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生菌对奶牛健康状况的影响

2019-05-17刘清清李青杜卫佳张志快马慧闫战胜张二明张勇

中国奶牛 2019年4期
关键词:尿素氮体细胞制剂

刘清清,李青,杜卫佳,张志快,马慧,闫战胜,张二明,张勇

(1.河北首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定州 073000;2.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3.绿荷康牧有限公司,北京 101105)

饲用微生物常应用于泌乳动物生产中,其不仅对动物肠道微生物代谢有促进作用,可改变瘤胃发酵模式,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以及动物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还对动物周边微生物环境有改善作用[1]。相关研究证明,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饲用微生物能改变瘤胃微生物数量,增进营养物质的外流速度,提高饲料采食速率、产奶量及改善乳成分[2]。目前,国内外在奶牛上有关直接饲喂益生菌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绩,但直接饲喂+圈舍环境喷洒双重因素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日粮中添加益生菌与圈舍运动场喷洒益生酵母,探讨其对奶牛健康状况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益生菌

试验用益生菌产品均为绿荷康牧公司研制生产。饲喂益生菌产品名为乳键宝(植物乳杆菌>1×107CFU/g,乳酸肠球菌>1×107CFU/g);圈舍运动场所喷洒益生菌为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名土肥宝(主要成分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有效活菌数>5×108CFU/g)。

1.1.2 试验动物

健康澳洲荷斯坦牛,由河北首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选用胎次、产量、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牛48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40头 。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30g/(头·d)益生菌。日粮组成与营养成分见表1。

对照组与试验组均饲养在环境相同的圈舍,试验组运动场每两月喷洒一次益生菌(产品∶垫料=1∶5,每千克可铺成生物菌床15~30m2),采用旋耕机旋耕;对照组运动场不喷洒,仅进行日常的旋耕管理。

1.3 样品的采集与指标测定

每月统计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未发病头数;每月根据DHI数据统计各组乳中尿素氮的含量与产量及体细胞数;每两月采集一次试验组与对照组牛群粪便,统计大肠杆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与菌落总数。

表1 基础日粮营养成分(DM基础)

2 试验结果

2.1 益生菌对牛群发病率的影响

图1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奶牛未发病的比率统计。由图1可知,试验组平均未发病奶牛比率(96.79%)明显高于对照组(93.78%),差异极显著(P=0.003)。

图1 益生菌对奶牛发病情况的影响

2.2 益生菌对乳平均体细胞数的影响

表2、图2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采集的奶样中不同体细胞数的区间占比。由图2可知,平均体细胞数小于10万/mL的,试验组头数占比略低于对照组,体细胞数在10万~30万/mL、30万~50万/mL、50万~100万/mL、100万/mL以上的奶牛头数占比,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51)。

图2 益生菌对奶牛乳平均体细胞数的影响

2.3 益生菌对乳中尿素氮的影响

图3、图4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试验组与对照组奶牛乳中尿素氮含量和尿素氮产量的数据统计。由图3、图4可知,试验组牛奶中尿素氮含量(11.97%)低于对照组(12.66%),差异不显著(P=0.091);试验组牛奶中尿素氮产量(3.25kg)低于对照组(3.38kg),差异不显著(P=0.160)。

图3 益生菌对奶牛乳中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表2 益生菌对两组奶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头数占比)

图4 益生菌对奶牛乳中尿素氮产量的影响

2.4 益生菌对奶牛粪便中细菌数的影响

表3 益生菌对奶牛粪便中细菌数的影响

表3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奶牛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和菌落总数对比。由表3可知,试验组大肠杆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和菌落总数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322、P=0.141、P=0.122)。

3 讨论

3.1 益生菌制剂对奶牛发病率的影响

益生菌能够通过竞争机理在肠道内定殖,加强肠道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从而刺激肠道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保护作用,提高动物体内抗体水平和巨噬细胞的活性,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杨慧娟等人对不同牧场的荷斯坦牛添加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后发现,乳中平均体细胞数显著降低(降低39.8%~62.8%);中轻度乳房炎治愈率为71.21%,总有效率为89.39%,重度乳房炎治愈率为33%~4.19%,总有效率为73%~87.09%[1]。李炳志等对杨凌周边地区21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采用子宫内灌注微生态制剂乳酸杆菌发酵液进行治疗,结果有效率为95.23%(20/21),治愈率为85.71%(18/21)[3]。在微生态制剂发酵垫料方面,陈永生等发现,使用微生物发酵垫床后,奶牛单产提高18.2%,乳房炎发病率降低47.0%,肢蹄病发生率降低82.0%,奶牛产奶高峰期延长22d[4]。本试验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试验组奶牛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饲喂和运动场喷洒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提高奶牛的免疫能力,增强抗病能力,对奶牛乳房炎及子宫炎等疾病的防治具有积极的效果。在运动场喷洒益生菌制剂并进行旋耕处理后,微生物以垫料中粪尿为基础营养物质迅速繁殖,从而抑制、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可快速消化分解粪尿和有害气体,极大地改善了牛舍环境,提高奶牛舒适度,降低发病率,提高奶产量。

3.2 益生菌制剂对体细胞数的影响

张志军等[2]在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结果试验组体细胞数低于对照组,试验期间对照组奶牛的体细胞数持续增加,而试验组则相对保持平稳。臧长江等[5]通过饲喂微生物制剂,发现奶牛血液中GSH-Px、SOD的含量升高,清除体内过剩的氧自由基的能力提高,从而减少机体体细胞的凋亡,显著降低了牛乳中的体细胞数。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均体细胞数<10万/mL区间内试验组比对照组略低,但在其他区间内(10万~30万/mL,30万~50万/mL,50万~100万/mL,>100万/mL)均为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都不显著。分析原因,可能因试验期间有干奶、淘汰、死亡牛只出群,新补入牛只个体存在差异而影响了试验结果。对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3.3 益生菌制剂对乳中尿素氮的影响

乳中尿素氮含量受营养与非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营养因素是主要因素。营养因素包括日粮蛋白质水平、能量水平、能氮比和蛋白质降解率;非营养因素则包括牛群、泌乳阶段、季节、取样时间和取样方法等[6]。夏天婵等[7]在南方夏季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益生菌,发现可显著降低乳中尿素氮含量。而本试验的结果表明,添加益生菌对乳中尿素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均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日粮水平、季节或者牛群差异等原因所造成的。

3.4 益生菌制剂对粪中细菌数的影响

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群活动增强会促进有机质向腐败物质转化,增加氨的产生;而乳酸菌等有益菌群的增加则可抑制有害菌的增值,从而减少氨的产生量。大量有益微生物的进入竞争性地排斥或抑制牛粪中的腐败菌群,也减少了蛋白氮向氨或胺的转化,从而起到保氮和除臭的效果。付晓政等[8]通过在奶牛新鲜粪便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益生菌在35℃恒温培养发现,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各处理组氨氮及大肠杆菌含量显著降低,全氮及乳酸菌含量显著增加。而本试验通过饲喂及圈舍喷洒益生菌发现试验组奶牛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和菌落总数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4 结论

饲喂+运动场喷洒益生菌可降低牛群发病率;对乳中体细胞数、尿素氮含量和产量,以及粪便中细菌数无显著影响。

猜你喜欢

尿素氮体细胞制剂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DHI报告部分名词释义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肿瘤发生体细胞突变理论的回顾与发展
地被菊直接体细胞胚发生的优化
尿素氮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