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传播中传统文化审美研究

2019-08-16娄峰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审美教育传统文化

娄峰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教育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传播方式。在网络传播时代,更深广和更多维的传播途径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体现出了多面化、立体化和矛盾性的特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审美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发展及传播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历史悠久,在周代,周成王就提出“文武俱行,威德乃成”观念。东周时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思想开始出现。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观点,主张用诗歌和乐曲来对人进行性情的陶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审美在各种坎坷中逐渐得到完善,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在这进程中对美学进行着深入的探究[1]。

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文化更多的依赖于专业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宣传和解读。在文字诞生之前,文化主要依靠专业的说唱人员来进行记录和宣扬[2]。文字的出现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蛮荒年代,通过钟鼎、石刻、纸帛等媒介,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传播体现出了更为明显的条理性,脉络更为清晰,记述更为准确。师徒传授的学习方式开始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3]。

二、网络传播对传统文化审美的影响

网络时代的叙事方式是一种偏重于平民化的叙事方式,平民化体现的是对个体独立意见的支持,其中不足以形成广泛的共识但具有独立性的观点仍然得到传播平台的尊重。网络媒体所追求的审美兴趣是一种碎片化的意识,传统文化审美中精致的审美追求、严谨和连贯的审美感受,在网络中并不被广泛接受。网络信息实效性很强,信息接收却是不连贯的。内容更新很快,在这种传播环境中,传统文化审美教育的传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各种效仿、戏说和穿越扭曲了文化意义,破坏了传统文化审美传播的崇高感[4]。

网络虚拟世界的审美强调了参与主体的交互性审美,打造了集体的自由和声。传播者和接受者在虚拟的世界中不断的互动,网络语言的兴起正是这种传播效应的体现。网络传播形成公共的空间联系广场,其覆盖面远远大于传统传播的覆盖面。极大地空间互动范围使得个人的行为更容易引发群体的共鸣,形成合声效果[4]。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超文本和虚拟空间极大地促进了交流方式的多样化,传播方式和途径都变得更加复杂。网络传播带来的审美感受也更为广泛。

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网络环境,原本由精英阶层掌握的审美话语權被消解,经典被去魅。网络时代的大众审美带有强烈的快餐文化特点,审美感受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深入性和持久性比较缺乏。在网络世界中,日常生活成为关注的重点,审美感受不再来源于社会精英的讲述传授,更多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美学沉思转向市井生活,走进喧哗闹市[5]。自由化、个性化、平民化的特质,使得网络传播时代信息的传播更多依靠人们的交往、参与和自觉认同,而不是依靠机制的推行。

三、网络传播中传统文化审美教育特征

网络时代的到来彻底扩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途径。计算机网络成为了人类最主要的信息存储与传播手段。交互性和开放性并存的网络传播环境彻底打乱了原有的秩序,虚拟空间和超文本技术使得传统文化的叙事方式和传承手段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交互性和多样化

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流变文本突破了固态文本的局限,审美信息的传播和交流由原来的单向变成了双向甚至是多维,结构严整的审美秩序被打破,极具个性和碎片化的审美体悟被重新解构和重组。大众在审美上不再接受任何限制和约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体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

传统的文化审美传播过程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形成严整的规律性。而网络传播超越了时空界限,使审美理念的接受永远处于建构之中[6]。

传统文化审美判断基本上凭借感觉和经验的积累,手段单一。但在网络时代,多媒体充分调动了感官功能,重构了审美知觉本体。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甚至是气味融合到一起,充分调动多重感官,形成全面的、立体化的审美感知,建立了立体化和多样性的审美接受体系。

(二)冲突性和矛盾性

网络传播模糊了传播者和接收者的界限,给予了审美感受者极大地参与自由。接收者开始强化自我思维,对信息能够根据自己的喜爱和判断,有选择性的接收所需要的内容,不受传播者的约束和影响。他们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对所传授的信息加以反驳,表现自己的思想 [7]。

传统文化审美从单向变成多向,传播方式的改变带来了更多的矛盾交锋。对同一审美思想,人们会产生相互矛盾的审美感受,各种意见的迅速交锋增加了审美认识的复杂性,也使传统文化审美更为多元,更具有复杂的冲突性。

通过网络平台,其他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更加频繁。具有技术和语言优势的信息强国开始推广自己的审美理念,实施文化输出和覆盖,对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教育产生强烈的影响。

随着网络交流的速度和冲突性越来越强,中国传统文化克己、和谐统一的审美气质受到猛烈冲击。于是在网络传播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教育体现出了更为明显的矛盾性。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努力宣传自己温厚和谐的审美气质;另一方面对外来文化强势渗透,传统文化不得不采用强力、高调的方式捍卫自己的精神内核,这种内在的双重特性,使得传统文化审美教育表现出内敛与张扬、宽厚与激昂的矛盾特点[8]。

四、结束语

传统文化审美在网络传播中体现出了新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出现更多的是基于对网络传播手段和网络环境的适应。尽管有外来文化的渗透和传播方式的影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根基仍然没有改变。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中,传统文化经历了各种冲击考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力量源泉[9]。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适应时代的要求,推动传统文化审美,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淼.网络环境中审美教育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2]刘成荣.瞽史、音乐与《左传》口传说[J].北方论从,2008(4):10-13.

[3]廖礼平.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J].唯实·哲学世界,2010(12):38-42.

[4]周玫.创作立场、传播方式与意义品格[J].青年记者.2012(10):44-45.

[5]徐艺萍,罗展鸿.论现代美学视域下的网络传播审美特征[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4):572-475.

[6]陈文敏.论大众传播与审美泛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329-331.

[7]徐洋.网络传播的审美价值特征[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17-18.

[8]唐丹.网络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510-513.

[9]翟霞,田守岗.网络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冲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3):115-117.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审美教育传统文化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