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9-09-10陈玉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1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核心素养

陈玉玲

【摘要】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最新普通中学语文课程修订要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到语文教师的思想中,如何实现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每位语文老师都开始对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探索和实践。本文主要以职中课文《师说》为例,就如何培养和提高职中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提出自身粗浅的见解。

【关键词】职中语文;核心素养;文言文教学;师说

什么是素养?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语文的核心素养能力,指的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伴随着最新课程修订对核心素养的能力的要求,随之而来的便是新课程改革运动,就如何推进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能力养成进行教学改革。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最难的要属文言文教学,如何在改革当中完善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提高文言文教学当中的核心素养的养成,同时在学习当中贯穿文字认识的运用能力、鉴赏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文学创造力的养成,在教学中形成一套合理的方法?本文就《师说》一文进行教学思考,主要对文言文中的生词语法知识、语言文字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等进行深入思考,希望能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职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探析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教学难度比较大的一种文体,在教学上存在很多误区和问题。职中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学习能力低下、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足,对我们中华民族文言文这块瑰宝的认识有偏差,文言文成为了他们的难题。笔者针对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对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职二年级414名学生作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教学方法单一,多以串讲背诵法为主,教师讲/问,学生听/答。访谈过几位教师,用讲授法的教师认为45分钟的上课时间太短,让学生讨论思考,进度来不及;有的教师说不给学生串讲学生体会不到;而用背诵法的教师则认为古诗背一背,将主旨抄一抄就行,不要花太多时间;还有的教师看看名家教案,其设计往往是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领读,学生齐读,接着采用各种方法记背。

第二,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熏陶鉴赏,学生主体被忽略。文言文教学程式化,解题、作者简介、诵读、串讲大意、主旨技法、课后习题等,面面俱到,千篇一律,就算再好的诗作也会在僵化的教学中“丧生”。

第三,对文言文教学的中心认识和实践不一致。超过半数的学生和教师认为应该把教学的中心放在“释词、译句、弄懂大意和中心内容和表达技巧”上,学生主导性可有可无,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重视。

二、语言文字的建构和运用

职中语文教学当中,就职中文言文中的语言文字,要求学生掌握实词、虚词、通假字、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因为文言文的语言结构与现代文语言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学会文言文的语言运用能力对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意义非凡。但是职中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低下,积极性不高,所以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课前,让学生购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并布置任务,对文中的生难字词标音并通过查字典理解生难字词。就《师说》一文,需要解决的重点字词就很多,如:通假字:不(否);古今异义词:学者,小学,先后,不必,不如;一词多义:传,师,从,其,道,无;词类活用:耻,圣,愚等。还有一些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此达到语文核心素養最基础的语言要求。

三、思维的发展与能力的提升

对文意进行掌握,对文章进行分析,对文章进行欣赏,是发展职中语文思维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分析,养成核心素养能力。针对文言文的学习,首先要开展全文结构的分析,对每段文言文的意思进行梳理归纳。比如:第一段首先提出 “古之学者必有师”。开门见山的结构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主要用了三组对比论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第三段对从师的重要性进行论述,第四段主要是虽为附记性质,但或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蟠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蟠来倡导了要从师学习,这样逐步带领学生进行赏析,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比如: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后,再提出哪句指明教师的职责?哪些语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哪些语句阐明择师的原则和态度?以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将是对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提高。若要深入探究,则需要赏析全文,比如通过文章中第二段出现的各种论证进一步佐证作者的观点,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更进一步明确他们从师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过程。

四、文化传承与文学创造

所谓的文化传承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过程当中,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语文学习尤其是文言文学习当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我们在学习《师说》这篇文言文之前,都会先了解一下韩愈本人以及他们的相关作品和活动。首先,你知道为什么韩愈会位于唐宋八大家之首吗?不仅仅是因为他对于古文,即先秦两汉时期散文的推动,更主要是因为他对自己的主张够坚持。当时主流社会盛行的是骈体文,一种戴着镣铐跳舞式的写作,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奢靡文风,讲究用词华美,声律对仗,没有内容和思想,华而不实,而韩愈则属于非主流的小众。他主张学习古文,强调内容和形式统一,即文风要古朴,同时还要有独创性,文章要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其次,初中学过的《马说》,可以温故而知新。然后,再来学习这位古文运动倡导者的《师说》,加深学生对古文运动的认识,同时,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对韩愈的其他作品和其他思想加以了解,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通过文言文学习,加深对文化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树立符合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而言之,职中生在进行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应该贯穿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当中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创造力为主,鼓励学生对文言文进行鉴赏,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鼓励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摸清古文写作的套路,运用课堂中的句式、字词和方法进行文学再创造。对于文言文出现的字词用法,学会对比,总结归纳出文言文一些字词和句式共同点和不同点。而在《师说》一文的学习中,不仅学生可以掌握文言字词句式,通过了解古人谈从师学习的道理,进行自我反思,而且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推动职中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勇.基于中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文言文教学微探——以《劝学》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7(8):80-83.

[2] 左延慧.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建构职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1):80-84.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