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思维提升能力学伴互助助力高效课堂

2019-06-06付桂芳

关键词:高效课堂

付桂芳

摘   要:语文教学要真正出成效必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伴互助式教学”将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通过训练思维、开启思维、提升思维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成长、成熟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学科思维;学伴互助;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1-0024-04

伴随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教学改革流派及课改模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态势。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源于现今教育变革的方向由学科取向转向育人取向,课程变革的方向也由学科课程转向经验课程,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的颁布,教育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教学由最开始的注重双基的培养转变到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再到现在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要求的学习观是:综合使用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技能,关注对复杂的、不确定任务的解决。因此,面对未来社会,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学习基本的共同的知识,以应对未来生活;学习前人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认知方式和文化观念;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形成对待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和基本品质,建构自己需要的经验。而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根本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可见,我国的教育家思想家早就已经十分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确立模式,助力思维

在各种教学改革流派及课改模式层出不穷的当下,我们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智慧,立足学校特点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向就变得至关重要。我校实行的“学伴互助式教学”,旨在通过学伴互助组的学习共同体形式,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互帮互助学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在基础教育的众多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工具性课程。它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以及精神财富的重要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理解与传承,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经验的建构和内化过程中得以实现。立足语言运用,开发语文思维就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语文思维具有思维的交流性、训练的整体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渗透性这四个方面的特点。语文思维是学科思维的主体,学生的思维结构作用于所要研究探讨的对象上,并使之产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这一过程。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想真正出成效,不能仅局限于教法的改变,而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设计有目的性、计划性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思维能力培养计划。明确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有了具体的目标为依据才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有秩序、有保障,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扩展自己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有创造性的发展,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

二、学伴互助,训练思维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反之,如果在学习中能经常与他人交流与切磋,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深刻,而且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会产生新的火花,教学相长,实现1+1>2的效果。这与《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古代早就有“伴读”“结对子”“小先生制”等传统。国外古代也就有结伴学习、互相辩论等做法,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解决办学过程中的师资和经费短缺问题,实行的年长学生教习年幼学生的“导生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现代同伴互助学习的萌芽。

我校的“学伴互助式教学”就是学长学友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伴共同学习、亲自实践,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交换彼此的见解、展示各自思维,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学生思维的主阵地。采用学伴互助模式的课堂,学生参与度高,从而每名学生的思维都能在学伴交流中得以展示,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和少数优等生的“独领风骚”。

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了著名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位于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我校学伴互助的教学模式,即学友学长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和环境。按照学生性别、学业水平、个性特征等对全体学生进行合理划分,组成学友学长二人的学伴小组。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各种形式给学伴提供小组合作交往、共同切磋、思维碰撞的机会。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任务驱动下充分发挥学伴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从而使学生在多向、有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发展。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学伴讨论、游戏、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可以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观点,从而锻炼思维、活跃思维、拓宽思路,最终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思维的能力。學伴互助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学友的学习有学长督促,思维不懈怠;学长的思维有充分展示的平台,与此同时也有给学友当老师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达到巩固知识培养素养的效果。在学伴互助教学模式的助力下,不同学生的思维都能获得锻炼与发展,这样的课堂无疑是高效的课堂。

三、营造氛围,开启思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具有情感性。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既有认知的交流,也有情感的交流。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要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创设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氛围,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在学伴互组的学习中能学、会学、愿学、爱学,并在参与中不断尝试到成功和快乐,体会到学习活动充满乐趣,即使学习中遇到困难,也有学长或教师的帮助指导,从而锐意进取、意志坚强,去拼搏、去创造,直至获取成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可以从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入手,精彩的导入环节往往能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例如在讲《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有这样一种美丽穿越漫长的时空,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与文学泰斗金岳霖的情谊被赞为人与人关系最真最美最崇高的境界。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幽默机智的谈吐和优雅迷人的气质。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家。同学们想知道是她是谁吗?她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徽因这首轻灵舞动、清馨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而且导入语也包含了对作者的介绍,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激起了学生对诗人的极大兴趣,使學生乐于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先决条件,对于课堂的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在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时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先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了解英法联军的暴行;再出示现存的圆明园图片后导入新课。让学生意识到这些断壁残垣是岁月抹不去的痕迹,更是民族耻辱的象征,从而使每一名中华民族的子孙陷入深深的思考。这样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进行研读品析思维训练时,就能更好地理解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谴责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难能可贵。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思维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升语文素养和能力。

其次因势利导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是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培养思维能力的又一策略。一些学生思维不够活跃、思路不够开阔,或者由于性格使然一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主动性,不能在课堂上公开展示自己的思维,学伴互助教学下学友学长互助交流的环节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在学伴交流时教师要留心观察巡视、及时鼓励,善于捕捉时而闪烁出的智慧火花,点亮他们智慧的心灯,开启他们思维之扉。

这样的课堂也必然会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灵性和激情的学习,真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能学、乐学的发展。总之,恰当教学氛围的创设要以学生为中心,既要重视学习结果,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力求课堂上人人参与、全程参与、多方位参与,这样的学习空间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才最有利,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四、巧设疑问,提升思维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最佳素材,入选课本的文本承担着例文、样本、用件的作用,比如议论性文字的概括与深邃、说明性文字的逻辑与阐释、描述性文字的生动与形象等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教材中适合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与培养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思维的本质就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感知——体验——理解——运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获得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核心还是思维能力。所以课堂上就必须要有一个训练思维能力的抓手,这个抓手就是学习过程中教师设置的问题。

山西师大卫灿金教授曾说“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深刻性的锻炼是从遇到问题开始起步的,只有问题提得好,才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因此教学中教师对课堂上设计的问题要格外重视,尤其要在课文的重点难点上有梯度的设置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引导学伴们共同学习,把握课文的精髓。

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巧设疑问,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注重问题的质量。掌握好每堂课提出问题的数量和疏密,避免碎问碎答。问题过多,学生没有思考回味的余地;问题过少,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训练发展。还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过深过浅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作者生活经历变化的同时其思想情感也发生了变化,教学中可以围绕“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句话设置问题:①“这样”是什么样?②“无非”是什么意思?体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③“也”字怎么理解?还有哪里是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文和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琐记》里寻找答案。通过有梯度地巧设问题,还有具体方法的指导,借助学伴间自主学习、交流互助、合作展示的学习过程锻炼学生分析、概括、交流、表达的能力,在学友学长思维碰撞中、在师生间的思维交流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深度的训练,进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育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训练。”教学中要落实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要想真正出成效,教师必须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利用学伴互助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使课堂更高效。这样,才能让语文课洗尽铅华,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在教学中从以上几种策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尊重每一个学生,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发展、成长、成熟的主阵地,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
基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七步教学法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方法,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