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2019-09-10陈伟珍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小学语文

陈伟珍

【摘要】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要求逐步提高,提出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然而目前,很多的小学语文课堂,仍然沿用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应试性讲授模式课堂,教师多为强制性要求学生阅读、背诵和读写的情况。如若要改变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并不断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打造出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01-02

0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由于语文学习的任务繁重,再加上课程学习的紧张,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采取了“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常常是老师讲、学生记,老师自问自答以及学生死记硬背课文的知识点。然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导致学生的记忆模糊,知识点掌握不清楚的后果,还会严重束缚了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小学生对语文课堂失去兴趣,让语文课堂缺乏活力,还可能让小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自觉性。所以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语文课堂模式势在必行。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关键。

二、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好奇心强烈的年龄段,很多小学生都有着一定的求知欲望。针对这种好奇心,语文教师应该要学会在课堂上进行激发,并引导在语文学习上。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设计游戏环节是必要的,教师不要一味地给学生安排大量的课外作业,而要学会在备课时,设计一些有意思的趣味小游戏,如课堂造句游戏,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后,认识新的词语或者成语,并根据这个词语的含义让学生试图造句比拼,同时对造句成功的学生给予及时评价和奖励。如有一次,我提取出“许许多多”“清清楚楚”“团团圆圆”等叠字词,先提问这三个词的意思,激起学生对这些词语的好奇和兴趣,再通过小组内的猜测和理解,让学生自主对这些词语进行学习,理解正确的学生给予红花的奖励,这样可以带动全班孩子的积极性。接下来进行第二轮的造句游戏,经过第一轮的奖励,更多的学生对词语产生了好奇心,并随着求胜欲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更加的强烈,不断地思考与学习,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三、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需要让学生掌握好学习的程序,从程序逐渐转化为习惯。如在教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对于新的课文,先通过阅读课文,掌握拼音,学习汉字,理解汉字,最后了解文章思想的流程进行学习,形成一个连贯的学习过程,并让学生逐步适应这个学习流程,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借助一些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选用一些有趣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让学生再阅读一遍,并每天进行坚持,让学生不断地认识新文章,阅读新文章,形成一定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阅读的思维和能力。采用的文章应尽量简短,且寓意深刻,例如像《小青蛙历险记》这种简单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并提问学生文章的中心点。这样在长期的循环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四、掌握自主学习技巧

学习的技巧是学生通过长期的语文阅读理解以及语文知识训练过程中所掌握的一项能力,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小学学生来说,想要掌握自主的学习技巧,需要通过语文老师进行引导。如在提取文章中心点以及文章的主要表达中心思想的时候,许多学生还未掌握学习技巧时,需要长时间地阅读文章,并逐一地进行摸索,才可以获得相关性的信息点。那么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需要对重点语句掌握的技巧进行说明,如告诉学生大部分文章的第一段或者最后一段都会对文章进行概括性的总结,然后进行例文的讲解,并每天布置阅读作业,让学生自主进行提取关键句与中心句,让学生在亲身阅读体验中逐渐地领悟和实践技巧,进而运用这种技巧。如在生字、生词的记忆中,有的学生习惯于进行机械性、重复性的抄写和练习,但是词汇的积累量非常有限,记忆效率也比较低,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汉字按照形近字、同音字、同义词、反义词等进行归类,也可以让学生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字、生词进行积累性的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所给予的技巧进行掌握,形成自主性。长期以往,這样的自主学习方法显然会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五、放手学生独立学习

有的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承担着大包大揽的角色,认为学生不会就要立刻给答案,或者是学生不懂就要立刻给予结果。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法会适得其反,会导致学生不懂就直接问老师答案,不会主动进行思考,老师说什么答案就是什么,学生丧失掉了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目标背道而驰。

对于学生而言,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摸索和探究,会觉得非常开心。而对于不懂的问题,很多学生会去请教老师,与其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还不如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其中。主动式的学习才会更有效,语文老师不应该要求每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具体掌握什么,而是希望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上多掌握些学习技能。如在学《刻舟求剑》一课时,在被询问为什么通过刻在舟上面的记号寻找不到宝剑这个问题时,教师不应该立刻对这个问题进行作答,而是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和思考,然后让他们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问题的解决方法,促使学生把学习习惯转化为学习策略。如老师可以拿着一根铅笔,走的时候掉落铅笔,这个时候教师通过在手上做下记号,并一直前进,并询问学生老师能否靠这个办法找到铅笔。通过类比推理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人公是否能找到宝剑。实践证明,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他们也会学得更加自由和深刻,效果优胜于老师单纯的灌输。

六、指引学生自主评价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态度,掌握基本的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方法。指引学生基于对学习效果的认知,依照学习目标以及评价准则,对照已有的学习计划、措施、方法以及目标实施等进行评价和反思,再通过反思所发现的问题去对日后的学习过程实施指导改进。坚持下来,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都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为其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落实到课堂的一把标尺。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我们语文老师需要成为学生的思想引导者和技术传授者。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教师需要不断地给他们培养习惯和技巧,引领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让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法宝之一,也是新式语文课堂所需要普及的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于俊萍.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11).

[2]姚晓芳.关注核心素养优化课堂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3).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