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音乐课程范式现代性追求的基本图景

2019-06-11乔鹤飞

北方音乐 2019年5期
关键词:音乐课程范式现代性

乔鹤飞

【摘要】学校音乐课程的建构首先是对课程范式的思考,课程范式的内容比较广泛,统领着学校音乐课程的建构与发展变迁。下面主要从课程观念、课程研究方法论、课程建构的思维方式三个方面对百年来学校音乐课程建构进行梳理,以此考察百年学校音乐课程范式的变迁理路。

【关键词】学校;音乐课程;范式;现代性;追求基本图景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美国教育学家盖奇是首位将范式运用于教学研究领域的教育学者。盖奇归纳了范式的两个特征。第一,范式具有普遍性。当有一个研究者采取一种范式作为研究的指导思想或基本理念时,他在不同的研究中对问题的领悟、研究情境的把握、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研究结果的处理都具有共同倾向性;第二,范式常以图表或纲要的形式来研究问题情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也有学者对范式以及教学或课程范式进行过深入的思考。沈剑平、瞿葆奎认为“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对共同的课题使用大体相同的语言方式和规划,是由于他们具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标准方式,即范式,范式以一种范例的方式决定研究人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裴娣娜认为“范式作为学科群体的共同信念,它决定了研究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她将国外的教学研究范式分为“自然类比研究范式、心理主义研究范式、实验研究范式、实用主义教学研究范式、发展性教学研究范式、结构主义教学研究范式、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定量与定性研究范式、过程-结果研究范式、社会-语言研究范式等。”靳玉勒教授认为课程范式是“课程研究者在研究课程问题时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论和研究形式、研究策略。”他将课程研究范式分为逻辑演绎的研究范式、实证分析的研究范式、人文理解的研究范式、社会批判的研究范式。在音乐教育课程研究中,管建华教授在《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中对音乐课程的开发范式与音乐课程的理解范式进行了分析,认为音乐课程开发范式是以泰勒原理为基础,哲学基础是自然科学的主客观认识论,关注的是“技术兴趣”,音乐课程的理解范式是以解释学、现象学为基础,关注的是“理解兴趣”。

一、学校音乐课程建构中科学主义观念的渗透

我国科学主义思潮源自19世纪后期的洋务运动,当时对西方科学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上,即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基本精神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甲午战争失败后,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仅仅依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是无法挽救当时的中国,还需要学习西方的文明和思想。维新派知识分子开始对西方的学习从器物层面转向了思想层面。这种科学论者认为现代性具有普遍性特征,科学理性精神具有普遍性价值,能够解决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促成了当时人的思想观念的变革,它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文化现代化的呼应和转折点。

科学主义思想不仅是20世纪初中国教育现代性追求的基本图景,也是20世纪初中国音乐发展图景之一。20世纪初,在取道日本音乐教育和学习西方音乐的背景下兴起的学堂乐歌时期,音乐的科学性开始受到关注。早在学堂乐歌兴起的时候,“科学”一词已在音乐人士中提及。1904年曾志吝在《音乐教育论》中提到“近世既认音乐为一科学,夫既曰学,则研究是者,安可不知其定义。”对于科学的崇拜在当时的学堂乐歌创编中亦有体现,如当时的一首乐歌《格致》就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对科学的崇尚。任鸿隽在《科学与教育》中认为“吾国自来无科学,而音乐一道,乃极荒落,终至灭绝,何也?西方音乐之推极盛,乃在十九世纪,亦以科学方法既兴,于审美制曲之术,乃极其妙故耳。即彼邦文学之盛,又何尝不与科学并驱,英之莎士比亚尚矣。……返观吾国之文学界,乃适与音乐同其比例,科学固未兴,文学亦颓废。”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科学主义思潮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文化知识界普遍认可的思想。科学主义思潮与当时学习西乐思潮交相呼应开始持续地影响着当时中国音乐的发展。如萧友梅《在北大音乐研究会演说词》中所说“音乐为美术之一种,与文化演进,有密切之关系。世界各国,为增进文化计,无不以科学与美术并重。吾国提倡科学,现已开始,美术则尚未也。……西洋音乐家,则往往有根据学理自制新谱者。盖创造之才,非独科学界所需要,美术界亦如是也。”用西方科学的音乐学研究方法研究中国音乐被一些人士提及。如萧友梅在《什么是音乐?外国的音乐教育机关。什么是乐学?中国音乐不发达的原因》所说“乐学就是用科学的法子去研究音乐的所以然的学问。”萧友梅所说的乐学的主课——音乐理论(兼实习)、和声学、对位法、声调学、节拍学、作曲学、乐器学、乐谱学、记谱学、唱歌学、演奏学等也体现了自然科学对音乐学研究的影响。此外,在音乐实践、以西方音乐研究方法改进国乐和创造中国新音乐方面都体现了西方音乐“先进”“高级”的科学主义思想。这种科学主义思想影响着20世纪初学校音乐课程研究范式中关于音乐知识的选择问题以及音乐价值观等诸多问题。

由于我国近代以来的学校音乐教育是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基础建构的,因此,西方的教育研究方法,包括课程论研究方法必然會渗透于近代以来中国学校音乐课程研究中。在近代以来中国追求教育现代化的大潮中,作为现代性基本特征的科学主义是教育现代性的基本图景。在这种背景下,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就成了学校音乐课程研究的基本范式,甚至可以说,它主导着百年来的中国学校音乐课程建构。所谓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就是“把自然科学中的因果性原则和价值中立性原则(也称客观性原则)强加于,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公理,用实证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一种研究规范。”19世纪中期,孔德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创立了所谓真正的科学方法的实证主义哲学。桑代克以科学实证范式研究写出了《教育心理学》,梅伊曼和拉伊创立了实验教育学,社会学家涂尔干等所建立的实证教育科学主张用观察、实验、调査等方法研究教育事实。一时间,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广泛流行,人们将是否采用科学主义研究范式视为评判研究科学与否的标准。

二、学校音乐课程研究中的实证性原则追求

实证原则是孔德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核心,他认为任何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可以还原为可观察的事实,研究者应该以观察为基础,运用假设、演绎和检验等方法。在教育学研究领域,运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代表性人物是英国的教育家斯宾塞。他提出了"科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其后,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以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对心理学进行了研究,成立了心理实验室,使得实验法进入心理学研究领域。他将人的心理分析为各种元素并逐个进行研究,最终达到对其结构与功能的认识,这种研究方法为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美国的桑代克对教育研究的兴趣也集中在客观的测量上,他可以说是追求科学取向教育研究的最杰出代表,他主张用“精确的科学方法”来研究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这种实证主义思潮推动了教育研究领域的科学化,实证性原则一直贯穿于百年来的学校音乐课程研究。

三、学校音乐课程建构中的简单性思维呈现

思维方式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理性认识事物的方向和趋势,从总体上对人的思维活动给予规范,并提供人们认知、分析事物的思路,因而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课程范式同样遵循着一定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课程研究者看待课程问题,解决课程问题的根本方式。思维方式既体现了课程研究者对课程认识的立场与视角,也是解决课程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向,是制约课程研究水平的“思想之源”。

简单性思维伴随着科学主义思潮在中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中发展。中国科学主义兴起的时代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将崩溃的时期,所以当中国的科学精英搬来'科学'这一思想武器时,一下子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法宝,最终成为一种新的信仰和偶像。正因为科学被这样意识形态化、信仰化、符号化,所以才有对科学简单化的理解,把科学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种具有科学主义观的简单性思维方式同样渗透于百年中国学校音乐课程的研究范式中。

首先是学校音乐课程研究的线性思维特征,即思维沿着直线或者曲线的类线型轨迹,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线性思维在一定意义上说来属于静态思维。自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探寻世界多样性中隐藏着某种“简单物”,于是,人们习惯于从简单秩序中看待世界,并认为世界具有相对简单的、稳定的秩序存在,这就是线性思维的基本观点。这种思维主张人类现实世界的本质上是线性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将其化约为线性问题进行认知。百年中国学校音乐课程研究就遵循着线性的思维。学校音乐课程的目标、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教学)、课程评价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和特定的模式,通过这些设计、实验,最后得出课程研究“应该如何”的因果论。

其次是还原论思维。“还原”意为“化简”。还原论是西方20世纪上半叶哲学的主流思潮。这种思维在学校音乐课程研究中集中表现为用部分圣说明整体,将学校音乐课程分解为“目标”“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要点”等,然后根据这些分解的内容逐个进行研究。对音乐的理解就是要对静态的音乐作品进行客观的分解节奏、节拍、旋律、调式、曲式等音乐本体的分析。如音乐欣赏的“按图索骥”和“对号入座”式的教学模式。

四、结语

教育学中对范式的分析基本上是以库恩的范式作为基础的,都认同研究范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所具有的一定理论观点、研究方法等。“范式”在近些年来的教育教学、课程论研究中被日渐频繁地使用。

参考文献

[1]秦广明.音乐教学应紧紧抓住每一个有效环節——高校音乐有效教学的反思[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2).

[2]谢红,王晶.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本,促进高师音乐教育模式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

[3]胡晓伟.试论新课程与本土文化的建构——以高师音乐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4]颜铁军.我国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9).

[5]孙立平.如何进行高师音乐教法课的改革与实践[J].艺术教育,2009(6).

猜你喜欢

音乐课程范式现代性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重构现代性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