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引导-自主”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实践应用

2019-05-13张俊东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张俊东

【摘要】  自主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个体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技能。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迫切。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自主学习 学习方式

美国教育学家克劳斯曾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目前初中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单调的课堂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活动较少,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外练习中,教师布置了大量的基本知识作业,忽略了学生学习体验的发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迫于家长压力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目标,为应对考试对所学知识机械记忆,长期如此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低下。此教学模式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迫切。

一、实施引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目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不同学生学习态度各有差异。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认识不清晰,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未有效指导学生学会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在教学效果评价中不能有效引导学生通过评价进行反思。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包括真诚的积极关注等,学习过程服务于学习目的。是一种鼓励思考的教学。

随着年纪的增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渐提升,自我意识与监控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有了自我意识与自控能力,才能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状态。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实施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对其未来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学中师生应建立互信的关系,教师应相信学习具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动力,对学生投入希望的诱导,学生会更加自信,产生自我鼓励的动力,发挥好自身的自主性。教师要最大可能创设与学生学习经验相关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引领学生不断在学习中发挥主体地位,逐渐摆脱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确立评价标准。使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

二、初中化学引导-自主教学模式设计

初中化学引导-自主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对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引导-自主教学模式指教师在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研究实践基础上,引导学生科学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进入自我效能感,目标清晰的状态。自主指学生在清晰的学习目标指引下完成教学安排的自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学内容结果进行自评与他评。引导学生选择题目练习巩固。

课题教学设计是对内容课题教学工作进行的局部规划,是以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为依据,对课题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课题教学设计内容包括,确定课题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结构与方法系统。确定课题教学评价方式,编制课题教学计划方案。

长期以来教学形式为教师主导课堂,学生未系统养成预习时发现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与学情设计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学习。在学生开始自学前,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组织学生学习阶段,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在实验初期,可在课堂中带领学生使用自学提纲方法,使学生明白自主学习要求。

自学后的引导中,首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自学结果检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经由教师进行启发式讲解,引导学生选择题目进行巩固练习。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用到的学习策略方法。

三、初中化学引导-自主教学模式实施原则

现代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主体,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同时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作用。因此,实施初中化学引导-自主教学模式必须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

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必须做到教师与学生的双自主。为避免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不出应有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自主学习内容包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教学策略与教育学知识的应用等。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则无法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自主,此为构成初中化学引导-自主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是有效的途径。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评价,能使学生发现改进自学中的不足问题,总结良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自我调整。通过引导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学习评价,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使学生更清晰全面的看到教师的教学工作,帮助教师优化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从各角度评价,会逐步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初中化学引导-自主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中学生尚处于青少年阶段,其知识储备尚有不足,一些问题需由教师讲解辅导,因此,学生的自学本质为相对性自主学习。

四、初中化学引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实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与教学能力,及较强的组织能力,要求教师通过自主实践掌握教学方法。

班杜拉自我功效论认为期待是决定行为的现行因素,效果期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断,个体确信有能力完成某项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水平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项活动的动机水平,因此必须将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作为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在初中化学引导-自主教学模式实践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自学过程中自我监控能力较低,反映出学生对自学整体元认知偏低,学生的学习行为較随机化,导致无法使学生进入自学的正轨。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使学生对自学各方面有清醒的认识,引发学生的自我反省,接受指导,逐步提高自学的主动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引导-自主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发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自我负责精神,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提高学生对自学过程的自我调控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学生要适应此教学模式,需配合教师的引导,转变自己的学习习惯,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白苗苗.初中化学“引导—自主—引导”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延安大学报,2017.

[2]刘梅.自主与引导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报,2016.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探讨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