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化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2019-08-07吴春强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

吴春强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游戏化教学是较新的教学方式之一。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将游戏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启蒙过程,在小学阶段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打好数学基础,能对学生今后的初级数学、高级数学以及更高等的数学学习有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作用。数学同其他学科相比,是有一定难度且枯燥的,使得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对此,面对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阻碍,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成绩,忽视综合素质

虽然如今的教学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应试教育还是深深地留在人们心中,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重点学校,花重金购买学区房、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孩子的压力不比成年人小。当心智、思想都还不成熟的小学生面临如此大的压力时,就会出现厌学情绪,这对其今后数学学习及发展都十分不利。与此同时,在学校,教师通过增加练习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忽略了科学的教学方式,没有意识到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在家长和教师的双重影响下,数学教学出现“重成绩,轻素质”的不良状况。

2.教学方式枯燥乏味

数学知识本身是较难理解的,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就有理由学不好数学了。数学比其他学科更讲究思想方法,要想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今,许多教师上课比较随意,既没有深度挖掘教材,也没有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形式单一、没有新意,这样的课堂会一步一步消磨学生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完全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二、游戏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根据学生喜好,开展兴趣教学

教师需要考虑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导入一些简单的课前内容,让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喜好,根据学生的喜好,再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挑选适合的教学方式,设计有趣的学习情境和游戏。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前设置教学环节,将有趣的游戏适当融入教学中,通过游戏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游戏中还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的次数,以培养师生之间的情谊,减轻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自发地热爱数学,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调动起来。

例如,《奔跑吧,兄弟》这档节目受到广大小学生的喜爱,在节目中,明星们被分成两队,然后通过组内成员的相互协作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来争取最终的胜利。了解到学生的喜好以后,教学就可以从这方面突破。六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分数以后就面临着小数、整数、分数、百分数混合在一起的综合计算题,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据笔者统计分析,大部分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较薄弱,而且他们在遇到此类计算题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因此,笔者在教学“混合运算”时,组织了一场综合计算题比赛,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两队:红队和蓝队。红、蓝两队成员分别贴上相应颜色的名牌,写上自己的名字。学生都在以最快的速度计算,但是题目中各个数的形式不统一,并且里面涉及简便计算,因此学生不断尝试化简计算,红、蓝两队互相竞争给出正确答案,答对方获胜,获胜方可以撕掉对方的名牌,而被撕掉名牌的学生出局。这样一来学生都想体验撕掉对方名牌的快感,因此,他们纷纷开动脑筋,非常积极踊跃地答题,一场游戏下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提高。

2.注重把游戏向学习轉化,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

教师在创设游戏的时候应该遵循新课标的要求,通过研读教材内容准确把握重难点,力求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避免出现“玩而忘学”的局面。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并不是所有游戏都可以用来教学,在选择游戏时,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在游戏中产生的学习兴趣与能量,并结合这些兴趣和能量因势利导、及时迁移,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要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以及自主消化。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得知识、开发思维,一旦忽略了这些,游戏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游戏——厨艺大比拼。游戏方式是通过亲自动手切割、拼组,利用转换思维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本次游戏时间约20分钟。在课前,笔者准备了小刀和黄瓜。在游戏开始之前,笔者通过课件展示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给每个小组发一把小刀(不伤人的塑料刀)和一截黄瓜,要求学生利用黃瓜和一把小刀,拼出一盘小菜,游戏规则: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一盘最漂亮的小菜,但是小菜也不是随便做的,这盘小菜必须能计算出其体积的。通过探究后,每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成果,都是合格的小厨师。笔者按完成的先后顺序给每个小组积分,然后进行第二轮比赛:每个小组代表上台讲述小组做小菜的意图和过程,并解释如何算出小菜的体积。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评分。经过两轮比赛后,计算出每个小组的最终积分,评选出前三名进行奖励。结束后,我抛出问题:“做小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综合各个小组成员的回答,所有人发现,将圆柱底面圆按照16份、32份、64份来等分都是可以的。学生总结出:将圆柱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由于圆柱是小学阶段最后要学的立体图形,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必须让学生加深理解,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再加上做小菜这个游戏比赛环节的设置,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了解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从而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铭记于心。通过这个动手的游戏,笔者发现学生还是挺喜欢动手操作活动的,尤其是他们面对的原材料是食物,积极性就更高了。

总而言之,将游戏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不但顺应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还能为数学课堂带来欢快的气氛,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

[ 参 考 文 献 ]

[1] 尤炎海.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139-140.

[2] 雷新河.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325-326.

[3] 赵海兰,祝智庭.教育游戏的国际研究动向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6(07):75-76.

[4] 周华杰,唐文支.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的问卷调研[J].中小学电教,2006(03):382.

(责编 黄 露)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