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进口规模变化的相关分析

2019-08-05崔明阳

市场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实际汇率协整美元兑

崔明阳/文

一、引言

2018 年11 月5 日,我国举办了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进口博览会,预示着我国对外贸易将实现从出口扩张型转为进口促进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秉持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口依存度始终保持在10%,特别是在2006 年达到了35.36%。这种贸易结构导致我国连续多年巨额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贸易纠纷和摩擦也越来越多。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通过扩大进口来平衡当前的贸易结构,出口扩张到进口促进的换挡势在必行。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汇率变动会对本国的进口规模产生影响,即本币升值会促进本国进口,本币贬值会阻碍本国进口。从2018 年来看,人民币总体处于贬值的状态,从年初的1美元兑6.44 元人民币贬值到年末的1 美元兑6.89 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我国进口规模在2017 年为1.84 万亿美元,在2018年突破了2 万亿大关,达到2.14 万亿美元,增长了16%。通过观察2018 年人民币汇率与进口规模的运动轨迹,似乎与传统理论的人民币贬值阻碍进口相悖。然而,2019 年1 月人民币又开始升值,从1 美元兑6.89 元人民币升值到1 美元兑6.79 元人民币,此时进口规模从2018 年12 月的0.16 万亿美元增长到2019 年1 月的0.18 万亿美元,仿佛又支持着传统理论。在进口规模变化中,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的进口规模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呢?具体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呢?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描述性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发展状况

自1994 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总体上进入了升值通道。从1994 年到2004 年汇率升值幅度不大,先从1994 年的1 美元兑8.62 元人民币升值到1995 年1 美元兑8.35 元人民币,随后1996 年到2004 年基本维持在1 美元兑8.28 元人民币不变。2005 年7 月汇改后,人民币开始大幅升值。分别在2006 年、2008 年相继突破了1 美元兑8 元人民币和1 美元兑7 元人民币的大关,随后一路升值到2014 年的1 美元兑6.14 元人民币;2014 年过后,人民币开始小幅贬值,贬值到2017 年的1 美元兑6.75 元人民币;2018 年人民币又开始升值,变为1 美元兑6.61元人民币。截至2019 年3 月29 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 美元兑6.73 元人民币。

(二)我国进口规模的历史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限制进口转为现在的鼓励进口,进口规模持续扩大。进口规模在1994 年为0.12 万亿美元,2008 年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13 万亿美元,增长了9.42 倍;2009 年为转折点,进口规模下降了0.12 万亿美元,但2009 年过后,进口规模几乎翻了一番,在2014 年达到了1.96 万亿美元。随后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也逐步凸显,致使2014年到2016 年的进口规模下降到1.59 亿美元。为此国务院实行了鼓励进口的政策,进口总额一举突破了2 万亿大关,在2018年达到2.14 万亿美元。

(三)人民币汇率与进口规模的关系描述

从人民币汇率与进口规模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1994 年到2018 年,人民币整体处于升值趋势,进口规模呈上升态势,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与我国进口规模呈双向发展。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择

本文选取1994 年1 月到2018 年12 月的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数据,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对进口贸易总额的影响。其中,人民币实际汇率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口总额数据来自外汇管理局。

(二)模型建立

本文设立两组时间序列变量,其中x 代表人民币实际汇率,y 代表我国进口规模(单位:亿美元),由于是月度数据存在着一定的季节性,故通过Census X-12 进行季节性调整,调整后的数据记为y_sa。最后,为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分别对x、y_sa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为lnx、lny_sa。将人民币实际汇率x 作为解释变量,进口规模y 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如下回归模型:

其中,a 为回归系数,代表进口规模变动对汇率变动的敏感度;c 为常数项,e 为随机扰动项。

(三)相关分析

1.平稳性检验

对lnx、lny_sa 进行ADF 平稳性检验,结果发现:变量lnx 与lny_sa 的t 值均大于在1%、5%和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且p值均大于0.05,表明lnx 与lny1 两个序列具有非平稳性。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发现两个变量的t 值均小于5%和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且p 值小于0.05,故这两个序列不存在单位根,该序列平稳。检验结果如表1。

表1 各变量的ADF 检验结果

2.协整检验

时间序列lnx 和lny_sa 存在一阶单整,为避免造成伪回归,现对其进行协整检验,检验方法为Johansen 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表2 lnx 和lny_sa 的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在没有协整关系的检验中,似然比的值为22.06,大于5%的临界值,因此拒绝不存在协整向量的假设;在存在至多1 个协整的检验中,似然比为2.99,小于5%的临界值,因此接受存在协整向量的假设。所以lnx 与lny_sa 存在协整关系。

3.OLS 回归

在lnx 与lny_sa 存在协整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变量lnx 与lny_sa 的回归结果

在变量lnx 与lny_sa 的回归结果中,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7966,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为79.66%。对方程进行t 检验,lnx 的t 统计量为-34.16,对应的p 值小于0.05,因此lnx 对lny_sa 存在显著性的影响。通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进口额的相关分析,得出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89。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进口规模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相关系数为-0.89,为高度负相关,即人民币升值,进口规模上升;人民币贬值,进口规模下降。人民币汇率与进口规模的回归系数为-7.75,表明人民币每升值1 个单位,进口规模增加7.75 个单位。在影响进口规模变化的因素中,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占了接近79.66%,其他因素占20.34%。2018 年与理论相悖,主要是由于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释放出扩大进口的信号,并于2018 年7 月发布了《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促使进口规模的大幅上涨。

(二)启示

近些年我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产生了很多贸易纠纷和摩擦。为顺利有效解决我国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保持经济强劲增长,就要加快进口战略的推进和调整。第一,下调进口关税。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扩大进口商的积极性。第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通过进口政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核心设备,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引进的过程中要做到消化、吸收、再创新,避免对国外的核心技术和设备产生依赖,降低自身的创新能力。第三,进一步深化汇率制度,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有效降低进口成本,从而释放进口需求,保证进口战略的推进和调整。

在加快推进和调整进口战略的同时,也要加强防范汇率风险。进口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进口汇率的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提高监测指标和预警指标的敏感度,在汇率出现波动时及时作出反应。在与外商签订贸易合同时,要正确选择计价和结算货币,争取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从而规避汇率风险。除此之外,还要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要积极主动而不是亡羊补牢。对政府而言,一方面要积极引领创新避险工具,加强对现有避险工具如远期汇率期货等的推广和运用,积极指导进口企业防范和消除汇率风险;另一方面,要加强自我监督和约束,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违反交易规则、扰乱市场秩序者予以严惩。

我国要借助世界进口博览会和“一带一路”的契机,加快对进口战略的推动和调整,防范因汇率波动产生的风险,推动产业升级,平衡对外贸易,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将我国建设成为以进口为主的现代化强国。

猜你喜欢

实际汇率协整美元兑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区域差异化下汇率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
——基于国际经验的对比分析
资本账户开放对汇率波动和股市收益的影响研究基于日本1998~2011年的数据
阈值协整参数的修正估计法小样本性质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