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定教”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019-07-21杨仁健

活力 2019年10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杨仁健

[摘要]“以学定教”实际上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要明确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要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决定教学内容。实际上这种理念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主流观点,只是在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如何将“以学定教”理念应用于数学课中,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成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体现的是全新的教学理念,也是受到新课改的影响,以往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将会逐渐改变,教与学之间将会重新定位。实际上就是教师不以自身主观意识控制课堂,而是考虑到学生的需求,站在学生角度调整教学方式,因此要想实现这一理念需要的是师生共同配合。

一、“以学定教”中教师的做法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主体。学生是需要一定主动性的,这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点。教师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自身的教学中,要突破以往教学上的条条框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明白学生才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核心,才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二)保持自身正确立场

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的过程,师生在课堂上相互适应、相互沟通。因此这种关系,实际上也是教师需要明确并保持的,以往教师在课堂上象征着权威,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是尊敬,甚至是恐惧,这种关系是非常不利于教学的。教师要积极成为课堂上的引领者,价值观要摆正,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实现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学习态度。

(三)善于站在学生周边

教师应该对学生基本的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因为学生是一個群体,肯定会存在个体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认知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各有不同,而教师只有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实现提升。实际上最好的途径就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这样学生就能逐渐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二、“以学定教”的程序

(一)课前

“以学定教”是为了将以往刻板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课前需要安排学生对教师准备好的提纲进行预习。这里的提纲,指的是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出的学习指导。教师要明确,提纲指的是方法方式,并不是具体的学习方案,在学习方面还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过多干预,提纲只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引导,具体的活动还是需要学生自由安排,这样学生思维才能得到解放,而且小学数学的学习也需要学生在思维上保持活跃。

(二)课中

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主要是进行两方面的引导。一方面是自主学习上的引导,因为学生若是可以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学习效率将会大幅度提升,并且可以发挥自身智慧,采用更多样化的方式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就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交流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在相互探讨中,很容易产生思维上的碰撞。教师也要明确自身引导的重要性,无论是哪种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科学引导才能保证学习效率,学生遇到的一些困难也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解决。

(三)课后

学生经过在课堂上的学习后,教师要明确学生遇到的困难及学习状态,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原本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解决眼前遇到的困难,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错误,教师要使用合理的方式进行纠正,一些学生并未解决的难题还需要教师提醒。因此课堂结束不代表这一阶段教学的结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好奇心比较强,也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因此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小学生都会主动投入极大的热情去研究。因此教师要注意这一特点,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为根据,明确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真正的需求,然后针对性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实际上很多小学生之所以无法提升数学成绩,就是因为对数学课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数学课绝不是枯燥的,而是享受乐趣的过程。

(二)以学生差异为依据

实际上大多数教师都明白要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但却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想法和需求,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也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因此只要将学生个体的需求考虑到,教学方案就会更加完美,也是改变传统模式的有效途径。学生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因为个人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每个人遇到的困难也不同。其实这就是“因材施教”的理念,教师要真正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三)给予学生思考机会

数学思维是影响数学学习的主要因素,但数学思维是后天练习出来的,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就是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专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提问如何将学校中最高的树找出来,此时学生就会想办法去测量树的高度,不同的学生一定会想出不同的办法,这就是开发思维的过程,在思考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当然教师需要设计出合理的问题进行引导。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明确,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这才是“以学定教”的核心思想,在课堂上要围绕这一中心开展教学。对于学生的地位需要给予足够的尊重,这样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