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模型构建研究

2019-08-05王海船

市场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权重顾客物流

王海船/文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

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是指为公司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的外部供应商提供运输、仓储、配送等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为顾客提供及时、安全、有效的物流服务的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效率,选择将部分物流业务进行外包。外包业务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的一项经营策略,既是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进一步加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决策

(一)物流业务能力分析

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物流业务能力分析,找出能力缺口。经过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业务过程中具备顾客导向物流能力,全方位指引顾客选择正确的产品和路径,精准定位关键顾客并重点服务,及时对客户需求做出响应,具有灵活性;同时具有信息导向能力,有高新技术支持,能够处理繁杂数据并实现信息共享,具有及时性(如图1 所示)。

图1 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能力分析

(二)物流外包决策分析

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物流外包决策阶段,决策重点集中在战略因素和经济因素上,战略因素具有不可模仿性、增值性和动态性,在经济因素中要考虑管理成本、顾客服务水平、交易成本、专业技术和物流直接成本。其中管理成本体现在决策、人力资源和沟通;在考虑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要考虑所服务顾客是否能进一步发展,并兼顾外包商对顾客提供的信息是否具有一致性,对客户进行分类,从而降低成本。要想降低交易成本必须降低交易频率,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提升资产专用性。在专业技术方面进行决策时要考虑信息技术、物流技术、物流作业知识等方面(如图2 所示)。

图2 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分析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体系

(一)物流外包影响因素分析

为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准确评估物流外包风险,有效规避风险,经过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初步将影响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指数的因素划分市场因素、竞争因素、合作因素和企业自身条件四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了15个对物流外包风险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对各个因素进行编码,如表1 所示。

(二)建立物流外包致险因素集

因素就是评估对象的各种属性或性能,在不同场合,称为参数指标或质量指标,通俗地讲就是评价标准,这些因素可以综合反映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的质量,因而这些因素可以用来评价物流外包的风险。设选定n 个指标,Hi表示第个i 因素,则因素集可以表示为,在本研究中,评估对象因素集由市场因素、竞争因素、合作因素和企业自身条件四大类组成,而每个类别又再细分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可能有影响的15 个风险因子,各风险因素评价指标集又分为两个层次,如表2 所示。

表1 物流外包的影响因素

表2 物流外包致险因素结构体系

第一层,总风险因素集:H=(H1,H2,H3,H4)

第二层,子风险因素集:市场因素致险因子集H1=(H11,H12,H13)

竞争因素致险因子集H2=(H21,H22,H23,H24)

合作因素致险因子集H3=(H31,H32,H33,H34)

企业自身条件至险因子集H4=(H41,H42,H43,H44)

(三)建立物流外包致险评价体系

结合对物流外包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对物流外包致险因素的结构体系进行分析,结合前期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致险评价体系和权重如图3 所示。

图3 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致险评价体系

其中,各致险因素的权重值如下:

总权重:H=(0.357,0.357,0.129,0.157)

市场因素致险因子集权重集:H1=(0.335,0.527,0.138)

竞争因素致险因子集权重集:H2=(0.193,0.153,0.158,0.496)

合作因素致险因子集权重集:H3=(0.092,0.108,0.350,0.450)

企业自身条件致险因子集权重集:H4=(0.308,0.244,0.198,0.250)

四、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

鉴于各个致险因素有不同的侧重,需要对每个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它可表示为U 上的一个模糊子集(即权重子集)A=i=1与A 求出之后,则综合评价模型为:B=A·R

本项目中由各风险体系的权重以及上一步得出的单因素模糊评价判断矩阵可知:

对应于各等级vj规定的参数列向量为:

则得出等级参数评价结果根据公式为:B*C=P

P 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因子的综合风险程度。

根据以上计算,能够得出综合性的相应指标,从而应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总体评估,并且可以对各个环节的风险因素进行横向评估,通过累积统计往年的数据就可以实行对物流外包风险的纵向评估。致险因子综合等级评定标准如表3 所示。

表3 致险因子综合等级评定标准

(一)数据采集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对致险因素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价,经统计后计算得到各致险因素的隶属度如表4 所示。

表4 各致险因素的隶属度

续表

(二)物流外包风险指数计算

以市场因素为例,由表4 得知:

指标权重向量:A1=(AH11,AH12,AH13)=(0.335,0.527,0.138)由公式可得二级判断向量:

计算并归一化,可以得到市场因素的二级判断向量:

B1=(0.0707,0.0749,0.4182,0.3793,0.0569)

同理:B2=(0.1068,0.34435,0.37385,0.13475,0.04025)B3=(0.4384,0.2979,0.175,0.0833,0.0054)B4=(0.1047,0.3565,0.3563,0.0898,0.0927)

根据公式A:B=A·S,公式B:B*C=P

根据前文最终算出的权重值已知总权重A=(0.357,0.357,0.129,0.157)

计算A·S 并归一化结果为(0.136359,0.244072,0.361276,0.208360,0.049933)

可得:P=2.791436

同理:P1=3.2768 P2=2.6573 P3=1.9194 P4=2.7093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

通过上述计算结果,结合表3 可知:第三方物流企业整体风险评估值为2.791436,综合致险程度一般;其中:市场因素致险风险值为3.2768,综合致险程度一般;竞争因素致险风险值为2.6573,综合致险程度一般;合作因素致险风险值为1.9194,综合致险程度比较低;企业自身条件致险风险值为2.7093,综合致险程度一般;从整体情况看来,市场因素致险程度最高,其次是企业自身条件,然后是竞争因素,合作因素致险程度最低。

五、结语

综上,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总体程度一般,这说明物流外包风险仍然有进一步控制的空间,主要应围绕国家政策、市场运输需求变化、市场运输需求变化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措施。本文所构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控制模型具有普遍意义,与此同时,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更加切实有效地实施风险防控措施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这些都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主题。

猜你喜欢

权重顾客物流
权重常思“浮名轻”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让顾客自己做菜
基于局部权重k-近质心近邻算法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评价指标体系及其RS权重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