当把握主教材中的道德修养内容,及时地向学生灌输有效地、优秀的道德行为规范内容。

以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七课戊戌变法为例,康梁等人在民族危亡之时挺身而出,不畏艰险,不惧强权的倡导改革,为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生存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戊戌六君子面对反革命屠杀时表现出的大义凌然的慷慨,谭嗣同舍弃逃生、以死殉国,在刑场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笔,这些道德典范都是极好的教育材料,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了解杰出的历史人物的高尚行为以及引发这种行为的道德动机,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观,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道德冲突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这种方式对比与单纯的道德宣讲,学生有着更为感性的认识和更为清晰的行为框架,能够真正从内心深处对“道德”二字产生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当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潮流,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和信念保证。

结论

德育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历史教学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的德育教育没有一劳永逸的方式,只有持之以恒,全面着眼、细节入手,才能真正的发挥其效用。因此在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中,高中历史任课教师应当及时的将德育教育放置于历史教学规律之中,立足课本,发散思维,在普及学科知识的同时将高尚的道德情感渗透进课堂教学之中,以达到中学历史教学的德育目的,为中学生高尚情操的养成发挥应有的效用,最终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静. 浅谈新课程下如何有效实现高中历史课堂德育渗透[J]. 科技创业月刊, 2014(3):150-151.

[2]甘孝龙. 在探究中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中历史课程德育方法探析[J]. 学习月刊, 2013(2):115-115.

[3]周靖, 李林. 向实训要实效: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课程建设初探[J]. 上海教育, 2012(28):48-49.

[4]张海东. 关于网络环境下高中历史德育教育的探讨[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7(5x):57.

[5]張道权.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1(1):179-181.

[6]高明海. 论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 2014(8):20-20.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
浅谈高中《鸦片战争》教学中国际法意识的培养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