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元史·礼乐》中对蒙古族音乐发展的音乐思想及观点

2019-06-11策力格尔

北方音乐 2019年5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

策力格尔

【摘要】 元代时期的音乐文化发展对蒙古族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历史价值,在一些我们常见的中国古代史论中,元代的历史文献比较稀少,通过《元史·礼乐篇》①的学习与探索,着重围绕元代宫廷音乐文化的特点以及一些历史文献来浅谈蒙古族音乐发展的见解与音乐观点。

【关键词】宫廷音乐文化;音乐观点;音乐工具;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一、《元史·礼乐》之元代宫廷音乐文化思想

(一)元代宫廷音乐思想

我以《二十四史》中的《元史》②作为历史文献,以《礼乐》为主线,围绕元代的宫廷音乐来探讨浅谈我的音乐观点以及对蒙古族音乐的创作价值。《文史》记载:“元之礼乐,揆之于古,固有可议。然自朝儀既起,规模严广,而人知九重大君至尊,至其乐声雄伟而宏大,又足以见一代兴王之象,其在当时,亦云盛矣。今取其可书者著於篇,作礼乐志。”蒙古族游牧部落的可汗称为国家的统治者有很大的地位转换。当时的宫廷音乐(宴乐)即便是让人悦耳动听的,却对如今的国家形势不能融合,也不适应。悦耳动听的乐声只能传达草原人民的心声。我们的祖先在统一每个部落,统一蒙古的时候,歌舞酒宴是不能缺少的,但也不只是满足这些。在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及典礼中,最重要的道具和礼仪中不可或缺的就是音乐。所谓宫廷音乐,就像具有游牧色彩的萨满教(Shamam)巫师手中的鼓和“孛额”。如今在蒙古国与内蒙古科尔沁地区还在流传这样的萨满仪式,但是和元代时期的地位相比,早已不能相提并论了。

《元史》卷67·志第18·礼乐一中记载:“传曰:‘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致礼以治躬,外貌斯须不庄不敬,则慢易之心入之矣。致乐以治心,中心斯须不和不乐,则鄙诈之心入之矣。古之礼乐,壹本于人君之身心,故其为用,足以植纲常而厚风俗。后世之礼乐,既无其本,唯属执事者从事其间,故仅足以美声文而侈观听耳。此治之所以不如古也。”

以上的元史材料中表达了教化音乐的用途与功能,并且各种礼仪和宫廷音乐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征服权利的工具。是我国汉族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儒家思想及学说的主张和见解。内蒙古鄂尔多斯民族婚礼的音乐和礼仪至今还在使用传统的宫廷音乐礼乐来进行。随着音乐的发展,宫廷音乐在新的创作手法和技巧上重新创作,编排,以各种方式在传承宫廷音乐,宫廷音乐的发展有着不同的概念和作用意义。

(二)元代宫廷音乐的完善有着历史性的意义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公元1271-公元1368)的时候,对宫廷音乐与礼仪的建设做了很多方面的号召与努力。朝廷礼节,礼仪的制定,用其他国家的旧乐,建立雅乐制度。制曲方面,宴乐的功能使用等。如今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传统婚礼中元代的宫廷音乐文化和礼仪一直在流传。它的完善在其他蒙古部落里乃至我国其他朝代的音乐文化及礼节方面有卓越的贡献和历史意义。

二、元代宫廷音乐思想对蒙古族的音乐发展的影响

《辍耕录》这是元代蒙古族最盛名一首器乐曲。元世祖③时期,为宫廷作曲家硕德闾④所作。“白翎雀者,国朝教坊大曲也……世皇因命伶人硕德闾制曲以名之”⑤。《辍耕录》卷二十中,元世祖忽必烈进入中原后,思念草原深深的乡愁与情感。白翎雀即是百灵鸟,蒙古族经常将百灵鸟的歌唱作为动人的声音,表达一种对家乡的思念,亲人们的欢聚,和久别的情怀。元代的文人墨客多有吟唱之作。就像蒙古族民歌《鸿雁》一样唯美动听和诉说着对草原的情感。在现代的音乐创作上,古音乐及民歌的再度创编是从另一个方式去传承和发展音乐的手法和象征性的意义。在很多研究者看来,通过采风去采集那些没有被人记录以及曾经流传的古音乐及民歌,这只是第一部分的开始。在这个民歌与古音乐的发展过程当中要搜集和翻阅大量古音乐方面的文论和历史文献去考证它并且去进一步研究。创作的理论技巧要结合本身的意义并围绕古音乐,保留它原始特色和其发展的空间是作为作曲家们要细心布置和创作的核心意义。在元代的宫廷音乐文化艺术是最鼎盛的时期,奠定了蒙古族音乐的发展趋势。是蒙古历史长河中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元史》中也记载了一些在礼节上所用的宴乐以及乐器:“宴乐之器”。

兴隆笙,制以楠木,形如夹屏,上锐而面平,缕金雕缕枇杷,宝相,孔雀,竹木,运气,两旁侧立花板,居背三之一。中为虚柜,如笙之匏。上坚紫竹管九十,气端实以木蓬苞。柜外出小橛十五,上坚小管,管端实以铜杏叶⑥。

在乐器上面,笙是最古老的乐器,可以认为是处形态的管风琴。在民族宫廷音乐当中,笙这个乐器是不能缺少的,在民族管弦乐作品当中以管风琴的配置去编织乐队,可以作为古音乐的装饰音色以及色彩音色。在簧片的声音和振动上,不是现在我们所了解的靠人工力气,而是通过人力鼓风的气流来冲击。最早的琴键也是小橛上的小管,按键上是铜杏叶,一个人按律,就是一人弹奏键盘或键盘类的乐器。比如像钢琴协奏曲,突出键盘音色特的音乐思想。

三、总论

元代是蒙古历史长河中一个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元代礼乐其音乐思想在蒙古族民族音乐文化值得去深深细研。忽必烈下诏曰建立元代礼乐要“近取金,宋,远去汉唐”。正如元史写道“元之礼乐,揆之于古”。忽必烈作为开国元勋,目光远大,志向崇高,全面继承并弘扬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在《元史》卷七十一的中证实了早在公元13世纪,已经在音的名称上有了一些归纳,并开拓性地发展了音乐的专业术语以及复杂多样的音乐理论体系—五声调式音阶。其中有两个重要的音乐理论,一是《三分损益法》即五度相生律,一是《六十律相生法》⑦,这是汉代京房所创的律制。

在古代蒙古时期,音乐是不可或缺的礼仪工具。一方面包容了阿拉伯音乐文化成就。另一方面在元代之后,全面吸纳中原农耕文明,大汉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推动了蒙古古音乐文化的发展。关于古代蒙古时期的音乐文献,文化渊源,以及材料的整理非常或缺,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碰到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时间去考证。我国也有许多学者在挖掘和搜寻,如莫尔吉胡先生在《读书札记》中提到一些宫廷音乐与礼记方面的研究。在我国汉代的史书记载里记录的最多;司马迁《史记》里的《匈奴篇》等元代的音乐对蒙古族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历史价值意义,值得了解和研究。

《元史·礼乐》的学习研究对挖掘和传承我国古代音乐有着极大的意义。传统音乐的发展和古代音乐文化的结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是艰难的学习过程。对古代音乐文化思想要有好奇心和坚持不断的思考才能从中才能得到启发,主有加强民族音乐的研究与学习,传承与发展的合理性,才能在新时期中发展下去。

注释:

①本文章以《二十四史》的《元史》为主要史料文献来围绕见解和观点。

②《元史》史由明代史官撰修。

③元世祖:这里真的是元代开国皇帝忽必烈。

④硕德闾:蒙古族音乐家,生卒年月不详。

⑤《辍耕录》卷二十。

⑥《元史》宴乐及乐器的记载

⑦《六十律相生法》又称京房六十律。汉代律学家京房(公元前77-公元前37)所创。因见古代三分损益十二律最后一吕(F)依原法回不到黄钟(C),京房又继续损益至六十律,不仅使第五十三律色接近黄钟,实现了循环重复的旋宫转调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明]宋濂等撰.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
试论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河北民间音乐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
河南大调曲子传承与发展新途径研究
现代计算机技术对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