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

2019-09-10杨倩倩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24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数学教学

杨倩倩

摘要:伴随着国家教育的深化改革,数学新课程教育的深化也逐渐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为促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成为了每个老师教学课程中的必经环节。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关系着老师教学课程的成效,而且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数学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出发,引出思维激发与引导的必要性,设计一些合理的思维激发与引导的方案,提出一些促进思维发散的措施,以便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思维;激发引导;思维能力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4-0095-02

0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新课程教学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要求老师懂得如何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课堂中来。而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能力,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基础。

1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改革之势如火如荼,对于数学新课程教学也提出了很多的目标。数学新课程教学最为迫切的任务,一方面是要不断地创新,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则是要不断地严格督促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这些任务,都为教学者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1.1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忽略学生对于数学兴趣的培养

我们常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一门课程,学生对它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将会不断的思考和进行深度的探索,而不只是围绕着老师教的知识来进行学习。而很多的老师,忽略了思考的重要性,认为提高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使得学生丧失对数学的热爱,只按照老师的思维来学习理解学习内容,缺少活络性,数学成绩很难提高。

1.2实践性数学教学稀缺,数学等于枯燥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而不少学生却觉得它枯燥、深奥。不少学生抱着之后我在生活中应用不到它的想法,对一些复杂的数学拒之千里。不少数学老师也缺乏对于学生的引导,上课内容较为死板,与实际结合较少,不让学生自己去动脑思考问题,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数学思维精神,觉得数学死板枯燥,与实际相差甚远。数学思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使得学生数学成绩一直提不起来。

2数学思维引导与激发的必要性

2.1是培育新时代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指标

数学思维,作为现代科学思维的标准模式,是人才培育的一项重要基础。数学思维的引导是学生走进奇妙数学世界的基本,有利于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激发学生求知欲,成为祖国未来所需要的人才。

数学思维的引导和激发不是单纯的完成一项指标,而更在于真正地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创造,希望学生能够拥有广阔的见识和具有创造性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不仅对于数学课堂有着助推作用,而且也是真正的促进了学生个人的发展。

2.2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有效的数学思维引导,有利于学生避免思维的固化,不在一昧地跟随老师的想法来学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来进行数学探索,渐渐加深对数学的热爱,脱离课本,形成自己特有的学习数学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3 引导与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示例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笔者参考了很多资料,并且向很多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探讨有关开拓思维的问题,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听课活动,从名师的课程里学习精华,并且获得了不少的收获。以下,是笔者实践成功的几项案例。

上文中也提到了关于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类似于学生缺乏兴趣,觉得数学枯燥无味等。为了使学生改变这种观念,我改变了之前课堂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在几何讲课过程中,为了使题目更加容易,概念更加方便理解,笔者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些关于几何中的一些数学故事,让他们自己在课堂中寻找模型,模仿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扮演工人建造房屋,让他们利用数学知识享受创造的快乐,感受数学的魔力。课程结束后,课后习题的考察,每个同学都完成得相当到位,很多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研究出了一些在课上从未讲到过的方法。

4如何促进思维激发与引导

4.1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首先,老师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課堂积极性。只有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才会努力去思考问题,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锻炼。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呢?那么就要从多样的教学手段做起,老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想法,课下要积极与学生“打成一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多多了解现代学生关注的东西,多从这些角度出发,将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融入到教学课堂中,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4.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

要使学生摆脱过度依赖老师的思维,培养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老师要鼓励课堂上主动提问,敢于质疑的学生,淡化自己的主动地位,将问题和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改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听,练,记”为主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变成老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与此同时,老师要锻炼学生“一题多解”的思维能力,题不仅要做对,还要学会花样解题,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题,避免学生“一条路走到黑”的固化思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法,很好的发散学生思维。

4.3学会改变题目,敢于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

对于一些问题,在学生能够解答出来的基础上,老师要学会合理改造,一来,让老师真正了解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二来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比如,一般题库中的问题都是由a推导b与c,老师可以修改一下问题的设置,将题目反过来考察学生。冲破固有的答题模式,让学生调整自己的惯性思考方法,逆向推理,加深学生对于现有知识的理解,两全其美。

5总结

通过前文对数学思维重要性的解读,以及数学思维如何更好地激发与引导学生,使我们对于数学教育改革任务的完成更加有信心。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不断地加以指导,才能够取得更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何丰国.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56-157.

[2]刘英贤.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4):27.

(编辑:杨梅)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数学教学
多维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兵教兵”在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贯注方法引导 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设计: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
基于学生提问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
数学教学怎样运行“教”的过程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