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认知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有效运用

2019-08-19郎许华

课外语文·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元认知运用

郎许华

【摘要】21世纪,我们已经迈入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时代,要求学生能够快速阅读。但是由于传统阅读教学的束缚,学生阅读效率低下,缺乏阅读兴趣。而通过元认知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应用,可实现阅读技能提升,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进行自我管理和监控,促进阅读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元认知阅读策略在中学语文阅读中的意义,研究初中语文阅读中的问题,提出元认知在初中语文阅读中有效运用的方法。

【关键词】元认知;语文阅读;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突出地位,通过研究表明,元认知可以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在日常阅读中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能够让学生自觉养成阅读的习惯及能力。元认知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可以起到执行和监控的作用,主要是对阅读过程中的认知,通过与认知策略相结合,实现对阅读的计划、监控及反思。通过在初中语文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有效引入元认知,能提升学生语文阅读品质,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一、元认知阅读策略在中学语文阅读中的意义

元认知对于学生的阅读有着巨大的帮助,通过元认知,学生能够实现阅读的高效率,提高阅读的质量。同时,在阅读中利用元认知理论,还能够促进元认知理论的进步,促进元认知理论的发展。元认知阅读策略在中学语文阅读中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元认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初中是学生大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元认知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它是学生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完成工作任务,更好进入社会的保障。元认知能够促进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较为完善地实现对知识的整理与归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初中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高速时期,学生元认知逐渐形成,这是与学生的阅历相关的,学生知识与见识的增长是元认知形成的条件,学生会出现对自我思维与认知上的反思,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元认知能力,在反思中不断调整自身,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定的目标,促进自我的进步,学生的思维逐步开始走向成熟,学习能力也比以往大大提高。因此,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教育的最佳时期,有助于学生元认知的形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有助于元认知理论的发展

首先,元认知是一种新兴的概念,从提出距今仅仅20多年的时间,元认知理论的发展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元认知理论,能够促进元认知理论的发展,通过在具体教学中运用,能够得到更多数据,有助于元认知理论的进步与发展,使学生受益于这种理论,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开发学生潜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大部分语文知识都是通过阅读得到的,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初中阅读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阅读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科学的阅读模式

阅读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影响巨大,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积累大量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但是,在初中阅读教学效果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科学的阅读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师对阅读文本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尤其在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上。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发现,大部分教师通常针对具体的分析进行分析,重在对文章内容的提炼上,而且这种阅读教学的放大基本适用于各个年级。这就忽视了学生年龄上的差别,每个年级学生由于学习知识不同,对于问题的看法也是不同的,阅读教学中这种不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阅读教学的结果,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

(二)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首先,缺乏对阅读的正确认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经过严格审核挑选出来的,教育性与可读性价值很高。在初中,很多学生往往将阅读与教材中的文章区分开来,认为阅读仅仅是阅读课外文章,教材中的文章只是学习的用处,对于课内文章的阅读兴趣不大。学生这种对阅读的认识,直接影响了阅读的效果。其次,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大部分初中学生对于阅读往往没有太多的兴趣,很多学生认为靠阅读获取知识是十分慢的,学生更喜欢通过网络、视频等获得知识,缺乏阅读耐心。再次,学生在阅读前往往没有做好充分的阅读准备,缺乏阅读计划,使学生的阅读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最后,学生在阅读中注意力不集中,在阅读中不能控制自身的情绪,缺乏阅读反思。

三、元认知在初中语文阅读中有效运用的方法

为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元认知的作用,制定以下几点有关元认知的有效运用方法:

第一,阅读目标的制定,能够使学生清晰了解自己的阅读目的,同时能够指导学生阅读。由于很多学生缺乏阅读目标,导致阅读效果较差。通过阅读目标的制定,学生能够根据目标的指引,大大地提高阅读的质量,使学生在阅读中找到重点,体验阅读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比如,阅读说明文时,主要在于对文章信息的提取,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文章标题开始入手,例如《看云识天气》,从标题就能提炼出文本的主要信息。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预测。在进行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加以预测,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欲望,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不断满足自身的想象,使学生处于猎奇状态,让学生的阅读欲望不断提高。比如学习《窃读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什么读书是“窃”呢?你认为《窃读记》到底讲了什么呢?这样可以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加强学生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了解。一定的文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加强学生对写作背景的了解,能够大大的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当学生在遇到阅读难题时,考虑当时的写作背景,能够更加深刻的实现对文章的认识。比如鲁迅的《且介亭杂文》,很多学生对于名字有很大的疑问,如果学生了解当时创作的背景,就能够理解题目的含义,当时创作《且介亭杂文》中国正处于“半租界”状态,鲁迅先生将“租”的禾字与“界”的田字去掉,来表示不愿将国家的田地让给帝国主义,同时“且介”二字,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帝国主义的憎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元认知作为有效的自我监控机制,对初中语文阅读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元认知在阅读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教为本位”转向“学为本位”,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达到有效的阅读效果,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作为语文教师应不断学习元认知理论,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元认知更深层次渗透到阅读教学中,为每一位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璐.元认知理论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17(5).

[2]姜葳.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对策分析[J].才智,2018(20).

[3]王璐.语文阅读自我效能感、阅讀策略和阅读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0).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元认知运用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