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奶乳清蛋白的分离方法研究

2019-05-17邵钺馨曲赫选钟玉玲黄江涛李雄龙史怀平

中国奶牛 2019年4期
关键词:酪蛋白羊奶乳清

邵钺馨,曲赫选,钟玉玲,黄江涛,李雄龙,史怀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杨凌 712100)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乳制品的认可,促使乳制品行业快速发展,对乳的营养研究不断深入。张志强等[1]研究表明,牛奶乳清蛋白占牛奶中蛋白质的20%;乳清中的钙含量占牛奶总钙的38%,磷含量占牛奶总磷的50%。在乳制品生产中,高质量的乳清粉可作为营养强化剂用于生产婴儿配方奶粉,同时乳清粉也被应用于羔羊犊牛代乳料、仔猪饲料的生产等,需求量呈逐年增加趋势。2017年我国乳清进口量达49.7万t[2],与2007年相比增长近两倍,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饲料生产。随着乳清产品在市场上的广泛利用,乳清蛋白的提取效果越发受到关注。乳清蛋白有多种提纯方法,常见方法有乙醇分级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离心法、膜过滤法、CO2沉淀分离法,此外还有超临界CO2萃取法、双水相萃取法等,但以上方法提纯过程单一,对乳清蛋白的分离效果不甚理想。本研究根据羊奶蛋白的特性,对比分析了多种分离方法的处理效果,以期获得最佳乳清蛋白分离方法,提高乳清蛋白得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羊奶采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萨能羊原种场。选择6只同质性良好的西农萨能奶山羊,在母羊产羔后第35天采集奶样进行分析。

1.2 方法

1.2.1 单一方法分离乳清

1.2.1.1 乙醇分级沉淀法

将一定体积的羊乳加入离心管中,添加占总体积20%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后放置1h过滤,去除沉淀物,保留上清液;然后在上清液中添加无水乙醇,使乙醇体积比例至35%,搅拌均匀;继续添加无水乙醇直至乙醇体积比值至55%,搅拌均匀。放置1h后4 000r/min离心,收集沉淀物分析。

1.2.1.2 等电点沉淀法

羊乳在3 000g、2℃条件下离心15min,弃去上层脂肪,制得脱脂乳;用1mol/L盐酸调脱脂羊乳pH至4.6,然后在5 000g、2℃条件下离心20min,收集上清液分析。

1.2.1.3 离心法

羊奶在17 800g、2℃条件下离心30min,然后弃去上层脂肪后收集上清液分析。

1.2.1.4 多种方法复合分离乳清

将上述3种分离方法经不同方式复合使用分离羊乳清,主要包括:①等电点法+乙醇法+离心法;②等电点法+离心法+乙醇法;③离心法+乙醇法+等电点法;④等电点法+乙醇法;⑤离心法+乙醇法;⑥离心法+等电点法;⑦离心法+等电点法+乙醇法;⑧乙醇法+等电点法;⑨乙醇法+离心法;⑩等电点法+离心法;乙醇法+等电点法+离心法; 乙醇法+离心法+等电点法。然后,对收集到的乳清进行分析,检验分离效果。

1.2.2 乳清纯度检测

1.2.2.1 羊奶乳清中总蛋白含量测定

提取羊奶乳清后,使用 BCA 蛋白浓度测量试剂盒(碧云天,P0012),以 0.9% NaCl 为空白,1.0mg/mL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标准,使用酶标仪测定OD值,分析羊奶乳清中总蛋白含量。之后,将分离得到的乳清总蛋白保存于-80℃备用。

1.2.2.2 SDS-PAGE凝胶电泳

将提取的乳清蛋白与样品缓冲液混合后,沸水加热5min,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电泳程序设置为100V、30min,之后转为140V、90min。电泳结束后对凝胶进行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之后脱色至背景透明,分析所得乳清蛋白的主要蛋白组分。

1.2.3 数据统计分析

运用GraphPad Prism 5.0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终试验结果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

2 结果与分析

2.1 乳清中总蛋白分离效果比较

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构成乳蛋白[3]。通过不同分离方法对羊奶乳蛋白进行分离,结果发现乙醇法、等电点法、离心法对羊奶乳清中总蛋白分离的效果有显著差异,其中离心法的效果最好,总蛋白浓度是15.706mg/mL,乳清中总蛋白得率是68.40%。上述三种方法不同方式配合使用后,发现“离心+等电点”配合使用总体效果较好,总蛋白浓度是10.226mg/mL,乳清中总蛋白得率是44.5%(见表1)。采用乙醇法分离的乳清中总蛋白得率明显偏低,与离心法或等电点法复合法相比分离得到乳清总蛋白浓度偏低,分离效果相对差。

表1 不同方法提取乳清的结果比较

2.2 乳清蛋白中的蛋白组分检测

奶样经SDS-PAGE电泳并通过imagej软件分析发现,乳清中α-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酪蛋白含量相对较高,但在不同分离法中差异明显。采用等电点、离心、离心+等电点、等电点+离心、离心+乙醇+等电点等分离法,α-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条带明显,说明所获得的乳清中这两类蛋白组分含量高;但是,采用乙醇法、等电点+乙醇法、离心+乙醇法、离心+等电点+乙醇法、乙醇+等电点法、乙醇+离心法、乙醇+等电点+离心法、乙醇+离心+等电点法、等电点+乙醇+离心法、等电点+离心+乙醇法、等电点+离心+乙醇法等分离法,α-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条带微弱,说明所获得的乳清中这两类蛋白组分含量少(图1)。进一步分析发现,山羊乳清中α-乳清蛋白含量低于β-乳球蛋白(图2)。

图1 SDS-PAGE电泳图

图2 不同乳清分离方法的β-乳球蛋白和α-乳清蛋白imagej灰度值

2.3 乳清中酪蛋白去除率检测

表2 不同分离方法的酪蛋白去除率

由表2可知,不同乳清蛋白分离方法所去除的酪蛋白含量差异显著。采用等电点法的酪蛋白去除率为48.5%,采用离心法酪蛋白去除率为25.9%,采用“离心法+等电点法”酪蛋白去除率为63.9%,采用“等电点法+离心法”酪蛋白去除率为48.4%,采用“离心+乙醇+等电点法”酪蛋白去除率为89.8%,可见,“离心法+等电点法”、“离心+乙醇+等电点法”获得的乳清纯度较好。

2.4 乳清中αs1-酪蛋白残留量检测

酪蛋白为乳蛋白的重要成分,占总蛋白含量的80%左右,其成分主要包括κ-酪蛋白、αs2-酪蛋白、αs1-酪蛋白和β-酪蛋白[3]。由于αs1-酪蛋白为过敏源,在接下来的试验中分析其在纯化乳清蛋白过程中的去除率。根据αs1-酪蛋白检测试剂盒说明,利用标准品绘制出标准曲线(图4),然后依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αs1-酪蛋白的浓度。结果发现,采用等电点法、离心法、“离心法+等电点法”、“等电点法+离心法”所获得的乳清中αs1-酪蛋白浓度分别为2.233mg/mL、2.233mg/mL、2.285mg/mL、2.460mg/mL,去除率分别达到16.90%、16.90%、14.90%、8.40%(表3)。从中可见,“等电点法+离心法”去除αs1-酪蛋白效果差。

图4 αs1-酪蛋白标准品线性回归曲线

表3 四种分离方法处理后的αs1-酪蛋白浓度

3 讨论

3.1 不同分离方法对乳清中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乙醇分级沉淀法在分离乳清蛋白时,蛋白共沉多且有局部变性,试验时间较长;等电点沉淀法虽然准确到位,但操作较复杂,pH值也不容易精确测定;离心法可定性或定量分析,但对试验仪器要求较高。这些方法虽然都可以将乳清蛋白分离,但是提纯过程都有不足。本试验中乙醇法分离乳清中总蛋白浓度偏低,边艳杰等[4]研究表明,加入乙醇裂解液抽提牛奶乳清中总蛋白,得到的总蛋白浓度为5.01mg/mL,分析其值低的原因,可能为部分蛋白加入乙醇等裂解液变形失活。本试验中,“离心法+等电点法”是将羊奶样品经均质处理后,用盐酸调节羊奶上清液的pH至4.6~4.7,然后进行静置,直至不再析出沉淀,于18~25℃条件下离心,离心的转速为≥17 000g,离心的时间≥0.5h,离心后弃去离心体系的上层脂肪和下层沉淀,吸取得到的清液为羊奶乳清总蛋白样品,用等电点沉淀法分离羊奶上清液中的酪蛋白,收集分离酪蛋白后的羊奶上清液,得到羊奶乳清蛋白。本试验中离心法得到的总蛋白浓度为(15.706±0.101)mg/mL,“离心+等电点”得到的总蛋白浓度为(10.226±0.240)mg/mL,“等电点+离心”得到的总蛋白浓度为(12.438±0.081)mg/mL,与陈静廷等[5]的研究结果相似,该研究在提取乳清蛋白时,调节牛奶乳清pH值为4.6,等电点沉淀提取法蛋白质质量浓度为(11.36±1.1)mg/mL。目前,国内外关于乳清蛋白分离方法的研究较少,尚未建立乳清蛋白提纯方法,现有研究多采用等电点沉淀分离乳清蛋白,复合法研究报道较少。

3.2 不同分离方法对乳清蛋白组分的影响

乳清蛋白包括β-乳球蛋白、α-乳清蛋白、血清白蛋白等,还存在少量的乳铁蛋白、生长因子和乳过氧化物酶等成分[6,7]。乳清蛋白可以经过高温、磷酸化、酶水解等方法加工[8],能够提高其乳化性,应用到食品、饲料等不同领域。王洁雯等[9]研究发现,乳清蛋白成分中α-乳清蛋白基本以单拷贝形式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是乳汁中酸性钙结合蛋白,且稳定遗传。杨怀荣等[10]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猪乳中乳清蛋白含量发现,α-乳清蛋白在分娩后含量逐渐上升,而β-乳球蛋白在第16天含量最低,为5.6mg/mL。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分离乳清蛋白方法的探究发现,分离过程中会造成乳清蛋白成分的损失。张清勇等[11]研究表明,在当归中提取多糖时,乙醇能够改变当归多糖中蛋白质结构,从而提高多糖提取率。有研究表明,20%乙醇可沉淀球蛋白,40%乙醇可沉淀白蛋白。由本试验结果可看出,乙醇法对α-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含量影响最大。复合法中含乙醇法时分离效果均不理想。离心法较等电点法的乳清蛋白得率少,但两种方法复合使用时,β-乳球蛋白的得率高于50%。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为提高乳清生产价值,降低经济损失,应避免使用“乙醇法”,高效利用“离心法”或“等电点法”。

3.3 分离方法对酪蛋白残留量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山羊奶中酪蛋白含量与牛奶中酪蛋白含量相似[12];山羊奶中的αs1-酪蛋白含量比牛奶中低38.57%;山羊奶中的κ-酪蛋白和β-酪蛋白含量比牛奶中的κ-酪蛋白和β-酪蛋白含量高24.60%[13]。不同单体蛋白含量导致酪蛋白空间结构复杂不一[14],造成分离羊奶乳清蛋白时酪蛋白的残余量不同。赵琦[15]研究表明,酪蛋白是以多种蛋白胶束方式存在,各种酪蛋白的稳定性、敏感性不同,造成了在分离乳清蛋白过程中酪蛋白残留的差异。张光驰[16]研究表明,酪蛋白胶束中磷酸钙的存在,增强了酪蛋白稳定性,当pH值低于6.8时,胶体磷酸钙开始溶解,pH值低于4.6时,酪蛋白沉淀溶解。朱玉英等[17]研究表明,采用等电点沉淀法,崂山奶山羊乳中酪蛋白的乳化稳定性较好,这可能与酪蛋白的pH值有关。在分离乳清过程中,乳球蛋白与酪蛋白之间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导致产生酪蛋白聚沉物[18],影响酪蛋白残余量。杨勇等[19]研究表明,采用pH值为4.6缓冲液预先脱脂牛奶,沉淀酪蛋白的量约为0.611mg/mL。本试验中“等电点法”沉淀脱脂羊奶中酪蛋白含量约为0.675mg/mL,“等电点+离心法”沉淀脱脂羊奶中酪蛋白浓度为0.473mg/mL,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分离乳清蛋白过程中,离心法比等电点法的酪蛋白残余量多。

本试验中等电点法、离心法、“离心法+等电点法”、“等电点法+离心法”的αs1-酪蛋白去除率分别为16.90%、16.90%、14.90%、8.40%,αs1-酪蛋白的去除效果不显著,不能达到理想羊奶脱敏效果。αs1-酪蛋白残留量高的原因是,山羊乳中αs1-酪蛋白、κ-酪蛋白、β-乳球蛋白等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在20 000左右,为获得更多乳清蛋白是很难有效去除αs1-酪蛋白的;同时,κ-酪蛋白的等电点为5.3~5.8,β-酪蛋白的等电点为4.83~5.07[20],故本试验采用pH值为4.6的等电点沉淀法去除乳清中酪蛋白也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αs1-酪蛋白残留量比较高。对此还需进一步探索,寻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4 结论

在多种羊奶乳清分离方法中,“离心法+等电点法”去除乳清中大量酪蛋白的同时,乳清蛋白得率高,明显保留了α-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并且αs1-酪蛋白去除率相对高,是一种有效分离羊奶乳清蛋白的科学方法。

猜你喜欢

酪蛋白羊奶乳清
乳制品中A1β-酪蛋白、A2β-酪蛋白含量的测定
蛋氨酸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及其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乳清蛋白的功能特性分析及在乳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乳清蛋白的特性及其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β-酪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在婴儿配方乳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羊奶,会喝才更有营养
羊奶比牛奶更有营养吗?
国际运动营养品
乳清蛋白的营养作用及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卖羊奶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