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有效探究

2019-09-10王欣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24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初中数学教学

王欣

摘要:当前,中学教育正逐步实施新课改,创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大力提倡构建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引入改变了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标落实要求,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与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特点,探讨构建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路径,以期指导初中数学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關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4-0093-02

作为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掌握数学学科基本的理论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为日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基础,培养良好数学素养。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以教师授课为主,强调讲解理论知识以及解题技巧,属于应试化教学,缺乏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教学效果不理想。新课改的实施使得研究性学习模式逐渐在初中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该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从而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传统初中数学教育深受应试化教育观念影响,主要体现为“填鸭式”、“灌输式”和“题海战式”教学,通过教师授课,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数学公式,模仿标准解题思路与技巧,再进行大量数学习题练习来达到巩固与强化的学习效果。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最明显的问题是学生学习效果呈现极端差异化,成绩好的学生不断变好,成绩差的学生一再落后,学习吃力。但是,即使在成绩优异的学生中也很少有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学生实践能力普遍偏低。因此,就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来看,数学教育观念落后,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之初没有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将造成我国未来科学发展缺乏人才的支撑。

2 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特点

2.1 具有过程自主性

在中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是被广大师生所喜爱的。因为进行研究性的学习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这样的特点不仅达到了学思结合的新教学思路,还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拿七年级数学课本中《几何图形初步》进行举例,教师在讲这一节课的时候可以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让学生们去自发地寻求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把课堂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出来,还为学生以后的进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2 具备创新应用性

数学学科的知识讲究实际应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完课本知识后,如果可以巧妙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那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拿我们《统计调查》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举例,通过课堂所学,教师就可以延伸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通过让学生来观测学校教师的男女比例来推断出从事教育行业男女比例的大致概率,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不仅可以熟练掌握书本内容,还会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2.3 具有互动创新性

在中学阶段进行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问题探究的主体,无论是学生的自我反思,还是生生、师生间的交流互动,都可以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就如同俗话说的那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单一的思路可能有限,但是结合师生、生生之间的思路,不仅合理妥善的解决了问题,还提供了多样的解决方案。这样的特性,不仅加深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还让教学方式摆脱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让数学教学变有意义的同时更加有趣味。

3 初中阶段数学教学课堂进行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路径

数学是一门极具趣味、富含逻辑的学科,数学题的解决过程通常环环相扣、不断推进,尤其是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性阶段,初中数学的解题思维是为学生培养逻辑分析能力奠定基础,能够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主要依据以下三个环节来进行构建。

3.1 拓展学生思维模式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观念正在渐渐成型,因此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有一个好的思维模式不仅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还会为未来的继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学生需要先掌握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和条件,这些条件都是需要推理论证的,学生在推理论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还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十分利于学生成长的。

3.2 进行课堂讨论、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讨论这一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地教师应用于课堂之上,数学教师当然也不例外。顾名思义,课堂的讨论、探究,其实就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剖析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敢于质疑,要大胆质疑。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这节课的知识点时,教师简单介绍了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后,就要组织学生积极的去参与讨论,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来解决我们的练习题。通过这样的思考、讨论、探究、引导、收获的过程,学生不仅牢牢地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还会在这一过程中发现数学的魅力,进而爱上数学课堂。

3.3 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模式

在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常用的教学方式还有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合作学习法往往会根据学生的成绩来把班级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互助小组,这样的互助学习不仅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还会让学生相互间的情感变的更加友善,这对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十分有利的。除此之外,学生们对于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宽学困生的视野,还会巩固、夯实好学生的基础知识。例如,在进行概率相关知识点学习的时候,这一课由于其抽象性,单纯地通过老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们的收获是很少的,这时候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通过交流迸发智慧的火花,还会让学生加深对概率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

3.4 在课堂创设数学学习情景模式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丰富的数学典故与故事,利用多样的教学工具以及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操作实验,对故事情景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模拟、解答、推演、验证将要学习的数学理论,让学生亲身感受基础理论的验证过程,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点。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类似的生活情景中,反复巩固知识点的学习,并合理地进行推理延伸。创设数学学习情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课堂,主动思考问题,加深学习记忆,活跃课堂气氛。

3.5 引导学生探索问题

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数学教学亦如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普遍逻辑思维能力偏低,容易对枯燥的数学公式失去兴趣。为了让学生较快进入学习状态,数学教师应设计具有新意又有教学意义的教学引子,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学习。一个好的教学引子可以是教师预先想好的、契合教学内容的一个问题或者是一个引发学生讨论的一个话题,教师应全面考虑教学引子的应用目的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收能力以及心理想法,不恰当的教学引子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继续探索还可能混淆教学重点,浪费课堂时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这方面內容时,教师可以先从角、边的性质开始讲起,探索矩形的性质,继而引出特殊的矩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再通过类比,突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一过程中教学引子即角与边,通过逐步深入探究完成平行四边形内容的讲解。

4 结语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虽然学习内容是死的,但是他的学习方式却应当是灵活多变的,只有这样才符合数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因此,做为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死板的授课,要多多地利用所学知识去不断研发和创造新颖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同时也提升自己,还会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培育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恩建.主题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06):49.

[2]班自然.探究初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J].新课程·中学,2019(8):222.

[3]李瑞年.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践策略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5):58.

(编辑:杨梅)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初中数学教学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