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及实施内在机理

2019-08-21聂红

商情 2019年30期
关键词:隐性课程价值引领课程思政

聂红

【摘要】高校“课程思政”是高校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有益探索。在价值内核上,确立专业教师全员育人的核心地位,弥补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内在机理上,具有阶级性和系统性特征。

【关键词】课程思政 隐性课程 价值引领

2016年12月7日至8日,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明确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 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形成协同效应。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各高校在“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方面进行了诸多新的尝试与探索, “课程思政”模式就是这种探索的成果之一。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概念提出

“课程思政”概念源起于上海。2014年起, 上海市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涌现出了一批“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程,如复旦“治国理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智慧”、华东理工大学“绿色中国”、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上海海事大学“大国航路”等。2017年6月, 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上海调研片会暨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充分肯定上海“课程思政”经验和做法。

上海经验受到教育部高度重视,迅速转化为国家战略。2017 年 12月 4 日,教育部党组发布了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中,第一点关于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在概念界定方面,大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融入在各类课程之间,侧重于思想价值引领。正如时任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所言:“‘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有不同观点。一种是按照课程的功能定位,将“课程思政”建设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作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的综合素养课程改革以及凸显知识传授中价值观功能的专业课程改革。另一种是则认为应该从加强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精确挖掘与整合思政资源、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来推进实施。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

“课程思政”观点的提出可溯源至对“隐性课程”的探讨。20世纪初早期美国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在《民本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中提出:学生在学校从语文、数学、地理等“正规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除了正规课程的学习之外还伴随着一种“附带学习”,即理想、态度和道德习惯等情意方面的学习。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开始注意到隐性课程,并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隐性课程进行了广泛探讨。研究进程的大体脉络从介绍西方理论为主转向较独立的理论探索,从理论认识层面拓展到实践操作层面,认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蔽性、跨越时空性、全面性、自主性、非强制性、长期性等独特品行。

“课程思政”实质上是隐性的德育课程,利用非德育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德育不仅指课程本身即课程内容所产生的道德教育意义,而且包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诸种因素所产生的道德教育意义”。

1、确立教师全员育人的核心地位,课堂教学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专业课教师不仅承担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任务,也承担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为了培养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创造性、求知的持久性和意志的坚韧性,应不断深化教书育人工作实践,发挥教书育人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2、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有效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我国高校教育一直以显性教育的方式为主,其具有目标明确、易操作的优点,但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从教育内容上看,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道德理论传授而忽视受教育者道德行为培养;从教育方法上看,教育者的简单说教和集体灌输不利于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从教育效果上看,显性教育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培养效果影响不够久远,很容易被学生所忽略、遗忘。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恰好弥补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它与大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其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广泛影响受教育的生活空间,能达到持久的教育效果,使学生牢记教育的思想品德要求。

三、“課程思政”实施的内在机理

“课程思政”虽然是一种课程观,一种教育改革的方向,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特点,在其作用过程背后蕴涵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把握这些内在原则和基本要求,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课程思政”作用的内在机理,推动高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的形成。

1、在价值取向上具有阶级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课程思政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注重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

2、在教育过程中具有系统性。课程思政在教育过程中坚持系统性原则,就是在进行隐性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要全面、系统、综合地运用各种具体实施方法。课程德育不仅指课程本身即课程内容所产生的道德教育意义,而且包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诸种因素所产生的道德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 .1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2017.7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 1999

[4]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 .5

[5]刘潇:《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6 .5

*本文系2018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思政专项课题“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研究——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课题编号:E3-0508-18-XS01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隐性课程价值引领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势与机制研究
中国古代教育对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启示
浅析隐性课程对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论小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