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问:思维品质锤炼的着力点

2019-08-04沈锦程

关键词:思维品质课堂提问

沈锦程

摘 要: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打开学生的思路,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等。

关键词:课堂提问;锤炼;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1-097-1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学过程中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打开学生的思路,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等。教学中抓住了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就抓住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

一、阶梯式串问,让思维更深刻

思维的过程是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层到深刻的一个渐进过程。所以我们的课堂提问也应是阶梯式串问,由易到难,有激趣到激思,讲究所提问题的坡度,为学生增设思维的台阶,使之能拾级而上,直达求知和思维的顶峰,思维才能得以“向青草更青处蔓溯”。

如在执教《变色龙》时,笔者设置了四个台阶式的问题来推进学生的思维。问题一:奥楚蔑洛夫性格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明确:善变。问题二:那么他善变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明确:变得快,变得蠢。问题三:他始终没变的是什么?明确: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品质。问题四:作者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的目的是什么?明确:通过人物如变色龙似的不断变化的细节描写,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上面的阶梯式串问从易到难,环环相扣,逐层推进,体现了思维的坡度,既调动了各类学生思維的积极性,也让学生的思维品质逐步走向深刻。

二、开放式发问,让思维更灵动

提问的目标不仅是追求答案本身,更是学生思维的延展,辨析能力的提升。而开放式提问,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锤炼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增强个体创造的素养,共享思维碰撞的成果。当然开放式提问也要避免漫无目的,信马由缰,脱离文本的无效提问。

泰格特《窗》的结尾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是个既出人意料而又耐人寻味的“欧·亨利式”结尾。教师可就此进行开放式发问: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小说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结局并阐明理由。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觉得不靠窗的病人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羞愧难当,痛不欲生,并在悔恨中死去。理由是:让两位病人同死窗下,文章的悲剧性得以延伸,传递了正能量。也有的同学认为不靠窗的病人会在感激中醒悟,理由是:这样的结局给这篇小小说沉重的主题以一片亮色,拓展小说主题的宽度。还有同学觉得不靠窗的病人会长期在噩梦中经受折磨,这样的结尾让小说人物的放任嫉妒和贪欲付出代价,拓展主题的深度。民主开放的发问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灵动而富有创造性。

三、情景式设问,让思维更敏捷

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疑问情境,可以让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从而达成思维的敏捷性。

例如在《春酒》的延伸迁移环节中,为了让学生迅速准确的理解乡情,我这样设问:如果多年以后,你也背起了行囊,踏上离乡的路,远离了故土,漂泊的心,思乡的情,又该寄托在哪里呢?是教室门前这株玉兰花,洗尽铅华,洁白无暇,还是老家屋后那棵李子树,酸酸甜甜,魂萦梦牵,还是母亲亲手腌制的咸菜,醇厚香浓,回味无穷?请同学们也用一两句话,为自己编织一份美丽的故乡情结。问题抛出去后,学生立刻跃跃欲试,有滋有味的组织语言来描述自己虚拟的思乡之情。

四、矛盾式质问,让思维更批判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善用文本中矛盾之处设计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质疑、辩论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锤炼思维品质。

笔者就《故乡》中一个有趣的情节提出了一个富有争议问题:那十来个碗碟真的如杨二嫂所说是闰土埋的吗?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争论。有的学生认为不可能是闰土埋的,因为前文交代,凡是不可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由他自己去拣择,他犯得着偷埋吗?还有学生补充道:这是杨二嫂的栽赃。她故意埋在灰堆里等大家走了再拿走,没想到闰土早到了,要将灰堆运走,她见阴谋败露就信口胡说。但是也有学生认为:“有可能是闰土埋的。原本那么天真诚实的人变成了现在的偷偷摸摸,鲁迅先生这样写,就是为了控诉这个万恶的旧社会。”笔者借助人物形象的矛盾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缜密分析,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到不管是善良、勤劳、本分的闰土,还是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杨二嫂,都逃脱不了被旧社会压榨和迫害的命运。

五、逆向式追问,让思维更独创

逆向式追问源于逆向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式思维强调“反其道而思之”。当然逆向式追问也应遵循思维逻辑规律,既要出乎意料,又要在情理之中,不能为了“猎奇”而故弄玄虚。

如在《孔乙己》课堂中,有教师这样提问:“假如孔乙己不去偷丁举人家的东西,那么最后他会不会如此悲惨的死去?会不会过上富裕的生活?”学生经过思考及讨论后。有的学生说:“不偷,有可能他死的不会这么惨。”但大多数同学们的观点是:“哪怕不偷丁举人家的东西,在那样一个麻木不仁、自私冷漠的社会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他是不可能过上富裕生活的。”这位老师进一步追问:“导致孔乙己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经过如此的“反弹琵琶”,独辟蹊径却同样加深了同学们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的本质认识。

需要指出的是,初中生语文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独创性,是完整的思维品质的组成因素,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提问的方式变化多样,但是锤炼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始终如一。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课堂提问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