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心灵唤醒心灵,用行动践行感恩

2019-08-13秦道剑向秦群

新课程·中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孝德感恩践行

秦道剑 向秦群

摘 要:基于从“感恩”为情感触发点,与传播传统的“孝德文化”实现无缝对接,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育人合力,诠释真正的生本内涵,构建新型的师生、家人、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感恩;践行;孝德

为进一步弘扬孝德文化,教育和引导全校广大师生树立孝德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创建健康校园、幸福校园、和谐校园。我校于2014年春申报立项了此县级课题。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开始实验研究的摸索阶段;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进入课题实验成型、总结阶段。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本研究阶段课题组成员按课题研究计划,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问题的提出

有感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亲人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部分学生亲情关系紧张,人际交往畸形发展……把“孝德文化”教育作为育人的重要内容,把孝德教育渗透课堂教学中,并深入开展“以感恩为导向的孝德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是向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懂得如何尊敬长辈、体谅父母、理解老师、关心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构建新型的人际关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课题内涵的界定

“以感恩为导向的孝德文化”实践活动:是在广阔生活的大课堂背景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它既不是课外活动,也并非简单的学科活动课,而是以情感活动为主体的一项综合性德育实践活动形式。其强调的是师生的广泛参与,重视的是师生的情感体验与实践过程中的真切感受,它以学生的情志和内在的倾诉、沟通需要为基础,以主动体验、积极探索为特征,注重人文,关注个体,个性化体验与实践,小范围交流为主体通道,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为目的。

三、研究依据

(一)中学生心理、心智成长、成熟的内在的必然要求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既要帮助他们扩展知识、发展思维、认知世界、关注自然,更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积极疏导学生心理,学会换位思考,践行感恩,这就决定该课题实验必须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走进实际生活,积极体验,充分实践,整体提高学生素质,健康他们的心智。

(二)生本理念的需要

“以感恩为导向的孝德文化”实践活动,师生都是观察者、指导者、实践者,氛围营造者,活动的参与者,“生活中没有旁观者”;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去体验、探索、实践乃至创造,使其享受亲情的宝贵、活动的愉悦、情感的升华,突破“宅男宅女”的私密空间,摆脱电竞类游戏对学生身心的“死缠烂打”,走进轻松、和谐、温暖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情感体验、探究发现、沟通交流的活动方式,获得不可复制的个性化、人文化的心灵感悟。

四、研究内容

1.立足“以感恩为导向的孝德文化”对传统孝德文化的传、帮、带,从亲情出发,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感化学生,发展感恩、健康、畅通、和谐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

2.立足“孝德文化”的背景,文化引路,真情互动,积极实践,实时倾诉,建立健康、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对师生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五、研究目标

通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培养爱心,从而以爱心唤醒爱心、换取爱心、传达爱心,使爱得到迁移与升华。形成浓厚的孝文化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从心底滋生感恩之情,达到人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奉献社会,营造以德立身、以孝兴家兴校、团结上进、祥和共融的学校风尚。通过以感恩为导向的孝德实践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把开展“孝德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突破口,让学生养成习惯,形成机制,坚持长久。

六、研究阶段

(一)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探索起始阶段

一是组建课题组,合理分工,明确课题组成员研究专题;二是培训课题组成员,进行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找到理论基础,制订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案进度计划,积极进行个性化的探索、实践活动。

(二)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成型总结阶段

本阶段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全面展开课题研究。

1.课题组研究活动。每位老师进行相关小课题的研究,研究自己富有个性化的活动实践。

2.每个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小课题研究情况,上一节研究课,展现活动成果;评课反思,修改活动方案。

3.精心组织亲子参加“写给父母的一封信”“父母写给孩子的信”“以感恩为导向的孝德文化”诗文朗读竞赛、讲述亲情故事等。

4.參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撰写专题总结,由课题负责人对各位课题组成员提供交流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

(三)总结阶段,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性评价

收集整理各种原始资料,汇编成册;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并汇编成册;进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七、研究过程

(一)宣传发动

组织师生学习学校“以感恩为导向的孝德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手抄报、宣传栏等阵地,通过召开专题班会等,全方位地进行孝文化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各班张贴《孝德文化进校园倡议书》,创设浓厚孝德教育氛围。

(二)全面实施

1.举行孝德格言征集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名人名言、名人孝德故事,讲述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孝德故事。

2.充分利用央视年度“全国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为鲜活的德育素材,集中观看,以写观后感等形式充分营造感恩的氛围,传达孝德文化理念。

3.践行孝心,关爱父母,重在行动。开展“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节约之风,杜绝浪费、攀比现象,不拿手机、MP3、随身听等高档消费品;体贴父母、关心父母,减少或谢绝父母来校探望。

一封家书表孝心。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每年的暑期(寒假)给父母写一封信,结合期中、期末考试,向父母汇报相应时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表达对父母家人的感激之情。

4.政教处组织开展“母亲颂”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活动。全员参与,每班择优选取五篇上报政教处,评选出优秀者予以表彰。

5.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①在父母生日、父亲节、母亲节时送一个温馨的祝福;

②以自己的进步送给父母一个惊喜;

③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④帮家里做几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和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6.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老师的浓厚氛围,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如写封信、谈谈心,或自做贺卡、提个建议、送句温馨的祝福等,来表达对老师辛勤付出的尊重,来报答老师厚重的师爱。在全校开展“尊师敬师”活动。要求所有学生讲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洪亮。

7.开展“吾爱真理更爱吾师”主题班会,邀请所有任课老师参加,让学生当面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师生之间互动,制造一种氛围,真正将尊师、爱师落到实处。

8.感激同學间的爱心相助。召开以“情同手足、共同进步”为中心的主题班会,倡导每个星期为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互谅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化解矛盾与纠纷,共创和谐校园。

9.学唱《感恩的心》《世上只有妈妈好》《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等歌曲。

10.学科渗透,推进学校“以感恩为导向的孝德文化”课程化、校本化,要把孝德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切实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孝德教育活动。要把孝老、爱老、养老、助老作为德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备课、有作业、有检查。在活动课中积极开展孝德教育,将孝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要加大国学教育的力度,引导学生诵读《论语》《孟子》等经典和古诗文中有关孝德教育的内容。结合本校实际编写《孝德文化教育读本》,作为孝德教育校本教材。

11.挖掘孝德文化教育资源。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要求,每年都要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到革命烈士纪念基地参观、考察和实践活动,使他们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发挥敬老院、孝文化主题专栏、孝德教育基地等主阵地作用,为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服务。

12.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孝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初中学生在学习理解经典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性研讨学习活动,研究并搭建平台,促进相互交流。发挥团队、学生会在孝德教育活动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学孝德、知孝德、行孝德”演讲比赛、“励志(德育)宣誓活动”“孝德文化进校园签名仪式”“感动校园颁奖典礼”、孝老摄影书画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孝之心、孝之行、孝之道。要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常说感恩话、多做孝敬事、读孝德书籍、写孝德文章、养成孝敬美德。要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发挥政教处、班主任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动孝德教育扎实开展。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互动氛围,共同将孝德教育落到实处。与育人制度建设相结合,结合学校育人制度建设,将孝德建设与建立完善教师与家长沟通制度、家长学校制度等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家长参与这项活动的积极性,全面促进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和沟通。

13.示范带动,发挥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教职工要在活动中率先垂范。以孝德教育为切入点,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提高教职工的“四德”素养。

(三)总结评优

1.总结提炼,深化认识。学生谈自己“学孝”“行孝”的感受和体会。

2.由学校组织对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策划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评选“孝德教育最佳班级”每年级两个班,“孝德模范之星”10名。

(四)活动要求

1.各年级、各班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严格按照学校“以感恩为导向孝德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本年级、本班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孝德教育活动收到积极、良好的社会效果。我们要严防搞形式主义、走过场。

2.各班级建立学生孝德教育活动记录簿,安排专人负责,详细记录班级开展活动的落实情况。班主任利用班会及时总结,表扬先进树立榜样,积极创建优秀班集体。

3.政教处加大检查力度,及时通报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时表扬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各方面典型人物和事迹,不断总结经验将活动向纵深发展。各班级活动落实情况纳入班级考核。

八、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一)构建学校文化,营造孝德氛围

校园南坡,响水洞泉,闻名遐迩,美丽传说,流传至今,学校顺势而为,确立“水润书香”的文化主题,以无形之水——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水的精神特质,构建榔中学校精神。

“水润书香”文化石,是九五届学生曾德军捐赠的“仰德园”学校园林景观,《孝德赋》碑铭“信乎!国家强盛,民生安宁,传统维系,孝德具足。云帆高挂,料应蹴其鲸波;树人百年,能不深其根本。”学子秦道鹏领衔的“橙光计划”每年捐助1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李乐每年出资1万元设立“快乐成长基金”,秦金华的华丰“温暖计划”……这本身就是学子报答母校、践行感恩的实际行动,同样是孝德教育鲜活的教材。

榔中的校徽图案,群山逶迤叠翠,山脚碧波荡漾,天空大雁高飞,下有舟帆远航,寓意榔中山水灵地,学子志存高远。

班名班训精彩纷呈,源梦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梦溪班“投我木桃,报之琼瑶”;寝室命名情意盎然,“滴水阁”“涌泉屋”“感恩坊”等等,涌动着感恩的情怀。

“榔中为我人生奠基,我为榔中增添荣光”,当清越的校歌响彻山间,榔中人油然而生自豪之感。

“得巍巍乎凤凰山之灵韵,凝汤汤兮榔坪河之精魂。”温新阶先生撰写《榔中赋》,师生欣赏,深受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感召。

《榔坪河》文学社刊,曾获“全国校园文学百家”荣誉称号,师生耕耘,新苗茁壮,幼木成林,一派生机。感恩的情怀是《榔坪河》最美丽的波浪。

“心晴小屋”是学校心理咨询室,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是孝德篇章中最温馨的一笔。

文化长廊,色彩斑斓,孝德教育篇、孝德故事篇、孝德宣传栏是这幅画卷上最亮丽的色彩。

学校环境文化,体现了孝敬双亲、感恩他人、回馈社会、报效国家的丰富内涵。

(二)依托校本课程,丰富孝德教育

《弟子规》《三字经》走进校本课堂;榔中校本教材《水之润》《水之韵》《水之思》积极唱响“以感恩为导向的孝德文化”主题:七年级《水之润》第二编《水润书香里的〈规〉和〈矩〉》第四讲“当代中学生应当这样”《青春诗词》与《水润书香育人歌》、第六讲《孝德文化我在行动》;八年级《水之韵》第一编第三课《水的精神——发现水的内在美》、第二编《谁不说家乡好》第四课《榔坪走笔》;九年级《水之思》第一编第四章“字里行间的水,流淌心间的责任”……教师讲解,学生诵读,文化经典穿越历史烟云,“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现代文明,榔坪风物贴近感恩心声,培育学生孝德情怀。

学生唱《感恩的心》《相亲相爱一家人》等歌曲,感恩的话语流淌在学生的唇齿之间。

“感恩的心”舞动在学生手语中,感恩的情怀回荡在学生稚嫩的心怀。

《榔坪名人》《榔坪木瓜》《榔坪桥梁》《榔坪小水电》,学校自编校本教材,学生捧在手上,热爱家乡的情感涌动在心间。

开展“探究土家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了解土家文化、土家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孝德教育走进课程、走进课堂,经年累月的熏陶渐染,“润物无声”地融入学生心灵。

(三)丰富学校活动,培育孝德情怀

利用假期,学生开展“感恩父母”实践活动,“一说二洗三看四做”,对父母说一声“您辛苦了,我爱您!”;为父母洗一次头,为父母洗一次脚;看父母头上的白发、额上的皱纹、手上的老茧;为父母做家务。返校后举行“感恩父母”征文比赛、举办“感恩父母”演讲比赛。感恩父母的情怀充盈在学生心间。

开展“光盘行动”,大力倡导节约之风。

举办“感动校园”颁奖典礼,“孝德模范之星”璀璨亮丽。

组织收看全国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活动,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开展“我的中国梦”“文明伴我成长”“新春第一课”“我是环保志愿者”“汉语言文化知识大赛”等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学生社团活动蓬勃开展,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象棋、剪纸、舞蹈、绘画、乐器等等,十多个社团,组织科學,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四)学生心怀孝德情,校园盛开文明花

学校努力把感恩教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始终,形成了知恩、感恩、报恩教育内容的层次递进,学生不断地把对感恩的认知内化为真挚的情感,外显为报恩的行动,增进了对自然的亲近与保护、对集体的信赖与付出、对父母的理解与孝顺、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激、对他人的坦诚与关爱,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健全了人格。“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已成为校园时尚和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校园绽放文明之花。

偌大的校园不见纸屑飘零、不见灰尘沉积、窗明几净、整洁爽目;学生寝室里被子是方块、毛巾晾成线,空气清新、气氛温馨;走廊楼梯里学生右行礼让,参加集会排队行走;见到老师礼貌问好,见到同学笑脸相迎;拾金不昧者屡见不鲜,乐于助人者时时涌现;新型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打通了心理的最后一公里”,家长、社会、学校因为“以感恩为导向的孝德文化”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极大地丰富了育人内涵,无形中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学校收获了一系列荣誉,“湖北省文化百强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宜昌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花园式学校”“诗意校园”“文明宿舍”“安全法制校园”“五好”关工委,县级“育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读书活动组织奖”“科技节组织奖”“体育道德风尚奖”“足球比赛一等奖”“乒乓球比赛一等奖”……一块块奖牌凝聚着榔中人无悔的奉献,彰显着育人育才的新高度。

本课题实验虽然结题,但从总体看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做了很多实事,但缺乏系统有序的研讨,缺少有说服力的论文论著,许多问题需做继续研究。为了精确阐释学校文化内涵,我校已决定把“以感恩为导向的孝德文化”融入“水润书香”的理念中,研究时间虽长,理论支撑不足,实质的东西仍需不断挖掘。我校从事“以感恩为导向的孝德文化”课题研究的初衷不是寻求理论创新和突破,而在于改善日益严峻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摆脱学生对电竞游戏类的“身心纠缠”危害,丰富育人的内涵,实践情景化、生活化的教育行为,不断摸索认识人文、生本的核心,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核心素养。今日之课题研究结题所归纳出的成果并不能看成终结性结论,它只是研究起点,需要我们探索育人的长效机制,“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简介:秦道剑(1966—),男,湖北长阳人,土家族,中学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教育。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孝德感恩践行
孝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试论王阳明的孝德观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中脉践行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