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2019-09-10高奇

体育风尚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能力培养

高奇

摘要:目前在我国羽毛球运动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羽毛球全民运动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推动中,而我国对于高校的羽毛球教学培养也在重点主抓,面对我国高校内的羽毛球運动现状来看,对于羽毛球教学创新改革的技术和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学生如何细致的融入到羽毛球教学中这是所以体育教师的追寻所在,本文将针对高校内部羽毛球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做出详细的调查和分析,针对高校羽毛球运动现状来提出教学的创新思路。

羽毛球运动在我国是一项全民运动,在高校中开展羽毛球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羽毛球运动,更做到了强身健体,但是目前对于我国高校大学生来说,羽毛球运动只是基础性的传播,在基础的羽毛球教学课程上过于单一化,对于羽毛球运动的内涵及相关知识都没有深入的了解,所以说对于高校羽毛球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上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校羽毛球教学;创新策略;能力培养

一、引言

在时代的发展推动下,教育事业分阶段性的进行了改革,面对现代教学理论的“优化改良教学方法,是改革教育的任务和主要发展目标。”随着我国高校融入体育教育改革的创新课程后,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能力培养就成为了我国高校的重点建设工程。在提升教育质量并对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效提高,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领域中的重要目标。而羽毛球不仅是传统的全民性运动,同时,也是一项全民关注的健康运动项目。而在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体育课程逐渐推广普及,羽毛球运动成为了大众化的学习项目,出现在了我国高校的体育课堂上,羽毛球的全民性和交互性也迅速的成为了高校学生们热爱的体育运动。相比较其他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运动项目对于技术要求来说很高,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是具有一定教学难度的,对此、研究和分析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开展羽毛球运动的意义

我国的羽毛球运动在全世界都是有着一定主导地位的,在针对羽毛球的总体发展趋势上我们也做了相关的预测(如图1所示),羽毛球运动的飞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但发展速度过快也会导致许多问题的滋生,回看基础的羽毛球教学,针对我国高校来说,有效开展羽毛球教学的基础是势在必行的。

(一)开展羽毛球运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通过对人体运动的生物学进行分析得出,如果长时间进行羽毛球运动,那么人的心率速度大概在150到170次每分钟,如果是在进行羽毛球运动时,人体的体能上升,心率也可达100到130次每分钟。针对这样的分析不难看出,羽毛球运动是具有提高人体运动生物学的科学价值的,不仅如此羽毛球运动在常年的积累下,可以加强运动者的身体机能,提升肺活量,身体肌肉具有弹性,且有效的保持了身体健康,因为羽毛球运动的运动过程中带动着全是的身体组织,在组织肌肉的活动下,加上运动员脚下步法的移动转换,挥拍抬手的动作都在提高身体能量的同时,加快了身体内部的续页循环能力。针对这样强身健体又富有乐趣的羽毛球运动,在我国高校中一直备受大学生们的喜爱。

(二)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境界

针对羽毛球运动教学在我国高校的普及下,我们对于高校学生对于羽毛球的喜爱和教学兴趣上都做了相应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羽毛球的溢出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大学生们的思想境界的。

羽毛球不仅是全民运动,在观赏性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在羽毛球比赛中,大学生在比赛中可以对现场氛围产生一种微妙的移情作用,在精神和心理满足上都会得到身心的舒适感。对于羽毛球比赛的胜利或者失败都会产生不同的思想情绪,特别是比赛胜利时,当国歌响起,国旗飘动时,那种爱国激奋的心情是会表现出来的,这样的情景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做了一定的情绪铺垫的。

(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的年龄时期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这时对于身体的成长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研究证明,大学生积极参加羽毛球运动,在运动的过程和总结中会对自身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羽毛球运动极具技术性和高难的要求,在大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进行不慌不乱的应对和处理,在这种情势的发展,并对于环境的适应下,让大学生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状况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在不同程度上锻炼出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永久性的得到传承。

三、高校羽毛球教学创新中潜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羽毛球教学已经逐渐普及,在羽毛球训教学中都是过于传统化的教学模式,但也有部分高校对于羽毛球教学进行了创新能力教学培养的理念和方案,可对于现状来说,仍然有许多潜在的问题。

(一)学生个体差异的忽视

人的体质和体能本就存在差异,而高校的体育课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配合教学的,在我国高校中,小到个人,大到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支撑皆有不同,对于身体素质好,体能高的学生一直都是运动水平极高的,但是面对体质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是从小就是孱弱体质,另外还有一类就是身体多病的学生,面对学生不同时体质和情况,并没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强度分配,而是大众化的统一模式,这样一来导致学生对于相同的体育训练强度无法统一,有的学生会觉得意犹未尽,而有的学生会觉得无法消化这种体能训练。久而久之这样的训练方式会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丧失对羽毛球的兴趣,会形成一种训练负担,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针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我国高校的羽毛球教师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进行不同方案的羽毛球训练,要有组织性和规划性。

(二)训练教学过于传统

针对我国高校对于羽毛球教学的状况进行深度的调查和研究下,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的高校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师理论讲解和学生课余自主训练。这种过于单一化的传统羽毛球教学模式在当今我国的社会体系发展下,已经无法满足时代背景下的羽毛球教学需求,导致高校大学生对于羽毛球知识的吸收出现了水平不一的偏重现象。

羽毛球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技术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如果只是通过体育教师进行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和学生客户自己练习的话,是无法达成羽毛球训练的有效目的的。

在中传统化的片面教学上,教师作为引导人应该创新思维,跟随当前时代进程的脚步,结合现状,开展现代科技化的羽毛球教学。如果不尽早摒弃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概念,那么我国对于高校羽毛球人才的培养就会大打折扣,也就无法达到羽毛球教学的时效目标了。

(三)师资力量的薄弱

我国的羽毛球运动虽然在国际舞台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整体来看,羽毛球在我国的起源和推进的比较晚,对于高校的羽毛球教师来说也是人员稀少。大部分羽毛球教师都是非专业的,针对羽毛球运动教学的细节和技术要点都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这就体现了我国高校对于羽毛球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体现,这样一来,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羽毛球运动教学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素养差异。

四、高校羽毛球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身体差异,分阶段进行教学训练

创新能力培养的宗旨是在传统之上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改革,在高校学生的羽毛球教学当中,根据学生的身体差异和各方面体能的支撑程度进行合理化的创新改革。在羽毛球训练中针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承受能力的不同进行分阶段性的教学训练,针对身体差异,开展不同的体质训练等级课程,放弃传统的大众统一化教学模式。在这种阶段性的训练后,及时开展训练综合测试,根据成绩再次进行细致的区分,有效的带动学生对于羽毛球运动的兴趣。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促使学生掌握固定技术动作

羽毛球运动具有一定的难度,高校大学生在羽毛球教学训练中针对羽毛球的专业技术和动作进行有效的训练和掌握,而我们的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对于羽毛球技术的理解进行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击球动作,脚下步法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技术传授,针对专业技术动作可以通过给学生观看纪录片进行立体化的教学,有效的记忆并利用。

(三)加强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我国高校目前的羽毛球教学师资情况来说,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时代的进程发展下,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对羽毛球教学的师资队伍进行有效的建设和把控,只有师资力量的不断提升,才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对于高校学生羽毛球知识教学的传播程度,在创新能力和羽毛球素养培养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建设,另外,高校羽毛球教师之间可以多交流或者进行技能切磋,相互学习,完善自身,以备在后续的羽毛球教学当中良好的传播羽毛球运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时代的进程发展下,羽毛球运动逐渐被大众关注,在我国高校对于羽毛球人才的培养上一直是尤为重视,在培养过程中针对羽毛球教学的创新能力培育上有着一定的优势和劣势,针对优势的基础继续改革发展,而针对不足之处及时完善并修正,做到让我国高校的大学生享受到最专业最权威的羽毛球教学内容。

本文也结合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教学的现状及创新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和讨论,从中不难看出,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教学模式的传统单一化,不够感官不够立体,从而降低了高校大学生对于羽毛球运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我国高校的羽毛球教育人员应该摒弃传统,加以创新教学的模式,有效的为我国培养出新时代的羽毛球运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锋,毛治和,郭玉凤.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羽毛球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5):121-122.

[2]吴杰.羽毛球教学实践引入终身体育思想之实践探究——评《现代羽毛球运动的多角度审视与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8(06):124.

[3]赵哲哲,李大新.新学制背景下小群体学习法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曲阜师范大学羽毛球课为例[J].运动,2017(14):40-41.

[4]丛培信,刘海斌,纪瑞芳,何志强,王健壮.羽毛球选项课程在高校開展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6,6 (05):25-26.

[5]韦慈强,蒙永福,刘春燕,林小娟,刘忠略.探讨如何提高广西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以羽毛球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215-216.

[6]刘林箭.合作学习模式对高校羽毛球选项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A].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2012国际体育科学与学校体育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2012:1.

[7]刘振涛,许水生,吴立新,蕾蕾,晋炳坤,魏来,刘玉婷,杨甜甜.哈尔滨市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0(01):63-65+69.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能力培养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