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峰学院“双改”模式下公共体育篮球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践研究

2019-09-10黄鑫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篮球教学模式

黄鑫

摘 要:本研究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以赤峰学院“双改”模式下公共体育篮球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践为主要研究内容,认为当前赤峰学院公共篮球教学存在一定问题,为更好地促进赤峰学院的篮球教学发展,更好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践行学院“双改”教学模式,特进行了公共篮球教学改革方面的实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实验后新课程班学生体能的各项指标都有小幅度提高,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其余的体能指标也均有上升,两班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赤峰学院;“双改”模式;篮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11-0148-03

1 前言

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存亡的大事情,世界范围内,越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则越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活动在我国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给孩子制定出未来的学习规划,希望孩子学习好,考高分、上名校.整个国家和社会对于教育的认识便是分数与名次,很少有人会考虑学生的感受和未来国家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这样畸形的教育理念下,催生出很多有被教育原理的事情.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具有积极意义.篮球教育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娱乐学生身心,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为了能建设出具有特色新型的赤峰学院公共体育篮球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选须了解目前赤峰学院公共体育篮球课程的开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几年来作为公共体育教教研室主任发现这里既有高校篮球公共课程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赤峰学院自己的现状问题,在建设新型篮球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时候可以作为借鉴参考,避免此类问题在新课程的建设中重复发生,并且还要结合赤峰学院的实际情况找出解决对策.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法

为更好地调研与了解赤峰学院“双改”模式下公共体育篮球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开发、建设情况,更好地完善赤峰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增长,特以“课程开发”为关键词,对网络及图书馆的部分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所得到的材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持.

2.2 问卷调查法

结合本研究的需要,自行设计了本研究所需要的调查问卷,来更好的了解在实验前后,大学生的一些身心变化内容与规律.

2.3 实验法

通过教学实验检验赤峰学院“双改”模式下公共体育篮球通识教育对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

2.4 数理统计法

将教学实验前测和后测所得数据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变量的T检验,并对比分析新课程班和传统班学生的统计结果.

3.1 对传统篮球教学目标的改革与开发

赤峰学院公共篮球教学最新版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对于篮球的课程目标界定为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增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水平;发展个性;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和自觉健身的行为习惯;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从上文可以看出,原有赤峰学院公共篮球课程目标的界定过大,多指向了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个性、生活态度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等,这些目标的界定存在着过于空洞,目标过大,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无从实施等问题.众所周知,高校体育教学仅仅能够持续两年的时间,在有限的两年时间内,需要通过篮球教学来完成这么多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需要对现实的课程目标进行改革和重新界定.

为了便于篮球教学的开展,设置更加行之有效的篮球课程目标,并通过这些目标的设置来更好的指引篮球课程建设.新界定的赤峰学院篮球课程目标为,通过篮球课程内容的传授增强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认知,向学生灌输篮球运动对于练习者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运动技术.

新开发的篮球课程目标的落脚点仅仅有两个主要是体质和篮球技术.这一课程目标的阶段,使得现实的篮球教师在现实篮球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更有利于其进行篮球教学的开展.

3.2 对传统篮球课程教学方法的开发

传统的赤峰学院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所采用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为讲授法或者称之为灌输法,教师将篮球的一些技能强加灌输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忽视学生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方法属于传统以苏联为基础的凯洛夫式教学方法,教师完全占有课堂,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且学生的学习地位很难保证.

新设计开发的赤峰学院公共篮球课程教学的方法侧重于杜威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侧重于地位的保障和自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主要以学为主,教师仅仅是起到辅助作用,教学方法以探究和自学为主.

3.3 对传统篮球课程内容的开发

课程内容是课程设计的核心所在,优质高效的课程内容,能够代表本课程的发展方向,反之一些无效课程则会阻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多年的公共篮球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传统的篮球课程内容所设计的内容过于简单,指向性不强,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实现这一教学任务.

3.4 对传统篮球课程评价方法的开发

传统的篮球课程在评价过程中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也就是教师在学期末对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的表现进行打分,教师印象好的并且在考试过程中成績相对突出的学生教师会给予高分,反之印象差并且考试没能考出好成绩的学生教师则给予低分.这样的评价方法对于现实篮球教学的开展极为不利,新设计的篮球课程评价主要以发展性评价为主.

4 结束语

篮球课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公共体育教学部分,篮球教学肩负着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体育素养”教与育的任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篮球知识、技术、技能,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还渗透思想教育,对于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具有积极意义.研究与探索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创新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经过试验得知实验后新课程班学生体能的各项指标都有小幅度提高,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其余的体能指标也均有上升,两班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冯生尧.课程改革:世界与中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元.焦点与实质[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3〕彭智勇,周建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蒋碧艳,梁红京.学习评价研究: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篮球教学模式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